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喜欢我的女人多是很棒的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孟静)

刘若英:喜欢我的女人多是很棒的事0

刘若英走进会客室,突然说:“唉呀,憋了一泡尿,等一下。”旁边的工作人员笑得乱颤:“这姑娘,太逗了。”如果就此判断她没有女人味,似乎也不对。谈话时她黑白分明的眼睛一会眨啊眨,一会又瞪得很大,假如不是正面相对,她会侧脸瞥你,很是娇媚。《半生缘》里演沈世钧的演员是廖凡,刘若英不放过任何一个“调戏”他的机会,“看见廖凡我就有恋爱的感觉,我渴望听到他的声音。”逗得廖凡脸上红红白白。

三联生活周刊:我刚才听你说话,感觉京味挺足的了。

刘若英:我很长时间在大陆拍戏,都是大家训练出来的,老是有人纠正我,笑我乱加儿音。我们台湾人以为字尾都要加,比如一上街就说“算便宜点儿”,“算便宜点儿”,笑死人。我们两个导演都是香港人,比我普通话还烂,幸好其他演员是国家话剧院的,可以向他们学。回到台湾我都改不过来,去问“方便面在哪里”,我们叫泡面的,老板冲我翻白眼。打的时我管司机叫师傅,司机说:“谁是你师傅?”

三联生活周刊:《半生缘》和《十八春》,你比较喜欢哪个名字?

刘若英:《半生缘》,它更贴近吧,因为人的一生不止18年。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知道你先在电视剧里演了张爱玲,她是个锐利的人,现在又演顾曼桢,相对张来说,顾是柔和的,你是怎么从张爱玲的情绪里抽离出来?

刘若英:其实没有这个过程,顾曼桢是张爱玲写的,角色里会有她的影子。两个是不同的人,拍《她从海上来》时我读过很多张爱玲,诠释顾曼桢是比较容易拿捏的。我最早看的张爱玲作品也是《半生缘》,因为那是她比较通俗的作品嘛。

三联生活周刊:2004年是你最忙的一年吧。

刘若英:2004年是曝光最多的一年,这两年都忙。2004年是密集的以个人为主演出,有演唱会、专辑,让大家看到的机会更多。以前比如演《粉红女郎》,半年都看不到我。《天下无贼》半年前一开拍就开始宣传,然后是杀青、上映,一直有报道,其实去年我只拍了这一部戏。

三联生活周刊:曾经有两年时间,你是没有工作的,那是什么时候?与现在繁忙生活比,你更喜欢哪种状态?

刘若英:1998年,发行《很爱很爱你》专辑之前,我是很被动的人,没有碰到好歌就不发,没有碰到好戏就不拍。这两年机会好,刚好本子都是很喜欢,就忙起来。两种生活都有好处,怎么样都可以很开心,不忙时我也有很多事做呀!

三联生活周刊:不忙的时候你做什么?

刘若英:你平常做什么?你不上班时会打扫、买东西、泡澡、逛街、和朋友聚会、看书、看DVD,我也会啊!这些已经忙死了,每次回家把我的行李打开、归位,就觉得好忙,光洗那些衣服、分类,哪些交给洗衣店,哪些丢洗衣机,哪些只能烘10分钟,哪些用手洗,用哪种衣架挂衣服不会坏掉,不会让毛衣变形,还有长裤过水后有重量会变长,都是很大的学问,都要学习。

三联生活周刊:小资代言人、结婚狂、知性女子,这些称号是本来的你吗?或者只是人们的一种误解?

刘若英:不是误解,是角色创造出的想象,但都是本来的我。如果我不具备结婚狂的搞笑疯狂,就不会演成那样的。我不认为我完全只是凭演技,比如说结婚狂走路外八字,我告诉你,我本人走路就是那样的,只是稍微再夸张点,本来八字20度,我变40度。我的笑和表演都是夸张出来的。比如我的知性,那个角色本来都有,我又再把它夸张出来。

三联生活周刊:黄安和你合作过,他写过一本书,里面谈到你不是结婚狂,而是根本就不想结婚,是这样的么?

刘若英:真的么?我没看过,他有写我么?我要去买,叫什么名字?(《谁搞垮了婚姻》)唉呀,我没搞垮。我对婚姻有很多渴望和想象,所以我会严肃面对这件事。我并没一定要结婚,要看我的另外一半,他想结婚就结,他如果不想结,我也不会因此而和他分手。

三联生活周刊:你有没有想过,你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和其他女明星走的路不同,在你这条路上只有你一个人?

刘若英:我没有刻意,只是做些想做的事。有些事我做不来,比如一些很好赚钱的机会,我知道很好。有人找我代言,如果我不相信,你不能用钱砸死我,除非我相信那个产品。戏也是一样,我要相信那个剧本,我希望路走得更长。刚进这行时,我做陈升的助理,也做过罗大佑的助理三个月,他跟我说,在这个行业,你如果存活,必须是无法取代的,如果人家有一千个选择,你就不特别了,如果这件事你是最好的,是无法取代的,你永远都会有机会。

三联生活周刊:你现在已经无法取代了吗?

刘若英:我还没有到达那个境界。现在大家需求的已经不是无可取代了。有些角色并不适合我,他们还是会找我,有些角色人家看到说:“怎么会找她?”可是她现在最火。大家越来越只顾流行什么人,但我还是很坚持。

三联生活周刊:好像很多滚石歌手在出名前都做过助理,比方说周华健、任贤齐,还有你?

刘若英:没有啊,恰好是你认识的那几个吧。徐怀钰、苏慧伦就都没有做过。我是游泳被陈升发现的,那时我在大学修音乐,他问我喜不喜欢唱歌,就签了歌手约,公司觉得我不够漂亮,就做了三年半助理。

三联生活周刊:你为了《半生缘》耽误了很多商业机会吗?

刘若英:当然,但它带给我的满足是钱买不到的,我很需要《半生缘》这样的戏告诉我:做一个演员是如此单纯快乐。

三联生活周刊:你会不会受到电影版中吴倩莲的影响?

刘若英:会的,我看过她演的,不过我的对手不是黎明,是廖凡。每个人的诠释是不一样的,用吴倩莲的方法我也演不好,我只能用我的方法。

三联生活周刊:有人说《天下无贼》里你吃烤鸭那场戏是2004年最重磅的一颗催泪弹,你觉得哭戏和《征婚启事》里那种平静的表演相比,哪种更难演?

刘若英:很难去比较,都不难,也都难。两年前我对戏剧有很严重的倦怠感,那时还没演《天下无贼》,它和《半生缘》都是让我觉得拍戏是很开心的事情。我是在那时觉得原来演戏可以那么开心,《天下无贼》是很开心的过程,拍那场戏时我想象自己怀了孩子,还要吞下那么多苦,吃的时候很专心,结果吃撑了。镜头拍我的时候我在吃,在拍对手时我要给他情绪,还在吃,吃完就吐了。在那之前一年多有被掏空的感觉,到了《半生缘》彩排,觉得自己又聚集了很多能量,又一次出发。

三联生活周刊:有没有哪部戏是你事业的转折点?

刘若英:没有哎,拍戏和谈恋爱不一样。

三联生活周刊:比如说结婚狂吧,它使你在大陆知名度很高,但我个人觉得这个戏在你的作品中质量比较低,你说过你是个很商业的人,会不会为商业的成功舍弃自我?

刘若英:对我而言,没有想那么复杂。我很喜欢那个角色,那一阵找我的戏都太悲情,我需要喜感调剂生活。《人间四月天》在台湾的影响太好了,观众对张幼仪太进入,有次我去药店买头痛药,店员说:“你不用给钱了,我知道你一定很头痛。”我希望看到我不同面相,我不是只有哭的,还有乐的时候。昨天去电影学院演讲,他们问我如何在商业和艺术间做个选择,对演员而言,我不去想商业片和艺术片演法不一样的问题,那是导演的事,演员只看到角色就行了。

三联生活周刊:你有没有想合作但没合作过的男演员?

刘若英(思索):很多,太多,不胜枚举,我和很多人像黄磊、胡兵、陈坤都合作过。像这次遗憾的是和葛老师没什么对手戏,下次希望有更多,想合作的有陈道明啊,很多。

三联生活周刊:我看过一个网上调查,题目是:如果你可以娶刘若英,你会不会娶她?结果很多女性表示即使变性也愿意娶你,但男性就比较少。你知不知道喜欢自己的女人比男人多?

刘若英:对,但我觉得很棒啊!大部分同性是相斥的,我表演出的是女生的心情,如果能让女生得到共鸣,是很好的事情,女生多于男生没关系,总是有人支持嘛。

三联生活周刊:前一阵有个访谈说到你想过的生活是起床后逛街买钻石、买貂皮大衣,这是真的吗?

刘若英:那是玩笑话,如果有人给我钻石,也挺不错啊。生活可以很简单,开心就好。我是最好养的,不信你问我大陆的助理,今天早上我吃的是煎饼果子,我在吃穿上都是最好养的,感情还是最重要的。那个只是截取了我一段话,所以说艺人在媒体笔下求生存,下笔时一定要负责任。因为大多数人见不到我们,都是通过文字。

三联生活周刊:你今年有什么计划?

刘若英: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从来不对未知的事做计划,只对已经定好的事情,比如彩排做计划。如果说我今年只拍两部戏,那突然来了第三部,好到不得了怎么办?或者说今年根本就没有一部好戏又怎么办?如果说今年准备结婚,但没有结婚对象怎么办?所以根本不用计划。■ 喜欢女人半生缘刘若英很棒天下无贼三联生活周刊

下一篇: 戈雅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