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需要“巡逻兵”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蔡伟)

天空中需要“巡逻兵”0

法国特技飞行员阿道夫·佩古驾驶的飞机

当有人问,为何中国的“八一”飞行表演大队不与“法兰西巡逻兵”同在中法文化年为中国观众献艺时,有专家表示,与“法兰西巡逻兵”飞行表演队使用的亚音速喷气式教练机相比,“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歼7E型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虽在动作上更具实战作用,但是在表演观赏性上不得不略逊一筹。

天空中需要“巡逻兵”1

在早期飞行历史上,航空表演更多的是民间行为。因为上世纪初在德国的一次飞行表演

无论事实是否如此,我猜想这个世界上,能够勇敢地投身于特技飞行的飞行员没人会认为自己技不如人。不要忘记了,在这个世界上,使用超音速战斗机作为特技飞行表演用机的国家反倒是大多数。从美国的“雷鸟”和“蓝天使”到俄罗斯的“俄罗斯勇士”和“雨燕”,还有新加坡的“黑骑士”和日本的“蓝色冲击波”。相对欧洲国家特技飞行表演队普遍使用亚音速喷气式教练机的特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更多使用的,正是现役中的超音速战斗机。以各国飞行特技队中出访国家和地区最多、表演场次最多的美国空军“雷鸟”飞行表演队为例,它先后为美国50个州和50多个国家做过超过3000次的飞行表演。它曾随美国空军部长访华,也在南苑机场做飞行表演。而美国海军的“蓝天使”飞行表演队似乎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国家地理制作的《飞行的魔力》一片中,唱主角的正是“蓝天使”飞行表演队黄蓝涂饰的“超级大黄蜂”超音速战斗机。

天空中需要“巡逻兵”2

早期的飞行表演

1998年我有幸在珠海航展上多次观赏“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的倾情演出,之所以能够多次,是由于俄罗斯军费缺乏,即便是特技飞行员们也往往没有足够的燃油用于飞行。而有消息说,应邀前来的俄罗斯飞行员享有免费使用燃油的优待,这导致每天清早在前往机场的路上就能听见苏-27的轰鸣,而在傍晚观众几乎都已退场时,俄罗斯勇士们往往突然又重新升空。珠海似乎更像是俄罗斯飞行员自我陶醉的地方,这倒正是我欣赏他们的一部分。

天空中需要“巡逻兵”3

在1955年到1963年间,“法兰西巡逻兵”这个称号被多次授予不同基地的飞行联队  

“法兰西巡逻兵”似乎缺乏运气,在南苑机场内部飞行的现场直播也许是对双方的一个小小安慰。但有谁认为没有声音的F1是一种愉悦呢?光是涡轮风扇发动机在超低空的轰鸣就足以值回票价了。那简直就是飞行员们的心跳,让人热血喷张,而这正是现场飞行表演最重要的元素。“八一”飞行表演队在1998年使用超音速歼7E战斗机取代了使用多年的亚音速歼教5型教练机,尽管在飞机性能上与苏-27仍然存在巨大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观赏性难与“俄罗斯勇士”比肩企及,但飞机编队的轰鸣和中国飞行员的胆识同样让人肃然起敬。

没有人会对空无一物的天空喝彩。“八一”飞行表演队没有在苏-27面前怯场,有什么理由在性能不如他的“阿尔法喷气式”飞机面前不敢露面呢?这支成立于1962年的亚洲排名第二的官方飞行表演队,尽管曾经先后接待了99个国家和地区的205个代表团,成功进行了305场表演,出色完成了国庆35周年阅兵、国庆50周年阅兵、珠海国际航展、空军成立5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的表演,却罕有机会让国人亲眼目睹他们的表演。在2002年的珠海,数十万慕名前往的观众竟见不到本国的飞行表演队,为这试图成为世界第五大航展的航空博览会捧场。对此,遗憾的又何尝是观众?

据现有资料显示,“八一”飞行表演队到目前为止飞行表演的成功率为百分之百!安全问题似乎至今是他们难以公开巡回表演的决定性原因。然而,人类飞行特技表演历史上的多次灾难,无论是对于飞行员还是观众,似乎都没有抑制过他们的热情。美国空军“雷鸟”飞行表演队自1953年成立以来,先后发生严重飞行事故十多次,损失飞机29架,死亡飞行员19名。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82年——4架T-38喷气式教练机在特技飞行中,由于长机出现机械故障,导致4架飞机几乎同时撞向地面,4名顶级飞行员全部丧生。然而“雷鸟”并未就此折翅,反而在此后更换了更先进、观赏性更好、操作难度更大的F-16战斗机。时至今日,位于马里兰州的安德鲁空军基地,每年5月中旬都要举行盛大的特技飞行表演。美国国防部部长甚至下令,美国三军节当天,包括“蓝天使”、“雷鸟”和加拿大“雪鸟”等飞行表演队在内,每隔一年都将轮流在安德鲁空军基地表演。而在1988年8月28日世界特技飞行史上最惨痛的一次飞行表演事故中,意大利的“三色箭”特技飞行表演队的三架MB-339A喷气飞机,在联邦德国拉姆施泰因美国空军基地进行飞行表演时,两架飞机在50米至80米的低空迎头相撞,并导致第三架飞机坠毁。燃烧爆炸后坠落的飞机残骸导致67名在场观众死亡,500余人受伤,3名意大利飞行员全部丧生。

天空中需要“巡逻兵”4

1935年,法国飞行学校的索尼埃MS 230型飞机在学校所在地城市上空进行飞行表演。这个被命名为“巡逻兵”的表演队正是后来的“法兰西巡逻兵”表演队  

其实,特技飞行也许正是在错误中诞生的。1913年,俄国飞行员尼斯切诺夫在飞行时无意中将飞机翻转,这个最初的不规则操作诞生了最初最简单的特技,它后来被命名为“尼斯切诺夫”翻滚。55年前的10月2日,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特技飞行员切特·德比更是鬼使神差地逃脱死神的阴影,在劫后余生中成为当年普利策新闻图片奖作品中的主人公:那是在奥克兰风和日丽的天空中,切特突发奇想地在空中做了一个筋斗并开始拉烟俯冲,6万名观众目瞪口呆地看着提前意外飞来的3架B29型轰炸机编队向他的飞行弧线切入。仅仅只有5英尺的间距!切特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穿越了3架轰炸机,并将那一刹那永远留在了美国《奥克兰论坛报》摄影记者比尔·克劳奇的快门中。

即便是当特技飞行从个人无意识行为发展到今天的飞行员个性和科技智慧相结合的今天,类似的“错误”依然为飞行提供着某些灵感——俄罗斯“雨燕”飞行表演队的一名飞行员在起飞后做筋斗时忘了收起落架,这次在降落后才发现的错误飞行动作在被证明可行后,成为“雨燕”飞行表演队表演节目单上的又一个特技:6架“雨燕”带着未收起的起落架,开着陆灯作筋斗动作。

天空中需要“巡逻兵”5

当“八一”飞行表演队的历史在继续延续时,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是荣耀,何尝不是一种压力?当还有更多的飞行表演队的实力凌驾于我们之上时,当我们渴望更多成功的飞行时,那就去飞吧!当阿诺德1911年在俄亥俄州代顿西姆斯航空站的莱特兄弟飞行学校学习时,除了和莱特兄弟结识的荣耀,那里并没有太多可供他夸耀的东西。据说奥维尔·莱特曾经指着代顿当地的殡葬承办人给阿诺德看,因为这个人每天在西姆斯航空站飞行场地外等待。而那时候该校双翼机的飞行速度只有45英里,尚不如驶过机场的市际有轨电车。

如果阿诺德因为任何一个理由而放弃飞行,那么美国空军的损失也许不仅仅是惟一的一个五星上将。如此说来,我们没有理由指责“法兰西巡逻兵”和北京的擦肩而过。这只是他们今年在北京缺乏足够的运气,即便是武汉的薄雾还在继续着这样的遗憾。但我们至少有理由期待——对于拥有自己特技飞行表演队的中国,好在每个城市的未来都不缺乏飞行的晴天。

天空中需要“巡逻兵”6

阿道夫·佩古  

法国人阿道夫·佩古是世界上最早的特技飞行员。法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特技飞行表演队的国家。在早年的蓬勃发展之后,“二战”后的法国空军,许多飞行联队都组建了自己的飞行表演队,这其中的推动力更多是荣誉感而不是政治原因。1953年,驻巴黎基地的第三联队在阿尔及利亚进行飞行表演后被正式命名为“法兰西巡逻兵”。这个称号其实源于“二战”之前。当时法国空军成立的众多飞行表演队都不约而同取名为“巡逻兵”,只不过前面缀以不同的基地所在地名称。在1955年到1963年间,“法兰西巡逻兵”这个称号更多次授予不同基地的飞行联队,直到1964年2月10日,法国国防部长宣布普罗旺斯高级飞行学院的特技飞行队取代原来的众多飞行表演队,成为法国空军惟一的正式飞行表演队。1964年1月,出于军费考虑的法国曾经试图放弃飞行表演队,最终在公众强烈要求下,将存在多年的法国空军学院特技队确定为永久的“法兰西巡逻兵”。在2003年5月17日“法兰西巡逻兵”成立50周年纪念日时,法国首任女国防部长马里奥·玛丽女士曾勇敢地乘坐“法兰西巡逻兵”的飞机升空飞行,当时的《巴黎竞赛画报》不惜用大量篇幅加以突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