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圆桌(288)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布丁 骆平 曾园 困困 Johnsone)
外国混子
◎布丁 图◎谢峰
有俩美国鬼子来到北京,穷,吃喝成问题,所以很快就和搞摇滚的人混到一起了。其中甲鬼子会弹吉他,乙鬼子就对他说:我看你留在北京搞摇滚得了,咱们镇子上的二狗比你弹得好,四眼比你好,就你这两下子在北京加入个乐队没问题,唱歌能挣钱,还有“果儿”,省得咱回美国种地。俩人一合计就这么着了,开始了在北京的艺术生涯。这故事是一个搞摇滚的人讲给我听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这两年我的经验是,外国混子还真不少。留在中国说相声的外国混子比搞摇滚的多。
要是有中国人肯学印尼巽他语,他一定很有性格。会讲中文的洋混子大多也挺有个性,你要问他是哪国人,他就这样说:我是外国人。有一次我请一国籍不明的洋混子吃饭,为表示咱们好客,鸡鸭鱼肉点了一桌子,菜上来之后,这洋人不动筷子,我说你吃呀,他说,对不起,我是素食主义者。他还是个“大素”,鸡蛋牛奶都不吃。这素食主义,有哲学上的讲究,可我看他一张营养不良的脸,就着盘炒白菜吃米饭,心想这混子也不容易。
大多洋混子都跟艺术有点关系,在三联书店的咖啡馆,有一次我见识了一位外国艺术青年和一中国大胡子讨论问题,那个女洋人掌握的美学术语可真多。在那里我还接待过一女混子,说是拍照片的,想当摄影师,拎着个从潘家园捡来的书包,里面是她的作品。她转战中国各省,拍了不少东西,100张照片里有80张是虚的。她在北京租了间平房住着,大冬天不会生炉子,我估计丫连蜂窝煤和煤球都没见过,一张脸红扑扑的。虽然我深深的同意,一个人不该只为稻粮谋,该追求点儿艺术啥的,但我也不赞同这种追求法。我说,你干吗不教点英语挣点钱呢,我愿意当你的第一个学生,反正我也分不清澳大利亚口音苏格兰口音,我就是中国口音。她像受了侮辱似的,告诉我北京有一本英语周刊,上面有外国人愿意教英语的广告,我也像受了侮辱似的问她,那本英语周刊上会有你这水平的照片吗?
早年间有个电视广告,有两个洋人在美国街头拣垃圾,甲对乙说,咱别拣垃圾了,咱到中国教英语去吧。广告语出现:学英语要认准老师。我也模仿一个:有两个洋人在英国街头涂鸦,甲对乙说,咱去中国搞艺术去吧。广告语出现:混子不分国籍。
魔法男人
◎骆平
通常见到的魔术师,大多是些形容委顿的小老头子,穿黑色燕尾服,戴顶小礼帽,拄根神秘的拐杖,滑稽的八字脚,跳来跳去的,顺手扯出雪白的手帕,往空中扬一扬,狡黠的眼光一闪,呵,手掌里站了只活生生的鸽子。
古代笔记小说里记载过一位魔术师,儒雅、斯文,貌似书生,过着寻常的居家生活,连他老婆都不知晓他身怀绝技。他的太太颇为贤惠,可惜常常因自己容颜丑陋而暗暗哀伤。这男人很是心疼,于是想了个法子,趁太太熟睡之际,大施移花接木之术,将太太的头颅与邻家一美妇人调了个个儿。他太太全然不知情,清晨照例起床梳妆,一见镜中人,吓得狂呼一声,当场暴毙。伤痛之下,魔术师发誓永不再娶,从此浪迹天涯。
外国故事里写过拙劣的魔法师,一个庸庸碌碌的小男人,偷偷操练穿墙术,以此为业余消遣。某日,穿过一民居的墙,偷窥人家的老婆,回转间,忽然被深陷墙中,动弹不得,渐渐与石灰融为一体。
传说里的魔术师款式繁多,像神笔马良,大笔一绘,画什么来什么,几乎是每个孩子的范本。魔法是世间最诡异的一门职业。这行当的从业者似乎又以男性居多,而玩魔法的男人若是再有点色相,俊朗的面容兼之善变的伎俩,眼花缭乱地玩将出来,如虎添翼,简直可以诱尽天下良家妇女。大卫·科波菲尔便有成为这等人材的天资,魔法,加上性感的好皮囊,是所向披靡的两张通行证,直抵女人的灵魂,如利刃,如闪电,惊心动魄,无从抗拒。
幼年的David是个沉默的孩子,他隐遁于魔术之中,找到了逃避内心孤僻和怯懦的灵丹妙药。16岁那年,尚在读中学的他成为纽约大学的魔术教授。在他优雅的身手间,自由女神像消失了,一架7吨重的喷气式飞机看不到了。堪称经典的一个节目,叫做飞翔,David没有借助绳索,轻轻飘拂在科罗拉多大峡谷上空,犹如一只舒展的大鸟,镜头摇近,现出他安静微笑着的脸。我保证那一刻,David一声召唤,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女人收拾起行囊,与这神奇的家伙私奔至天涯海角。
这种男人自然是情史缤纷的。难得的是David够情趣、懂得享受生命的种种美与细节。追求名模克劳蒂亚·西弗的时期,他租下一座碧海蓝天的小岛,送出一枚重5克拉、价值450万美元的椭圆形钻戒。他们一起过了六年,而后平和分手。
做一个魔术师也许是男人至大的幸福,不仅可以彻彻底底满足自己的孩童情结,而且能够轻易蛊惑自己所爱的人。对魔术师而言,女人的心是次要的,变不出真正的感情不要紧,那就制造各类幻象,假装吧。我猜,像哈利·波特这样的男童,长大了,就是大卫·科波菲尔。
卫浴间的一朵玫瑰
◎曾园
感悟杜尚作品《泉》的诗意曾是所有接触过先锋艺术的人的必修课,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时,小便器只在极为高档的饭店里使用。所以,在我的观念中,它是作为先锋艺术的载体出现的。
小便器始终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不知道原因何在。在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乌尔比诺医生由于老年的到来,“无法驾驭那股莫名奇妙的水流”,因而总是“把马桶的边沿弄湿”,对于妻子的埋怨“这像兔子窝的气味”,他试图采取智者见智的道理来说服她。到后来,医生从他的职业出发愤怒地指出:“发明马桶的人必定是个对男人一无所知的人。” 然而这种说法是不公平的。英国的约翰·哈灵顿爵士在1595年发明抽水马桶的目的就是抚慰伊丽莎白一世对里士满宫殿那股气味的抱怨。从严格的意义上来看,马桶从一开始就不是为男人发明的。
杜尚在1917年创作的“现成艺术”作品“泉”其实就是一个男用小便器,这件作品遭到了独立艺术家协会的拒绝。杜尚提请人们从专业角度出发注意这件作品的外缘曲线和三角形构图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别无二致,“而它那柔润、光洁的肌理效果和明暗转换与古希腊的雕刻大师普拉克西特列斯的大理石雕刻完全一样”。从后来人们摧毁了这件艺术品的结果看,杜尚的解释基本落空。不过,要是人们知道这件艺术作品的复制品在几年以后索斯比的价格(176万美元),也许对待它的方式会柔和一些。
去年,一部分美国男人为了改变自己在卫浴间长期被动的局面,在经销商的鼓动下开始说服妻子在家里添置这项设施。但是许多女士将浴室视为一块圣洁的领地,“小便池呈现出过重的男性色彩,因此她们不愿将其请进家中”。《华尔街日报》的记者Dan Morse这样分析。有个设计师注意到小便池这个词往往让女士听起来感到不舒服,因此他开始让客户将该设施称为“一朵玫瑰”。从此以后,他可以毫无障碍地解释该产品多么节水,且便于浴室铺上长毛绒地毯。
买房的时候我发现很多户型都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卫生间,我向销售人员抗议。人家表示理解但爱莫能助:“只有一个卫生间的户型很不好卖。”万科的老总王石在多个场合也说:“在一套住宅内修建过多的卫生间是一种资源浪费。”但是连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寄希望于“消费者理性起来”。
消费者为什么要买两个卫生间?我觉得这是消费者对于卫生间的卫生程度不放心,于是他们只能精心保持“主卧”卫生间的卫生,另一个“客用”的只好放任自流了。我觉得在客用卫浴间里安装一个小便器是不错的选择:既保持了干燥,又节省了开支(挣钱的确不是我的强项,但是在花钱方面我还算是个行家)。如果主人还兼具先锋艺术眼光,那么恭喜你,你的卫生间已经成了一个小型的美术馆。尽管展品是“现成品”,而且是仿制的。但构思真的不俗,的的确确来自那个先锋派大师本人。
文身记
◎困困 图◎谢峰
文身之前,我在网上查了许多资料。有个叫中国色斑网的,设立了文身专栏,宣称文身可造成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瘢痕疙瘩、银屑病、DLE……但所有此类恐吓,都架不住我对身体某处伤疤的厌恶:那是阑尾余孽,手术残根,目光每及,便念起当初的痛楚可怜。因此,依旧决意文身覆盖之。
据说古埃及图坦卡蒙法老时代的文身者们,在开文之前都要熏香净身。如今我辈无须如此虔诚,但我在出发之前也认真沐了浴,更了衣,待文之处,都抹了两遍肥皂,还破例上了些擦脸油。文身师傅手擎预约时选定的图案朝我微笑,那是四条柳叶状的线,从一处四散展开,我那小疤恰好可化作其中一叶。
操作台一躺,消毒水一喷,我立刻闻到了可怕的医院的味道。只觉得肚皮上钻心一疼,开始了!那一疼并没立刻结束,而是走在了文身枪嗡嗡响的延长线上。我牙关紧闭,脑子似乎长在了疼痛处,并镶了一千面镜子:皮肤毛孔被强行撑开,文身枪里带着小刺的颜料,像上了膛的子弹一样呼啸而出;那疼痛如具象的小颗粒,一下一下灼着我的肚皮……我忍无可忍,索性尖起嗓子,深一声浅一声地开始叫唤。等候室里的伙伴冲过来,抓过我的手,紧声问:“你还好吧?”我再次咬住牙关,手在他手里使了使劲,开始与其闲聊。无非是关于文身的话题。被我一惊一乍搞得一直没吱声的文身师傅,见我渐趋正常,也参与进来。说着话儿,我竟觉得肚皮上的疼不那么浓烈了,变成绵长的麻酥。同时脑子又回到那个位置,感觉着文身枪在我肚皮上的纹路:底端,向上,微转,叶尖;横向,填满,半片,整片……那纸片上无生气的四片叶子,在我身体上抽展、生长,它们本没涵义,却因为成为身体一部分,凭空添了意义:它们与此时此地有关,往日的痛楚将随那伤疤一起隐藏、消失。
文身枪的嗡嗡声戛然而止,文身师面带微笑:结束。那四片叶子,在我胯骨旁活了。我扭头对文身师再度道谢,回转过来,却发现叶子旁,隐隐渗出血来。我立时脸色大变,身体突然虚弱起来,文身师过来扶住我,用真正艺术家的语气说:“艺术即意味着有始有终,假如你以玄妙的颜料开始,就得用鲜血告终。”
关于城市灵魂的聆听和演绎——EASY FM87.9的沪上风情
都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上海,作为一个充满创造、激情和时尚味道的城市,需要一个符合这座城市风格和品味的声音来满足本地中产阶级和白领人群的感官享受。于是在这个充满新鲜气味的早春,4月26日,承载着众多期待的眼光,轻松调频FM87.9(EASY FM)在上海开始了一段新的声音故事。
基于对都市文化的理解,轻松调频试图引领新上海白领阶层精神愉悦和精神消费的新视点,这就使得FM87.9由此呈现出一种很有特色的品位、价值和活力。邂逅那些或昂扬,或深情,或哀婉,或绮丽的旋律,在梦想中心游走,在音符和音节的跳跃之间,期待一次可以诠释的优雅的激情和快乐,演绎出或烂漫随性或绮迷妖娆的聆听物语。FM87.9对于上海都市文化中一个卓然而生的“耳机部落”的意义,也由此生发。
外籍主持 海纳百川 文化兼容 轻松聆听
出于对欧美城市文化的深刻体悟和一种类似天分的细腻表达,FM87.9作为上海地区惟一的中英文双语主持频道,与其他广播频率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拥有众多外籍主持人,从早8点开始,来自不同国家的个性鲜明的主持人,配合本土的优秀中文主持,让广大听众在上班的路上,就能了解世界范围内的各种信息。这样一个双语播报,双语收听的过程,本身就具有一种象征意味:它势必会成为一个上海白领新贵或是上海中产阶级的一个身份性的标识一一了解世界,知悉世界,并融入其中。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会,其城市精英阶层本身对于信息的获取和了解,需要通过一种经由不同文化、不同语言和不同地域文明交融后产生的新的信息源,这种信息源的获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其城市精英阶层对自身地位、身份和定位的再认同!也是上海作为一个独具特性的城市,需要在城市面貌和细节上给予呼应、配合、以及在地域文化上予以雕琢刻画的。上海的白领阶层的基数要比北京多很多,轻松调频的定位是“白领专属频道”,城市的气质和风格、城市的文化和体味、城市的不可复制性,是通过一个个那些基于话语的共识和对人文的阅读,氤氲积淀而来的。FM87.9从体悟精英阶层和白领文化对于城市、现实、文明、话语、观念、娱乐、灵魂等等表述需求和感官体验出发,通过对音乐、新闻的陶冶兼容,以一种空间的灵性,重新对城市高端人群的精神给予新的关照和慰藉。
FM87.9吸纳了众多欧美流行元素的传播特点,因此在新闻的处理上,轻松聆听就成为当然的首选,用轻松幽默的中、英双语播报各类新闻信息,并加以能够充分体现主持人性格魅力的精彩点评。《轻松读世界》是FM87.9在新闻信息播报处理上一个契合地域文化的亮点。而在播报的间隙中,随电波飘荡的轻盈透亮的歌曲,如沉沉木香和清幽草香,交织着释放出知性的魅力,无疑将会如丝般柔润出一个出类拔萃的璀璨心情。
雄厚资源 仙乐飘飘 精心打造 弦曲流香
任何一座城市都要有其标榜风格的地方,但无论那种风格都会因为地域的阻隔而变得模糊和褪色。而音乐,是惟一穿越时空、距离、语言障碍,以一种最接近生命原质的形态依附于胶片、空气和记忆上,并对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和状态给予直接的听觉呼唤和感召萌动的奇妙介质。因此FM87.9将音乐播出作为频道重要的内容,每天三个时段的“轻松调频”,就像节目的名称一样,精心挑选的优美音乐,在让耳朵旖旎,让心情飞翔的同时,希望使听众和主持人的关系,不仅仅是分享音乐那么简单。节目中主持人会尽量带入好玩的环节和轻松的话题,好歌重现板块在为听众带来欧美经典歌曲同时,也试图探询和解读其背后的故事,用音乐记录那些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些不经意间的心灵触动。在“音乐旅行”中了解世界,用音乐的优雅,将城市精英文化对中产阶级价值取向的暗示,淋漓尽致、花开婆裟的展现出来。
另外,作为轻松调频FM87.9的招牌节目,欢乐调频Joy FM更是给听众带来最原汁原味的欢乐时光。除了欧美和华语流行圈最受欢迎的经典歌曲和最引人瞩目的新人新作,节目最为称道的是其中外文化的巧妙融合。除了提供音乐和资讯,欢乐调频Joy FM还可以创造一个纯净、浪漫,温情和思考的空间,借此传播“心情环保”的概念,帮助听众心情恬淡的结束一天的劳累,用心灵之舞抚慰梦中的徜徉。
由于频道自身具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因此FM87.9可以在第一时间从世界知名唱片制作公司获取并播放世界各地最新、最好听的音乐。这里汇集了全球顶尖流行音乐,在与世界同步的同时,引领新的时尚听觉潮流。地道的、独具特色的中、英文双语主持使得娱乐信息的获取成为一种在节奏和旋律之间调剂神经的绝佳工具。仙乐飘飘,弦曲流香,轻松调频FM87.9独一无二的那种主持人在两种语言间自由地切换的默契调侃,更是让城市精英体验到茶和咖啡同杯飘香的感受!无论是欣赏音乐,锻炼英语、还是想感知世界鼓荡双翅的气息,在这里,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样一份与众不同的芬芳与傲然,无不散射着EASY FM之于新人类的丰饶华美和量身定造。
心灵相邀 城市代言 顶尖时尚 听在上海
FM87.9借鉴了西方最优秀的制作理念来认真制作所有的节目,在用乐章和旋律,重新搭建上海‘音乐外壳’的同时,以现代城市文化作为内核的轻松调频,无疑将更为生动鲜活地关照现代城市精英的生态、心态和动态。FM87.9在节目编排和制作上的生命力之强、辐射力之广和内涵与外延之深远,将成功打造上海作为国际顶尖时尚文化散播的舞台。而它的听众,当然会触摸到来自巴黎、伦敦、东京和纽约的灵感和梦想、狂语和激情,那些对奢华的依恋,那些窥探世界脉动的理由,从这里,一起用感官的情思和灵性,对音乐的把玩与独见,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