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有关的上涨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2月中旬的股市虽然没有前一段破关夺寨的狂热气氛,却也是在自得其乐的气氛中度过。评论中,“1748点绝不是行情的终点。”“牛市踏空了怎么办?”“大盘有望再创新高”等等议论俯拾皆是。与此相应,大盘也维持在1700点和去年高点1748点之间,不温不火,给乐观的,或者悲观的投资者都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但2月中旬最引人注目的市场,却绝不是股票市场,而是期货。伦敦铜创下近八年的新高2970美元/吨,而一周前的铜价尚在2700美元/吨,一周的涨幅为一年或者是数年的涨幅。2月19日伦敦铜更从2970下跌200点至2770后,重新上扬,单日最大跌幅达到200点,行情的剧烈波动使得沪铜同样出现大起大落的走势,2月20日的涨停更是让人兴奋。至2月20日,上海期货交易所9月铜的和约已经上涨到28200元一吨,这个价格,已经比去年夏天的铜价高出将近一倍。

伦敦铜自2003年年末一举突破2000美元后,期价一直处于飙升之中。飙升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理由,就是美元的贬值和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最近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国会演讲中传达出利率将相对稳定的信息,使投资者相信美元近期升息无望,要赚取更高的回报,只有转向高息货币,从而使美元明显走跌。美元走跌,以其计价的资产,若非在美国本地生产就要升值,2月中旬伦敦铜的剧烈上升可谓与美元的贬值步调一致。表现在上海市场,因为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稳定关系,以人民币计价的铜的价格也飙升有加。

汇率有关的上涨0

2月中旬最引人注目的不是股票市场而是期货  

如此激烈的市场表现,当然还与期货市场的特性有关。短时段内价格大涨,空头很容易穿仓出局,止损和被迫砍仓的行为进一步推动了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矿山的生产却不可能被价格的急速上升马上刺激起来,采矿工人的欲望却是随着铜价上涨与日俱增的。伴随铜价上涨,工人提出增加工资要求,全世界范围内铜矿罢工事件不断发生,伦敦期交所仓库里的库存下降,进一步调高购买者的胃口。未来数月内铜供应紧张的局面使铜价已经超过了1996年亚洲金融危机前的高水平。

美元贬值,受惠的金属自然不只是铜。黄金作为最有保值能力的贵金属,从2001年即已启动,引领并预示着其他品种的金属上涨。铜于2001年11月跟随黄金价格开始反弹,至2003年下半年后一举突破2000美元、2500美元等心理关口价位,铜的价格始终追随着黄金价格。

只要美元贬值趋势不变,黄金升值的趋势也将不变。但牵扯到国内市场,投资者对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预期却可能改变市场的走向。2月上旬,有媒体称“人民币可能升值5%,如果人行决定调整人民币汇率,很可能在下个月进入实质性阶段”,国内期货市场期价猛跌一通,但随后仍紧随伦敦上扬。显然,人行随后的澄清和投资者对汇率政策的进一步理解使多头相信汇率的稳定将进一步延续下去。

天然橡胶多产在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当地币制对美元的升值并不明显,但原油价格却是随美元贬值而上涨,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橡胶价格自然上涨,从而支撑着天然橡胶高企的价格。去年末,上海橡胶曾经升至17000元/吨,随后回落到14000元,现在,价格又回到17000元的顶部位置。甚至一度饱受禽流感影响跌停的大豆和豆粕也纷纷创出了新高。本来,美国是农产品大国,农产品价格受到汇率影响较小。但阿根廷大豆产区天气干旱少雨,巴西则遭遇雨水过多,对于南美大豆产量的担忧以及技术买盘的推动令期价强势突破。受外盘影响,国内大豆结束了调整。一时间,铜、铝、天胶及小麦也纷纷大幅上扬,整个期市再度出现类似去年10月的疯狂上涨行情。

甚至,连股票的上涨都可以和美元汇率联系起来。有一种说法,国际游资一直冀望人民币的升值,从中获取东南亚金融危机一样的暴利。通过合法或非法的方式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当然还不是最好的增值方式,他们先投资于证券市场,以最大化市场机会。自然,整个市场也因此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