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分红立场”

作者:曾焱

(文 / 曾焱)

名人“分红立场”0

Pink TV开播现场

巴黎夏约宫(Palais de Chaillot)和埃菲尔铁塔隔了一条塞纳河,从这个依山而建的宫殿上面远眺铁塔是最好看的角度,加上宫里面有权威的法国国立电影艺术博物馆和海洋博物馆,来此地一游的人不少,不过比起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名胜还是低调了很多。10月25日晚上法国首家同性恋频道Pink TV将惹人注目的开播仪式选在这里举行,给这个老景点增加了新噱头,这几天夏约宫总是和粉红频道、同性恋等字眼一起,并排出现在众多英法文报纸和网站上,曝光频率大增。Pink TV总裁帕斯卡尔向媒体透露,之所以将这个敏感的时刻和夏约宫联系在一起,原因非常简单:这里是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的地方,对于正在争取各种权利的同性恋团体来说,意义非同一般。开播庆典堪称巴黎社交界今年底最盛大的一场晚会,将近3000名巴黎有头有脸的人物应邀出席。按照请柬要求,来宾全部身着带有粉红色彩的礼服,晚会因此在视觉效果上变得极具挑战性。每一个站在这片粉红背景之下的政界要人、演艺名流,比起开播屏幕上的主持人更加吸引会场外的公众。不管名人们是同性恋还是同性恋之友(支持同性恋团体的人),出席本身就是一种立场,和以往的遮遮掩掩大不相同。

粉红频道是与非

法国是传统天主教国家,和北欧国家相比,公众对同性恋的社会宽容度并不是最大的。2002年6月巴黎同性恋大游行那天,还在筹备中的Pink TV第一次公开向公众和媒体传递诉求,要求得到官方许可,开办一个像体育专业频道一样运作的同性恋电视频道,专门播出以同性恋文化为主体的新闻、专题、脱口秀、电影和电视剧。当时一色粉红体恤的宣传队伍和大幅的粉红色标语牌吸引了很多看热闹的人,粉红频道的基调敲定,也形成了一个媒体议论焦点。2003年4月8日,Pink TV 几经反复终于得到法国广播电视最高委员会(CSA)的授权,被许可在当年秋季开学以后正式播出节目,预计每年投入1200万~1300万欧元,目标订户在18万左右。由于对同性恋X级电影的播出争议,开播难产,比预期拖延了整整一年。据频道节目部经理卡罗琳娜介绍,Pink TV每周新鲜节目的播出量有40个小时,和一般电视台没有太大差异,而所有节目的制作标准就是要“打破目前媒体所传达的同性恋形象”,开放、团结,而且要文化感,并非公众臆测的所谓情色频道。至于晚间播放同性恋电影,也是为了让观众能够通过这些片子“认同自己的生活”,减少社会孤独感。

名人“分红立场”1

网球明星毛瑞斯莫

电视无疑是对大众影响力最广泛的方式。从全球看,2001年是个比较明显的分界,西方各国电影电视界开始向同性恋开放尺度,公众对同性恋走出暗箱的讨论也逐渐公开化。2001年9月7日,加拿大的PrideVision电视台执证开业,宣称是全球第一家面向同性恋和双性恋群体的电视台。2002年意大利的GayTV 也落地了,从难产的Pink TV手中夺走了“欧洲第一家同性恋频道”的包装亮点。美国虽然还没有同性恋频道,但在2003年和同性恋题材相关的电视节目却达到了二十几个,包括真人秀和电视剧,收视率全部取得上好成绩。据《华盛顿观察》报道,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播放的连续剧《维尔和格蕾斯》,讲述女同性恋格蕾斯和两名男同性恋共租一套公寓发生的故事,每周吸引观众达到1700万,收视率位列第三。而美国电视网络中收视第一的节目《同志亦凡人》,表现的也是一群住在匹兹堡的同性恋男女,由于写实、尖锐、不带偏见,这个节目在同性恋和非同性恋观众中都非常轰动,被称为时“里程碑式的电视剧”。真人秀《粉红色的地毯下》则在美国公共广播公司五个台同时播放,覆盖面超过了绝大部分同类型节目。虽然很多保守团体仍然对这些节目的播出进行抨击和拦截,但是在商业和政治的双重推动之下,同性恋和异性恋共享电视资源已经是难以逆转的趋势。

名人选择立场

10月25日出现在PinkTV开播庆典上,几个重量级嘉宾的高调出场,充分显示了同性恋频道开播本身所具备的政治和社会意味。

名人“分红立场”2

身份最为特殊的人物是克劳德·希拉克,法国现总统希拉克之女兼总统竞选顾问。PinkTV总裁帕斯卡尔在巴黎政界和传媒界长袖善舞并非秘密。他在15岁时候认同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但这并不妨碍家境优越的他决定从政。帕斯卡尔24岁当上波尔多市议员,和现在已经成为法国总统有力竞争者的萨科奇共过事。到巴黎之后,他在右岸的权贵之中如鱼得水,并通过朋友引荐和时任总理的希拉克结识,自由出入总理府。以这样的背景进入法国电视一台,精明强干的帕斯卡尔很快进入管理高层,成为台里决策事务的“三巨头”之一。在他脱离法国一台、筹建PinkTV的几年里,希拉克的保卫共和党给了帕斯卡尔诸多方便,有人甚至在私下将这个频道称为“PinkTVChirac”,暗指帕斯卡尔和希拉克之间的密切关系。克劳德在庆典上出现,显然是一种回应,法国同性恋团体在未来总统竞选中的作用可以期待。大明星莉娜·雷诺是晚会的核心。莉娜是法国20世纪最受欢迎的女歌唱家和女影星之一,五六十年代在英国和美国也非常有名气。1999年她以70岁高龄参加影片《对不起,我爱你》的拍摄,饰演一个同性恋角色,获得了恺撤奖最佳女配角。从那以后她的身边就全是同性恋朋友了,她为这些朋友创办抗艾滋病基金,呼吁各种权利。作为总统府举办家宴时必不可少的常客,莉娜在同性恋问题上的立场对总统不会没有影响力。和她同时代的女星碧姬·芭铎由于在《沉默的呐喊》一书中攻击同性恋和宣扬种族歧视,今年6月刚刚被巴黎法庭判罚6000美元,相比之下,既为政界座上客又是同性恋之友的莉娜显然更能与时俱进。法国电视“女王”克莱尔·夏扎尔(Claire Chazal)是帕斯卡尔的密友,将每周为PinkTV主持一档文学节目,访问世界各地的文化名人。作为法国电视一台的第一新闻女主播,克莱尔被推崇为法国最完美的职业女性,人到中年仍然倾倒众生,前不久她已和法国王室成员菲利普王子订婚,伊丽莎白女王访问法国的时候,她以王室成员的身份出席宴会。王室不介意克莱尔在PinkTV露面,传统人士和教会对于同性恋团体的压力自然会减小很多。

莉娜·雷诺和碧姬·芭铎选择了不同的立场  

当晚最具象征性的人还是法国网球明星毛瑞斯莫。1999年,只有19岁的毛瑞斯莫向媒体公开自己是女同性恋者,她马上成了年轻女同性恋人的偶像,不仅仅因为她有勇气上《巴黎竞赛画报》说出自己所爱的人,而且因为她在当时是第一个敢于公开身份的公众人物。1999年2月法网公开赛上,因为毛瑞斯莫一路打入决赛,观众人数比往年增加了一倍多,她的每一场比赛都坐满了年轻女孩,为她的球艺和勇气喝彩。法国媒体将当年女同性恋纷纷向亲友表白身份的现象称为“毛瑞斯莫现象”。在25日晚的一片粉红之间,毛瑞斯莫才是真正的主角。和1999年相比,粉红越来越时髦,越来越商业,名人选择立场不再意味着百分百的勇气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