一天受贿5万:李友灿权力的“价格”记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蔡晋)

一天受贿5万:李友灿权力的“价格”记录0( 2004年9月10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李友灿受贿案公开审判 )

苦孩子的富贵梦想

有一个细节让经办李友灿的检察官印象深刻,在李友灿决定交代所有犯罪事实之前,对经办他的检察官动情地讲述了少年时的梦想:“我一直很想过过有钱人的生活。”“那时候他的眼眶湿润。”

李友灿能走到这样的位置,和他穷苦出身练就的性格不无关系。根据河北检察院提供给记者的材料,李友灿出生于河南省淮阳一个困难的农民家庭,小时候母亲就过世,一直由姐姐照料他。在这样背景下长大的李友灿因而特别刻苦,中学没毕业入伍参军,因为在部队训练得异常认真,作为军事骨干他很快入党提干。1979年,他随部队奉命赴南疆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战事结束后,他随部队回到内地作为战斗功臣被保送到军校进行培训,“在30岁前就走上了正团职领导岗位”。之后,他被分配到河北省外贸厅。1997年他被任命为河北省招商局局长,1998年9月被提拔为河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主任。

穷孩子这个身份,在李友灿的多次发言以及后面接受庭审的时候不断提及。认罪前的这段叙述来自对自身问题的穷根追问还是一个自我原谅的搪塞理由,外人不得而知。惟一可以确认的是,李友灿耿耿于怀这样的出身。事实上,他曾经的下属对他的描述是“他出手很大方,却也对钱看得很重,有一种炫耀的感觉”。

在招商局期间和他曾经一起共事过的知情者曾这样描述他,“他很沉默,孤僻,不爱笑,就整天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他平时就和大家交流不多”。当他感觉即将案发的时候,连妻子也不敢相告一声,便用化名高价办理了一张假身份证,通过一家旅行社,以到俄罗斯旅游为名出逃,一个人躲到哈巴罗夫斯克市藏匿了起来。“可见他是多么自私的人。”“而且每次受贿他只要现金,每次都要求丁宁把钱放在北京,自己开车过来装卸,甚至连收钱的事情都不让他妻子知道,可见他很多疑。”也是这样多疑的性格致使他最终行迹败露,2003年4月,机电办一个工作人员自杀,李友灿怕在调查的时候不小心挖到他的内幕急急出逃,最终把自己的问题给捅了出来。

一天受贿5万:李友灿权力的“价格”记录1( 汽车进口配额给了李友灿受贿的机会和空间 )

事实上,2001年8月到2003年4月他敛财之时,恰恰是中央纪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如火如荼查办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一案的时候。还可以从一个细节看出李友灿当时的疯狂,由于他每次只要现金,有一次最高受贿达到1670万,这一次受贿,他从河北到北京整整拉了三趟才拉完。“1600多万元现金放到16个旅行包里,让一个国家干部来装卸,绝对是一个不轻的体力活,可贪婪的李友灿硬是一个人搬完了。”

权力的机会和空间

“这虽然是个看似不起眼的职位,但这是个令人疏忽的巨大黑洞,在此之前也有多起类似案子,就在李友灿案发前,湖北进口汽贸公司董事长王俊、原副经理马波也因为倒卖汽车进口配额受贿,贪污金额高达4200万。”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告诉记者,“机电办主任管辖着一个省的汽车进口权力。它是一种绝对权力,一个省汽车进口配额的分配到审批,都要经过他的同意,而一旦权力形成绝对,就会成为一种危险。”

据悉,此前国外进口车要进入中国市场,需经过两道门槛:一是关税,二是配额管制。“事实上,汽车配额有太多神秘,就连一个省究竟分配到多少配额分配给谁都不公布,汽车配额每年由国家计委上报给中央,再由中央根据计委的分配方案分配。然而国家允许进口的汽车数量有限,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所以每拿到一个汽车进口配额,就意味着取得了一笔丰厚的利润。”贾新光说:“曾经有人换算过一个汽车配额的价格,在2001年一个配额可以卖到3万~4万元之间,到2003年甚至炒到13万元左右一个。可想而知,李友灿轻轻一笔,就能给众多汽车贸易公司带来丰厚的财源,在众多汽车经销商的眼里,李友灿就是财神爷。”

李友灿并不是第一个利用汽车进口配额贪污的官员,不过他却把这个职务的权力换算出最大的贪污比值。按照国家规定的正常程序,国家每年分两次将汽车配额下达到省机电办,再由省企业向省机电办申报汽车配额。由李友灿审批后再由省外贸厅审查,然后报国家外经贸部。“其中有两个模糊地带,首先能得到配额的公司是保密的,一般都是一些和当地政府关系比较好的大公司,再来分配的额度也是保密的,这个秘密空间给了一些人有了暗箱操作的空间。”贾新光说,“但是李友灿的权力要通过经销商的寻租得到回报就要完成一个链条——把汽车进口配额安排给自己约定的人,再通过这个人兑现返还金钱。而为了掩人耳目,他采用迂回政策,把配额分配给几个约定的单位,再通过单位的转让到达指定人手中。”

根据公诉人的起诉书的说法,河北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河北省获得汽车配额最多的企业之一,李友灿当时首先将目标锁定在该公司。2001年上半年,李友灿向该公司总调度室副主任朱冀蕾提出把汽车进口配额提供给北京森华创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他说服朱冀蕾的理由是:“这批配额你公司可挣利润30万元,你个人可得20万元。公家挣一部分钱,个人也不能白辛苦啊,要做到个人公司双赢。这事情谁都不会知道。”他还说,“人生来不就为着这些吗?”他这种生活哲学打动了同样可以申请汽车配额的唐山冀东机电设备公司副总经理贺立新。

在另外一方面,“他采取拉拢、引诱、打击等手段拉拢腐蚀工作人员,让他们与自己同流合污”。以此保证他的安排不会落空。

河北省机电办领导班子由主任李友灿和副主任霍述寅、尚某组成。除李友灿外,霍述寅因犯受贿罪于今年1月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尚某则因涉嫌受贿罪被立案查处。这个班子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腐败班子,全部烂掉了。据省机电办原副主任尚某证实,领导班子在开会讨论分配进口汽车配额时,都是李友灿先提出分给哪个企业多少配额、什么类型(如吉普车、轿车、面包车)的意见,别人也不提异议,意见就算通过了。会后,工作人员根据李友灿的意见制定出配额分配方案,再由李友灿签字。那么,为什么别人不提异议呢?尚某一语道破其中奥秘:“因为配额的背后有一定经济利益,即个人可以收取好处费。大家对此心照不宣,也就不说什么。”他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你们别犯傻,整个进口汽车市场都是这样,行内人士见怪不怪,你们该自己挣点钱时别不挣。”

从表面上看,国家每年分两次下达汽车进口配额指标后,省机电办对配额的分配是按程序进行的:工作人员对申报配额的企业进行筛选并拿出一个初步意见,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由李友灿签字通过。实际上通过“集体的合作”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省机电办主任李友灿手中。李友灿说给哪个企业就给哪个企业,说给多少就给多少。集体研究流于形式。李友灿也完成了他权力的最大兑现,从2001年8月到2003年4月,李友灿共送给北京森华创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丁宁汽车进口配额1239个,先后受贿高达4723万元,其数字之大已破了“全国纪录”。

“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时间段,湖北进口汽贸公司董事长王俊、原副经理马波和李友灿都是在2003年达到疯狂状态并最终行迹败露,这其中有个背景,早在2001年入世的时候,业内人都知道2005年1月1日将正式取消配额制度,2003、2004年成了他们最后的疯狂。”贾新光说,“虽然配额制度取消了,但是许可证并没有失效,也就是说,这成了进口车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成了更为绝对的权力。早在此前就发生过倒卖许可证的案件,需要警惕的是,这是否会成了另一个更大贪官的摇篮。” 权力一天受贿记录价格李友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