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圆桌(284)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莫幼群 任田 戴松 困困)

小气生活 

莫幼群 图 谢峰

据我的不完全统计,俄罗斯笑话中出现最多的人物是醉鬼,美国笑话中出现最多的是律师,英国笑话中出现最多的则是牧师,但这牧师往往待在不该呆的地方——比如情人的床上。笑话是一个民族自嘲的工具,可能正因为俄罗斯的醉鬼、美国的坏律师、英国的伪牧师实在太多了,才编排进笑话里,顺便自嘲一下本民族的劣根性。按照这种说法,中国传统笑话中吝啬鬼的出场次数最多,是因为自古以来这号人就是咱们社会的一景。

那个眼瞅着梁上咸鱼下饭的传统笑话虽然过于夸张,但不能说没有一点生活基础。就在不远的过去,中国老一辈的人还是这样吃鱼的:鱼身红烧,头尾做汤,鱼内脏做成一盘可口小菜,就连鱼鳞都不扔,小火炖足后冷却的汤可以凝成冻,又多一道菜。撇出来的鱼鳞和剩的鱼刺鱼骨一道,用油炸酥后,下顿饭的下酒菜也有了。这哪是节俭,简直就是行为艺术。抠门不仅催生美德,而且还催生美食:鱼坏了舍不得扔就成了臭鳜鱼,豆腐坏了舍不得扔就成了豆腐乳……推而广之,第一个弄出火腿、肉松、咸鸭、腌竹笋的人肯定也是抠门的家伙。中国人如今不小气了,所以我们的美食也越来越少了。

老外倒是节俭起来了。瑞士人最绝的是节能煮蛋法,锅里的水一沸腾,他们立即关掉电闸,鸡蛋在锅里焖一段时间照样能熟。就算每个瑞士人一星期只煮一次鸡蛋,采用新方法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也足够一个3000人城镇的全年用电。近两年“小气生活”运动在日本蓬勃开展。肥皂剧里出现了“小气夫妇”,不再像传统日剧那样以浪费惟美,而是以一对生活不顺利的夫妇,如何挖空心思省钱、赚钱为剧情主线。以往日本20至25岁的女生花起银子没心没肺,现在她们所迷恋的CD、小饰品等,却通过交换得来,或者在二手商店购买。这样的小女生“二手族”,还不要让我们的小女生“新贫族”、“月光族”目瞪口呆?

同样是节俭,在日本人那里是时尚,在我们这里就是落伍;同样是算计,在瑞士人那里是环保,在我们这里就是迂腐。无他,只因人家是“绚烂归于平淡”,而我们尚处于前绚烂状态。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绚烂了,每个角落都在上演感官盛宴。都说恶是历史进步的动力,而奢侈该是恶之一种吧,我倒要瞅着咸鱼就龙虾泡饭,看一看这恶怎样推动历史……

生活圆桌(284)0

情人白骨精

任田

我一直一厢情愿地以为,像我这样知书达理的书香女子,模样当然是良家妇女型的,但有个6岁孩子却说:阿姨长得像白骨精16岁男娃儿眼里只有两个超人气偶像:一个是心地憨直的猪八戒,一个就是妖里妖气的白骨精。一个MALE,一个FEMALE,各得半壁江山,决不偏袒。比起猪八戒,白骨精至少还有明显的女性特征。

“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会是个白骨精。”杜拉斯的话是不是这么说的?还有那句:“我和唐僧的故事是不存在的。它没有西天取经,没有林中茅合,没有一家三口,没有半篮石头化来的假馒头,大家都以为那里有一堆什么白骨。其实什么也没有。”

没有“小哥哥”保尔,没有开着私家车等在学校外面的李云泰,也没有小她39岁的大学生雅恩;没有漂浮着肮脏白沫、发生着纯情初恋的湄公河,没有临街貌似安然、实际混乱的小屋子,强烈的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里渗透进来,完全没有。当然也没有18岁繁花似锦的年华早就枯萎凋零的少女,杜拉斯有一副面容衰老、布满枯深皱纹的面孔,虽然保留着原来的轮廓,质地却完全被毁坏了。

她是西贡最年轻的荡妇,胸部还是孩子的模样,脸上擦着浅玫瑰色和红色的胭脂香粉,掩盖着似有若无的浅浅雀斑。她提着石头变成的书包,站在学校门口等待富有的情人前来接载,他卤莽的吻让她呕了又呕,却悄悄地、恨恨地喜欢上他。她的情人都是她的施主,她回馈给他们她惟一可以支配的身体,她的白骨铮铮,却肉体香软。她的数学总是不及格,却怀揣着做一名作家的梦想。她替母亲臆想得到一枚大钻戒,可还是禁不住饥肠辘辘。“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会是个妓女。”她袅娜妖娆地说。

杜拉斯有没有钻戒不知道,她只有一篮子石头变成的馒头,她自己吃,也哄着唐僧吃下去,每哄一次,她就在日记中责骂自己是个讨厌的人。“作家是难以忍受的,她杀人、做坏事。写作是自杀性的,是可怕的,可人们仍在写。”

当白骨精上了年纪,当她的心逐渐坚硬得像一个椰子。终于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唐僧朝她走过来。他说:“我始终认识您。大家都说您年轻的时候很漂亮,而我是想告诉您,依我看来,您现在比年轻的时候更漂亮。”她想起来,他曾给她打过电话,她一听声音就知道是他。他说:“我只想听你的声音。”她回答:“是我。你好。”他有点发慌,跟以前一样胆怯,在这颤抖的声音,她立即发现了那熟悉的中国音调。

后来,她从篮子里摸出一个石头,那是一本新书——《北方的中国情人》,她把它扔进湄公河里,然后暗地哭泣。“任何一个白骨精都比猪八戒更神秘,更聪明,更生动,更清新,而且从来也不想做猪八戒。”

苏丹之行

 戴松

在我诸多的旅行之中,最难忘的是去苏丹安装仪器,该国是世界上GDP人均最低的20个国家之一,是阿拉伯人掌权的黑人占大多数的穆斯林国家,南部还有反政府武装在打内战。我1999年12月份去办签证,没想到在上交材料一周后得到的答复是没有签证纸了,要过年后纸来了才行,询问有没有其他变通的方法(诸如落地签等),得到的答复一直是“NO”。终于,年过了,纸来了,在检查了HIV阴性和左右两臂各挨了一针黄

热病和疟疾疫苗之后,我踏上了旅程。

途经巴黎、开罗后,终于到达了苏丹首都喀土穆,出机场后,被国内公司常驻人员把我送到了距离首都上百公里远的工厂。在他们帮助下,仪器安装非常顺利。3天后该返程了,我被送回到设在喀土穆的招待所,该招待所是三层小楼,平时是一位来自东北的大师傅带着一苏丹男仆留守,为来往人员提供食宿。据大师傅讲,苏丹男仆在世界上的口碑极好,一个富贵人家要用三种人:英国管家、菲律宾女佣和苏丹男仆。吃完大师傅给我做的地道的东北菜,看到青、白尼罗河交汇后,潺潺北上,河岸风景旎丽,一片繁荣,不由感慨苏丹和埃及都是尼罗河的赠礼,只要有水它便是一片繁荣富饶的土地。我对苏丹的最初印象来自小学历史课本,据说当年帮助镇压太平天国的洋枪队队长是英国人戈登,在受英政府嘉奖之后,荣升为非洲殖民地苏丹总督,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在镇压苏丹马基德起义时,被起义者杀死,苏丹人民为中国人民报了仇。

回程的时候遇到麻烦,当我将机票递进检票台后,检票官员告诉我今天没有我要乘坐的这班飞机,飞机应该是第二天的同一时间,这下我傻了,因为我当时没带公司驻喀招待所地址、电话。并且我还要在开罗、巴黎转机,都是衔接紧密的,我当即要求购买当时任何一班飞往开罗或巴黎的机票,回答是今日无航班去开罗和巴黎。我只好要求将开罗以后的机票延时一天。我当时手头只有50美元现金,根本无法找到合适的饭店。万幸喀土穆的网络还能正常运行。机票得以改期,剩下的事是怎样回到招待所。真是吉人自有天相,我遇到了非洲的“活雷锋”——一位风姿绰约的黑人女士开着她的奔驰,凭借我的印象帮我找到了那栋天堂般的三层小楼前,那苏丹男仆惊讶地上来和我热烈拥抱。从此,我对三种人充满了尊敬和好感:第一是妇女,第二是黑人,第三是穆斯林。

遥远的恋爱

 困困 图 谢峰

小三今年二十四了,她谈过三次恋爱。

第一次是在北京。那会她还在上大学,周围很多同学都凑成对儿,在图书馆把头凑在一起说悄悄话;打开水的路上男的左手拎两个暖水瓶,女的右手拎一个,两只闲着的手拉在一块;食堂要两碗牛肉面,一碗有香菜的一碗没有……弄的学校像个大婚介所。小三偏不赶风潮,找了个同学的哥哥,远在南京。俩人的联系主要是两部手机,每天都打,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可小三经常在对着电话说甜蜜话的时候,觉得自己是跟部机器谈恋爱:喜啊怒啊都源自这机器里的一句话,遇到关机,就像把这人丢了似的没着没落。两个人生活并没有交集,于是电话里说完想念彼此的话,就是各自说身边的趣事。小三一点都不觉得那边的趣事有趣,也感觉出对方的兴味索然,可小三特别怕冷场,就不停说。经常一个月下来,电话费够到南京好几趟了,小三就说以后少打电话,攒钱见面吧。后来两个人你来我往地奔波于两京之间,频率基本是一月一次,跟大姨妈似的。见了面,互相都觉得有点陌生,好不容易适应了,却又该分开。这恋爱谈了一年,突然一天,小三就觉得累了:北京城这么

大,怎么就找不着个可心的人呢。于是一句话就断了关系。因为不在一个城市,所以断得利索那个号码不再拨,就完了。

第二次是在英国。小三出来念书,边念边写游记,就跟个杂志的编辑熟悉了。那人赏识小三的文字,小三仰慕那人的渊博,没见过面,就有了好感。后来俩人就通过网络聊天,跳过稿子的事情,说开了家常话。时间长了,互相觉得这么喜欢,就把关系定了。这次距离更远,依仗的机器也多:经常打电话,天天网上调情,想得厉害就开了摄像头对着看。小三跟身边的朋友说起那人,朋友都说,你们那是网友呀。小三不

高兴,她觉得网友是个肤浅的关系不配他们的感情。后来朋友又说,那你们是爱慕彼此的心灵呢。小三乐了,她说,其实我对他的身体也很渴望。之后小三就找了个中餐馆去刷碗,攒足了钱,定了回国机票。第一次回去之前,小三有点甜蜜的紧张,早早想好在飞机上穿的衣服,想着

以怎样的表情出现在那人面前。小三还想了很多跟那人一起呆着的情景,吃饭时的一个眼神,或者清晨睁眼的时候偷看那人的睡相,小三觉得自己已经活在想象中了。这次恋爱,俩人见面的频率是一年一次,一共两年。第二次回去的时候,小三算准了一起过情人节。但就在那天,那人提出分手,他很干脆,说喜欢上了身边的一个姑娘。小三觉得那个情人节真是特别,并且没有哭,因为她觉得跨国网恋的结果,就该是这样的。

再回英国,小三就跟身边一个追求者好了。但好的时间很短,只有三个星期。小三的朋友都觉得不解,小三只拿一句“性格不合”搪塞过去。其实小三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挺伤感的,她觉得自己已经不会跟身边的人谈恋爱了。

生活圆桌(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