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路相逢情人节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孟静)

狭路相逢情人节0( 《美人依旧》 导演胡安 )

《美人依旧》的导演胡安作为出品人之一,参与签署了一份合约,这份合约规定,《美人依旧》由3家发行公司、4家院线公司联合发行。据说这个举措在国内是首次。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今年情人节这个档期有7部电影争夺市场,创造了历史新高。它们分别是《韩城攻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情人结》、《鸳鸯蝴蝶》、《网住爱情》、《情迷女人心》,还有《美人依旧》。前所未有的拥挤使得原本也竞争这个时段的《茉莉花开》和《孔雀》避开锋芒,重新择日上映。紫禁城三联的副总经理赵武告诉记者,参与签约的4家院线公司占据了国产片发行市场的50%,先控制住放映厅才能稳住票房。而3家发行公司中,紫禁城三联在去年情人节发行了《恋爱中的宝贝》,票房有1600万元;另一家公司川江联盟在2003年制作了《周渔的火车》,也是当年情人节档期的票房冠军。

在美国生活过20多年的胡安告诉记者:“这两年国内也开始像美国一样培育档期,最有效果的是贺岁档,其次就是情人节档。”赵武介绍说,很奇怪的是,和西方节日相比,中国传统节日对电影发行毫无帮助。圣诞是一年最好的档期,春节就根本形不成市场。他认为,这是由于西方节日是户外派对式的、青年人的联谊活动,而中国节日主张团圆、回家。比如说最大的市场北京和上海,外地人已经占到一半,春节期间他们都回老家,对电影市场是很大的冲击。所以,去年的情人节档比今年的要有利,就是因为情人节和春节错开了,而今年的情人节在大年初五,人们还没有从串亲访友中脱离出来,风险就会比较大。

其实情人节一向不是个成熟的档期,它的非理性和脆弱性给了中小影片机会,也带来了冒险。真正的情人节档期应该从2003年《周渔的火车》算起,赵武说,那时参与竞争的只有两部电影,另一部是韩国片。“周渔”以近2000万元的票房创了爱情片的奇迹,可是无论从质量和宣传上,它都不算一部优秀的影片。到了2004年,情人节电影增加到三部,《大城小事》、《花好月圆》和《恋爱中的宝贝》。《宝贝》在上映后有不少观众大呼上当,但因为那一天是盲目消费,无论怎样,情侣们都要看一部电影。加上2004年的情人节恰逢星期六,这个档期从周五到周日,实际上延长到3天。仅情人节一天,《宝贝》的票房就达到了600万元,加上其他两部,那一天的总票房有1000万元。再加上《宝贝》的出品方就是周迅所在的经纪公司,她一口气参加了十几个城市的宣传,赵武说:“宣传对于影片的票房有决定性作用,以往的电影主创人员只在重要城市开发布会,外地媒体也只报个豆腐块,但那次因为周迅去了很多二级城市,当地媒体在宣传上都是热情极高。”

从那时起,投资方开始看到情人节的吸金效用,影片的质量在此时远远不像贺岁档要求那么高,而且由于看电影时80%的决定权掌握在女性手里,也决定了情人节影片是清一色的女性题材,像今年除了《韩城攻略》外,全部是此类型。女性电影有针对性,加上投资较小,使得很多中小公司也想来分一杯羹。有趣的是,除了章子怡因为在美国,无法做宣传,《茉莉花开》不得不放弃这个时期。国内的另外3个花旦齐聚此时。赵薇的片子本来叫《致无尽的莎士比亚》,为了凑情侣的趣,干脆改为《情人结》。周迅的另一部《鸳鸯蝴蝶》也是为了这个档期专门赶拍的,拥有两部电影的她在宣传上必定难以兼顾,形成了“自己打自己”的局面。赵武说,虽然国内目前没有真正能决定票房的明星,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员,这4个女孩子还能吸引相当一部分女性观众进电影院,所以“撞车”是在所难免。虽然观众会更多选择,但是对于制片方来说,这真不是个好消息,票房总收入固然会增多,但分到每家头上的只会减少。

狭路相逢情人节1( 《美人依旧》剧照 )

狭路相逢情人节2( 《美人依旧》剧照 )

狭路相逢情人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