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看西看:是文化,也是生产力

作者:娜斯

(文 / 娜斯)

东看西看:是文化,也是生产力0

2004年5月,揣贝卡电影节在纽约开幕  

小时在中国常听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没听人提过“文化艺术也是生产力”。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误区,北京至今也没有世界一流的现当代艺术馆。事实上,欧洲和北美数得上的城市,都愿意在其当代美术馆上大投其资,在文化上挣名,在经济上挣钱,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七年前,西班牙默默无闻的工业城市毕尔巴鄂,就因为一座野心勃勃的当代艺术馆,而跃上世界文化终点站的版图——在那之前,谁会把毕尔巴鄂列在一定要前往的城市的前十名名单上呢?毕尔巴鄂找盖瑞这种张扬的美国建筑师做极度张扬的建筑,“语不惊人死不休”,目的也在于此。反而是盛名的伦敦,不需要如此张扬的建筑,但是一样需要一座一流的当代艺术馆——否则伦敦不就显得太老旧了吗?

东看西看:是文化,也是生产力1

罗伯特·德尼罗  

现在,伦敦有人气很旺的泰特,巴黎早有蓬皮杜,连西班牙都出了个毕尔巴鄂,相比之下,纽约的现当代美术馆MoMa居然显得落后了,这也是为什么纽约现代艺术馆现在正大兴土木扩建,古根海姆美术馆也筹措在下城建新分馆。英国的艺术机构资金来源很有趣——来自彩票发行收入的一部分。德国的办法是地方政府要出资,而美国则是公司和富人捐款。我觉得英国的办法最好,也许这也是英国的博物馆多是免费的原因——从大英博物馆到国家画廊,都可以长驱直入,好不惬意。这一点美国只有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可比,在纽约则是大都会交钱随意,其他美术馆就都要收费了——不过纽约的博物馆美术馆也都有免费夜晚。卢浮宫、米兰歌剧院、费城交响乐团、毕尔巴鄂美术馆……多少城市的名字是与它世界一流的文化机构联系在一起呢?这些著名的文化品牌,按麦肯锡公司的算法,又为其带来了多少经济效益?当然,还有季节件的文化机构,比如戛纳电影节、萨尔茨堡音乐节、纽约林肯中心艺术节、法兰克福书展……“9·11”之后,纽约下城经济萧条,出生在格林威治村、电影公司也设在下城的影星罗伯特·德尼罗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发起了揣贝卡(TriBeCa)电影节,每年春天举办,吸引人到曼哈顿下城去(恐怕还有一个好处,因为他投资的饭馆也在这一地区)。这在美国影星里也不是没有前例,最成功者是罗伯特·雷德福。他本是出于热爱自然的天性,在美国西部犹他州买了一大块地,本来是要自己骑马玩的,当然也有环保的目的。后来一半是为了省税吧,一半是为了赞助好莱坞之外的独立电影的发展,创立了圣丹斯(Sundance)电影节。圣丹斯其实是日舞的意思,来自他和保罗·纽曼合演的一部很受欢迎的西部片,《Butch Cassidy andSundance kid》,雷德福演的就是日舞男孩,两人在里面的形象要多酷有多酷。总之日舞电影节也被视为很酷,《性,谎言,录像带》是在那里被发掘的,塔伦提诺好像也在那里上过编剧学习班(日舞定期举办电影学习班)。不过因为《性,谎言,录像带》的成功,好莱坞大亨发现日舞也可以是小金矿,不能再不予以理睬,结果每年冬天盐湖城变得越来越热闹,日舞也从边缘到主流,成为独立电影的麦加了。盐湖城本是滑雪胜地,现在加上可以看电影看影星,自然是有更多的理由前往了。纽约最近也有一座小镇,因为一个文化机构而变得有名,即Dia:Beacon。Dia是一个非盈利艺术基金会,专门收藏资助大型当代雕塑艺术,因为要求的空间大,必须在城外找地,结果他们设在纽约城外Beacon镇哈德逊河河边的一块地。这个位置极为理想,位临河岸,离火车站又是5分钟的步行距离,使得纽约人可以坐车前往,既可以参观美术馆,也可以在哈德逊河的风景区玩一番。你可以想见,无论是周边小镇,还是纽约上州火车,都高兴Dia的选则。像Dia这样大的空间大的气派展示当代视觉作品,在各大当代美术馆都因空间限制而无法做到,所以Dia吸引的参观者绝对不止纽约人,而必定有全美国以至全世界的参观者,为纽约带来的经济效益自不必说。事实上,纽约的闻名文化品牌多不胜数,不能单个说而是成双成群:以大都会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馆区,时代广场周围的百老汇戏院区,苏荷和雀儿喜的画廊区,歌剧院舞剧院音乐厅组成的高雅文化区林肯中心,下城小剧院集中的外百老汇……对于在历史景观方面无法与欧洲竞争的美国城市来说,这些品牌也许尤为重要。也许北京有太多历史景点具备旅游吸引力,但是在新城规划上,只知道什么CBD、金融区、科技区,是否也应该想想剧院区?画廊区?美术馆区?经典文化区……的概念?比如,三里屯形成了酒吧区,可是百老汇和苏荷都不仅有酒吧,而且有剧院和画廊。比如,人艺是北京的一块文化老招牌,是否应该向伦敦的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取经?皇家剧院不仅在伦敦有固定演出点,在郊外还有特别的夏季剧院,不看莎士比亚,也还有伦敦的整个West Side剧院区,纽约的百老汇又比不了了,是到伦敦去晚上不可省略的项目。比如,搞国家大剧院的时候,与其大一统,为什么不研究一下林肯中心的做法,把歌剧院,舞剧院,古典音乐厅,音乐学院,集中到一起,成为经典文化的根据地?比如,北京也学纽约来了个什么“上东区”,可是上东区中央公园旁第五大道也叫“博物馆路”,周边集中了纽约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大都会之外,还有古根海姆,惠特尼,MoMa,亚洲协会,犹太历史博物馆,设计博物馆,中央公园西路的自然博物馆,以及富翁豪宅捐做的Frick美术馆。这个北京的所谓上东区可就没人提起。文化软硬件也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当然首先需要的是懂点文化也懂点文化与生产力关系的领导、发展商和公民。

东看西看:是文化,也是生产力2

巴黎人气很旺的蓬皮杜艺术中心  

东看西看:是文化,也是生产力3

电影节也可以办成一个城市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