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袁宝璟的财富与劫难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程义峰)
警方在打捞枪支
作案枪支
在警方带领下,被告袁宝森指认作案地点
2004年8月18日,北京建昊集团董事长、亿万富翁袁宝璟雇凶杀人案在辽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卓玛拿着丈夫袁宝璟的照片
袁宝璟虽然出生贫苦,但在家里的5个小孩中最有志气,一心想考上大学,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常跟我讲过去受穷的日子,说他们家是‘贫民窟’里最穷的人家。”袁宝璟的妻子、藏族舞蹈家卓玛说。
进入大学的袁宝璟很珍惜学习的机会,但无法摆脱贫困,有时甚至要为几块钱的伙食发愁,为了生活,他“给教授抄书稿,每万字2元钱;给公司写信封,每千个5块钱”。清贫的大一生活期间,他认识了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进修两年的老乡汪兴。汪比袁大几岁,在辽阳市刑警大队工作,两人一见如故。因为有一份工作,经济上比较宽裕,汪兴常请袁宝璟下馆子吃饭,又因为同时就读于政法院校,有共同话题,两人结下了较深的友谊。
但谁也没料到,这种单纯的友谊在财富和欲望的驱使下,最后结出的竟是恶果。汪兴与袁宝璟,目前一个死于非命,一个身陷囹圄。
从一个穷小子到手握数十亿财产,袁宝璟积累财富的过程堪称奇迹。1989年大学毕业后,袁宝璟如愿以偿进入银行业,有了一份不错的薪水。但不甘寂寞的他于两年后辞职,注册成立了北京建昊实业发展公司,并通过出售黑小麦麦种,半年内获利200余万元。在转向股票、证券业后,袁宝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先后吞下60多家企业,成为风头强劲的“商业奇才”,其声望的顶点是1998年成为中国首位“世界青年创业者大奖”得主。此后,他在全国高校设立了著名的“建昊奖学金”,并当选为全国青联常委。
即使成为巨富之后,据说袁还保持着很好的生活作风,没有不良嗜好,“他喜欢书法、阅读,对宗教也很感兴趣,生活用品再普通不过了。”卓玛表示,“他常对我说,他是在为手下的2000多职员打工。”与袁宝璟共事10年之久的建昊集团副总经理祁林峰回忆说,袁出差外地住宾馆,都是喝宾馆的免费水,从不另外掏钱买,生活很俭朴,“虽然他赚了不少钱,但我觉得他并没有一种对财富和物质的强烈占有欲”。
袁宝璟事业逐渐走高时候,汪兴也从辽阳市刑警队辞职,后来“开过私人侦探社,炒过股,赴俄罗斯当过国际倒爷”。两人的生活轨迹在袁做生意发达后,重新交织在一起。
念旧的袁宝璟让许多辽宁老乡到建昊集团工作,据祁林峰介绍,他们中一些人在集团的重要岗位任职,有的甚至做到建昊集团分公司的总经理,其中就包括辽阳老乡汪兴。警察出身的他曾担任建昊集团下属的生物制药厂管销售的副总经理,但他“像管犯人一样管工人”,还不切实际地在全国各地设立了30多个销售分部,结果导致集团损失1000多万元。
因为汪的个性实在太强,做事独断专行,与同事无法相处,袁宝璟也没有满足他提出的种种要求,最后汪兴不满地离开了建昊集团。
在记者的采访中,多位受访者对汪兴的评价并不好,他在辽阳树敌也很多,2001年11月,汪兴曾被仇家砍过7刀,但大难不死。在辽阳检方的起诉书里指出,“这次事件的凶手是袁氏家族的袁宝森,而指使者为袁宝璟”,“事后袁宝福和袁宝森从袁宝璟处得到好处费9万元,由于汪兴伤好后变本加厉,继续勒索袁宝璟,后者指使自己的堂兄弟将汪兴杀掉,好处费是18万元”。
从大学好友到反目成仇,除汪兴的过分要求外,主要是因为袁宝璟拥有的财富以及他对汪兴索财的拒绝态度。袁宝璟的妻子卓玛向记者提到,1997年离开建昊集团后,汪兴与袁宝璟的矛盾冲突开始升级,他经常打电话给袁宝璟,有时候是要借钱,有时候是要和他“做生意”,均被拒绝。有一次,袁宝璟在忍无可忍之下还向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报警,警方派人对此做了笔录,此后汪兴不再打电话给袁宝璟,平静了很长一段时间。
令人疑惑的是,汪兴多次威胁袁宝璟,虽然多次失败却从不放弃。使人联想到:袁宝璟是否有把柄落到汪兴的手上。根据辽阳市人民检察院的指控,早在1996年的时候,因为在期货市场上损失9000多万元,疑为四川富商刘汉从中作梗。汪兴表示可以派人干掉刘汉,得到袁的默许。从检方指控看,这就是“把柄”。
据法律界一位关注袁案的人士分析,因为生意场上的失败而买凶杀人,可能性并不大,袁宝璟作为商人,做的就是这种冒险生意。因为买卖期货是公司的整体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有损失也是全公司的损失。而卓玛提到,当初的损失并非像外界盛传的9000万元,而仅仅是4000余万元。祁林峰则表示,当事业遇到挫败时,袁宝璟总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1996年炒期货失败时,建昊正处于全盛期,几千万根本不算什么。“而且他是学法律的,很博学,能够超脱地看待生意场上的失败”。
不过财富竞争所带来的危险也是巨大的。袁宝璟的生意对手、四川富商刘汉就两次差点被杀,这两次据说“都与袁宝璟有关”。1997年2月,即袁、刘在期货市场对决后的几个月,一名叫李海洋的杀手对刘汉连开两枪,因为有保镖在场,刘汉大难不死。据说李海洋受辽阳“黑社会老大”杨忠学指派。辽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一份判决书中还表示:“杨忠学怀疑刘汉在生意中欺骗好友袁某,便派李海洋报复刘汉。‘第二次’由袁宝璟出资16万元,刺杀实施者为汪兴,当时他还是建昊集团员工,但谋杀同样以失败告终,因为子弹射穿轿车玻璃后,并没有打中刘汉”。
汪兴对袁宝璟持续数年的威胁与勒索在2003年10月后戛然而止,汪兴被人用双筒猎枪杀死于家门口。警方在辽宁省公安厅的指挥下,随即组成了声势浩大的专案组。通过排查可疑人物,迅速抓捕嫌疑人袁宝福、袁宝森、袁宝琦及袁宝璟。
袁宝璟被抓后,其家人对辽阳警方的侦查程序提出质疑,如果认为袁宝璟让自己的二哥袁宝琦找人杀汪兴,袁宝琦又找袁宝森、袁宝福两个堂兄去杀汪兴,这是连环委托案。按通常侦查程序是先抓直接行凶人袁宝森、袁宝福,审讯落实证据后再抓袁宝琦,最后抓袁宝璟。
在8月18日的庭审上,袁宝璟称他对全案并不知情,也没有指使,对账户中支出的16万元并不知情。他是2003年底在香港遇到哥哥袁宝琦时,才知道汪兴已被袁宝森杀死的。他表示“汪兴要举报的,是自己违法拆借6亿元资金的事,这笔钱他已及时补上”,另一方面,被害人汪兴家人提出了484万元的巨额民事赔偿。
不管袁宝璟案最终如何结案,可以肯定的是,金钱与财富在袁宝璟与刘汉、汪兴、袁氏三兄弟等人之间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是财富以及由此而起的矛盾导演了袁案的始终。
“对整个案情我不能说什么,那是法律上的事情,今后自有公断。”卓玛在约见记者的时候表示,“我想说的是几个疑点。第一,2001年汪兴曾写下一份‘自诉书’,揭发袁宝璟,刻意的痕迹太重,需要进行鉴定。第二,我丈夫被抓后,长时间不让他见律师,而且笔录随意,还有刑讯逼供的行为。第三,案件虽然还在庭审阶段,就有人操纵媒体,进行不利于被告人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