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碟子泡菜,一碟子酸菜

作者:苗炜

(文 / 苗炜)

一碟子泡菜,一碟子酸菜0( 在电影展上,韩国导演与明星按下手模 )

大概是一年前,我看到一个广告公司的经理评论“三星”在美国的广告支出,他说:三星要花好多钱才能改变它在别人心目中低质量的仿制品的形象。我想,三星在我们这里的形象未必那么糟糕,它的手机一直算很时髦的货色,它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液晶电视,索尼都开始和三星合作,这几乎相当于日本本田和河北“双环来宝”合作开发新车型。

东风本田CRV下线的时候,新浪汽车论坛照例开了一个“本田CRV论坛”,有个哥们儿申请当版主,他注册的ID就叫“来宝”,他说自己买了个“来宝”,便宜、省油,开起来也不错,而东风本田CRV就贵得不合理。这“来宝兄弟”在BBS上折腾,透着咱中国人的幽默感,要是换个人叫喊“抵抗日货”,那就是“愤青兄弟”;要是日本货根本没市场,大家都开“双环来宝”、“东方之子”,咱们就算是向韩国兄弟学习了。

总有人号召大家学习韩国,比如国家遇到金融危机了,韩国人就把自己的金子拿出来捐给国家。当年咱们大炼钢铁,把家里的铁锅、铁钉子捐出去不成问题,但真学韩国人捐金子,我肯定学不来。电影《乌鸦与麻雀》里有一段著名的台词:“明天就去轧金子。押款可以买到二两金子,明天卖出,后天再去轧,那就变成四两,大后天再卖出,再去轧,哈哈,老子发财了。”说这段台词的是赵丹扮演的萧老板。

我手里没有黄金,也没有三星手机,仔细盘算一下,除了爱吃韩国烤肉和泡菜,我基本上算是“抵制韩货”,日货要抵制,韩货没说要抵制,看来我是抵制错了,而这错误的抵制恐怕也难以为继了。因为你打开电视,有《蓝色生死恋》,要看电影,有《丑闻》。而我住的地方,正是北京著名的“韩国村”。

以我有限的经验来揣摩,外国一地方要是变成“CHINA TOWN”了,那里的本土居民也该迁移了,我的邻居本来是对中国夫妇,后来生了孩子就搬到另一处高尚住宅去了。随即就有一对韩国中年夫妇成了我的邻居。我所在的小区,有些业主曾经组织起来贴出告示,说韩国人酗酒、韩国小孩子没教养等等,引来韩人不满,但我看我的这邻居很不错,他们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来专门学中文。

韩国古时候,使用过汉字,而且是接受教育的贵族们才用的。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读写复杂的中国文字,后来一位英明伟大的帝王发明了他们表音文字——训民正音,也就是我们目前看到韩文的那些字母,这是1446年的事。

2002年我到韩国看世界杯,满大街看不到几个汉字,华裔导游告诉我,韩国1948年立法禁止在政府公文中使用汉字,1968年以总统令的方式禁止使用汉字。1999年金大中有新的总统令,批准道牌和政府公文中使用汉字,道路牌上有汉字可以方便中国游客,但这命令遭到维护韩文团体的反对,他们担心汉韩两种文字一起使用会使韩字的地位下降。

世界杯回来之后我和体育记者毕大爷聊天,毕大爷说:“1986年汉城举办亚运会的时候,大街上还经常可以见到汉字,后来再去就越来越少了。这韩国人学咱们的东西还不承认,太极旗上他们把咱们那八卦给弄丢了四个,还老觉得那四卦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学汉语也不好好学,都请的是山东师傅,一张嘴说出来全是胶东半岛的口音。”这毕大爷喜欢书法,我想,要是让他整天写韩国字,他非疯了不可。过了两年,我又去看望他,发现他桌上赫然摆着一张《太极旗飘扬》。

我在一个韩国文字培训的网站上看见他们吹嘘自己的文字——几年前世界各国的语言学家们在法国举行了一次学术会议,曾提议将韩字作为世界共同语。美国的《发现》杂志1994年6月刊登过一篇《正确的书写》的文章,说“韩字以其独创性和组合字母的灵活性,堪称世界上最科学的文字”,“韩字书写起来既简洁又美观,所以韩国的文盲是世界上最少的”。

我所住的这个“韩国村”,有许多店铺都是韩字招牌,音像店里铺天盖地都是韩国电影,而我们的街道办事处传出风声,为让这个地方更国际化,街道标示要用中韩英三种文字。我可不会担心有了韩文标识,汉字的地位会降低。

总有人拿韩国当镜子来和我们比照,一开始是足球,说当年李承晚的部队一触即溃,怎么现在踢足球就赢不了人家,这问题分析了10多年也没分析出所以然。后来是韩国游戏进来,我们打游戏打不过人家,游戏开发也搞不过人家。现在看来,拍电影也拍不过人家。现在通用汽车公司都会拿韩国车做样板弄出个“凯越”来,还卖得很火。

2003年,中国足球队到韩国去比赛,上岩球场稀稀拉拉没多少观众看,韩国球迷打出三个汉字标语——恐韩症。我想,这帮汉字文盲居然会写汉字了。我决定出门碰见韩国邻居一定和他们打招呼,说一句“哑巴撒尿”,显出咱泱泱大国的气度来。可这计划一直没实现。■ 泡菜韩文汉字碟子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