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圆桌(310)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古十九 邓迪 布丁 风筝)

老爷睡书房

古十九 图 谢峰

婚外情是好事者的游戏。世上本无事,好事者自扰之。

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书本杂志获得性启蒙的比例为35%。古今中国识字人群约略不外这样途径,为中国人诲淫的书也就那么几本,现在又有了互联网。不识字者,过去可像司棋一般通过绣春囊来读图,现在自有A片观赏。

渡边淳一的小说男主人公,往往就是陷于婚外情中,狼奔豕突,应接不暇。情人个个手段高超,加上那些神出鬼没的太太党人,玩弄男主人公于股掌之间。虽然看了渡边淳一的小说,会觉得婚外情是日本人的普遍爱好,但却实在看不出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过劳死”不全是因为太热爱工作了吧。

生活圆桌(310)0

古时候,娇蛮的正妻或排名在前的妾会这样对丈夫纳新妾进行妥协:“再娶亦可,但每逢某日某日须来我房中过夜”,杜绝了男人专宠某房的自由性,把对男性的索取进行了值日似的排班。嫉妒的后妃追问小太监:“皇上昨晚在哪里安寝?”那边答道:“回主子的话,万岁爷昨晚一直在养心殿批折子。”这养心殿何止是养心啊,相当于休渔。

所以通常老爷都有书房,不管是不是读书人。“老爷今晚睡书房”,意思是老爷今晚挂的不是红灯笼,而是免战牌,免服劳役一天。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婚外情是既劳心又劳力,并且通通得受制于人。据说被爱滋润的女性第二天容光焕发,而男性们则脸蛋发绿。大多数婚外情男人只落得顾此失彼,事实上,众多正妻正是因此而察觉私情的。男人们为了掩饰,还得劳心:说谎、串供、演戏、强打精神、偷服灵药……妻子们都请私家侦探了,丈夫还得具有反侦察、反逼供的能力。其实,“孝看心不看迹,淫看迹不看心”,精神出轨神不知鬼不觉,你的配偶也无可厚非。

现在有好事者说中国人要追求性小康,再次印证了性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性生活的频率,每次几分钟,并且将全球的数据摆出,供国人参考,见贤思齐。性又与人性、快乐紧密相联,女性觉醒了,过去的“不孕”是女人“七出”的头一条,那么现在的“不行”也堂而皇之地成为休夫的理由。某款名牌男性内裤前部开口处印着一把带刻度的尺子,其功用虽然看似庸俗搞笑,却像是将判断及格与否的标尺悬在了腰间。

功能音乐

邓迪

什么叫功能音乐?简言之就是除去音乐本身的欣赏价值之外,还能开发出别的功效,叫做功能音乐。比如心理医生可以用音乐来为有焦虑症的人做心理治疗的辅助疗法,就像当年的马尾巴的功能一样。音乐是否有治病的疗效我不清楚,这么说和气功差不多,信不信由你,我想没有谁为了治病专门去听音乐。

但是人们爱在音乐的功能上做文章,一方面是市场的要求,一方面是音乐被用作某种配乐后,就会为它包装出新的概念。比如汽车音乐,就是开汽车时候欣赏的音乐,你说开车时候能欣赏音乐么?其实只就那么一说,不就开车时候弄出点动静么,音乐跟汽车没什么关系。不过,开车听音乐倒是有点讲究,比如最好不要听爵士乐,这东西听起来深一脚浅一脚的,开车容易打晃。最好听点节奏感鲜明的音乐,比如乡村音乐、电子乐等。如果您是从郊外到城里上班,开车时候最好听听约翰·丹佛的《乡村路带我上班》,如果走高速公路,可以听听德国“发电站”乐队的《高速公路》,不过就别听澳大利亚AC/DC乐队的《通向地狱的高速公路》了,但是可以听听“齐柏林飞船”的《通向办公室的阶梯》。

这大概就是音乐的功能,跟音乐其实没什么关系。还有,现在国外流行一种“情色音乐”,别以为这种音乐里面能让你想入非非,它只不过是一些三级片里的配乐罢了,仔细听听也有不少世界名曲。不过,国外有家公司出版了一系列印度的“性休闲”音乐,听起来的确很休闲,但概念先行很害人,明明这就是瑜伽音乐,因为一个“性”字,就会让人浮想联翩。这一浮想不要紧,你立马就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心理学上叫做“暗示”或催眠术。所以说,功夫在诗外,功能在音乐之外。

巴西有个音乐家叫科西奥利,出版了一张跟中国文化有关的唱片叫《风水之韵》,他在唱片上还解释一下:“风水就是中国人认为的人与环境和谐。”于是他联想到西方的环境音乐,煞有介事地录了一张中国概念的风水唱片,我一听,原来就是里面加了点风声水声自然声,虽然跟中国的风水风马牛不相及,但他抓住了功能。

咱中国人在功能音乐开发上,虽然市场概念做得不好,但却有中国特色,比如被一些热爱文艺的二奶或傍大款的人开发出另一种功能,或者音乐常常被明星拿来当作自己多才多艺的工具来糟蹋,也算是功能音乐。听说最近何炅进军歌坛了。

总是平白无故的

布丁

有一次我在外面吃饭,旁边一桌,一共十多人,是公司会餐,热热闹闹很是和谐,然后有人说:请王总讲话。就站起来一个胖汉子,说:感谢大家一年来的辛苦等等,碰杯。接着又有人说:咱们再请林总讲两句。就又站起来一个胖汉子,客套话再说一遍。林总说完了,对桌角另一个男人说:赵总,你也说两句吧。于是赵总就开始说了。我的好奇心一下上来了,仔细打量那一桌人,看着听着肯定是一个公司的,而公司里居然有三个“总”。且慢,赵总说完之后,还有两个总也跟着说了。

后来我知道了,大凡一个公司,能办点儿事情的人都叫经理,能管点儿事的都叫“副总经理”,副总经理多了,这公司的“总”就多了。

我最早接触这个称谓是在10年前,那时候我们单位的行政总管是个退伍军人,脸上不怒自威,手下的人都管他叫“李总”。我不习惯这样叫,在我印象中,老电影里管国民党军官才叫“老总”呢。我那时候去一个电脑班学排版,同桌是一位女士,他叫我“先生”的时候,我都激动了半天。以往我们逮谁管谁叫“师傅”,大概因为那是工人阶级占领导地位,后来“先生”、“女士”这样称呼多了,说明大家进入文明社会。接下来流行叫“老师”,逮谁管谁叫“老师”,说明大家尊重知识。我记得《女友》上有篇文章,题目叫“还没有人管你叫老师吗”,那意思是你只有被称为老师,才算有地位了。如今,该这样问了,还没有人管你叫总吗?

电台里老听到一个“养肝健身茶”的广告,老公对老婆说,我检查出脂肪肝了。老婆说:你看人家李总,喝了养肝健身茶,脂肪肝也没了,血脂也降低了。我听到这里就走神:他老婆没照顾好他的饮食,倒清楚隔壁李总的身体状况,这说明她与李总有点儿暖昧。这个广告接下来是,老婆让“小张”给老公去买“养肝茶”,顺便再给一个什么总带去。这个广告对老总们的描述是——总大吃大喝,有将军肚,还有口臭。小张肯定是司机,李总肯定是朋友。互相关心身体健康,本是同志之间的情谊,现在则有了社会阶层的差异。

有一回我出去参加一个活动,结识了一对夫妻,介绍者先介绍那男的:这是邓总;再介绍那女的:这是韩总。活动不外是吃饭、游泳、打麻将这类事,那两口子各玩各的,但邓总总问组织者:韩总在哪里?我疑心他们两口子打电话或者在家里商量点儿什么事,也这样相互尊称。活动上还遇见一老朋友,自己开了家广告公司,可名片上还印的是“销售总监”,我问他干吗不印成“总经理”,他说:“我这每天还要出门拉广告,难道让人家客户看见名片说,您都总经理了还自己拉广告啊。”他说的有道理,不过总监也是总呀。

三件假古董

风筝 图 谢峰

注重细节或贪婪的人钟情于古董。前者喜看,后者憋宝。

单位附近广场上有瓷器展销,商贩搭起架子,摆放一些瓶瓶罐罐。白的就说是景德镇的,红的就说是河南的。有些看起来确实漂亮,价钱也高得吓人。总是觉得运输起来十分不便,担心这些高贵的东西碎了。那样贵的东西。

我总去。一是想买,二是想看。打算弄清楚行市再看好东西就下手。

大约古董和瓷器都和“雅”挂上,而我又那么爱好“风雅”,恨不得脱胎换骨出口成章,满腹经纶会看天象懂风水的“大雅”之人,这首先就要做出样子,因此我表现的十分爱好瓷器和古董,不惜引颈曲腿仔细观看。

我相中一个铜香炉。姑且就这么叫吧,但也可能是一个铜手炉。上面的图案一面是龙凤呈样一面松鹤延年,是用錾子刻出来的,连盖上也有花纹,很精致。

报上说,100件古董连一件真的也可能没有;要多看少买,这我都信。但如果把买古董和买日用品结合起来,问题就没那么复杂,吃亏上当也就不存在了。我相中一个铜香炉,是觉得生活中我需要一个香炉。

生活圆桌(310)1

古人总焚香,因而对热力学研究精微,设计出的香炉符合热空气流动原理,能保持不灭。这当然都是我的猜测,反正我想弄一个自燃的香炉,熏熏香什么的。

还有一把匕首,也是铜合金的,一扎长,三棱,柄做的很复杂。当然,也很精致。可干什么用呢?总要有理由才能买啊。我审视半天,终于看出这是个给花盆松土的好工具,我当时没想我家阳台最大的花盆直径也就30厘米。

这最后的,是一个印章,玉的。造型是一个老虎,从中间劈开,左边突出刻着一个字,合起来刚好陷在右面的凹字里。这是个什么呢?我在灯下仔细观察它的时候,犹如进入一个神秘的未知地带。我莫不是把哪个古代中军帐中的大王印弄到手了?不能啊,那我不发了吗。再看印章,怎么字连一些朱红的痕迹也没有,倍儿新,倒是印面前一点点黢黑的污迹像是墨痕。它的用途是:可以做我的藏书章。

我买的时候很犹豫,光那个铜炉就开价280。我不知道该给多少钱,但我有原则,是必胜的法宝,那就是瞎花钱的时候,就说100,买什么都100。成就成,不成拉倒。没想到老板一口就答应了,赶紧给我包上。拿钱的时候我动作又慢了,没准50都不值。老板说:“我就是全赚了不也就是100吗。”人家说的真对,我连连点头,愉快地回家了,并至今仍愉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