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占历史的博物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朱步冲)

即将于明年举行的夏季奥运会无疑将为希腊带来无上的荣光,不过希腊政府的雄心并不止于看见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聚集在这个奥运精神的发源地。近日,希腊政府正式发出要求,希望伦敦的大英博物馆能在奥运会开幕时归还1801年由额尔金爵士盗走的镌刻在雅典帕提农神庙屋檐上的大理石浮雕。“我们并不是要在法律上明确这些浮雕的归属权问题。”希腊文化部长伊佛格洛斯·范尼基洛斯说,“我们不过是在寻求一个能令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式。”鉴于这些古老的岩石与神庙主体建筑都已脆弱不堪,希腊政府已经计划在神庙遗址以南约十公里的海岬上修建一所全新的博物馆,作为这些浮雕回国后的栖身之地。

强占历史的博物馆0

2002年11月11日,希腊文化部长(左一)到美国就大理石浮雕归还一事与美国官员会晤

但是几天后,大英博物馆的馆长尼尔·麦克格雷格的讲话却无情地打破了这个希望:“我们并不想交回这些浮雕,因为世界已经习惯性地将建筑与浮雕看作两件不同的文物,前者属于希腊,而后者属于世界。”《泰晤士报》的专栏作家们也撰写文章说,相对于大英博物馆妥善的保护措施,神庙本身已经由于空气污染和过多的游客而变得面目全非。

相比之下,另一个文物大国埃及的运气就好得多,10月26日,美国亚特兰大爱茉莉大学迈克尔·卡洛斯博物馆的馆长邦妮·史必德决定将具有3300年历史的拉美西斯一世木乃伊归还给开罗的埃及国家博物馆,当法老的遗体在一周后抵达尼罗河口时,民众们为法老安排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强占历史的博物馆1

埃及希望能“回家”的尼菲尔提提半身雕像和罗塞塔石碑

但这次埃及木乃伊的顺利归还,不过是这场愈演愈烈的文物归属争夺中少有的一个例子。从埃及、希腊到阿富汗,每个文明古国都在催促欧美各大博物馆归还几百年来在殖民与战争中掠走的文物,得到的回应大多是直截了当的拒绝。在迎接拉美西斯一世木乃伊的记者招待会上,埃及文物最高委员会秘书长萨希·哈瓦斯指出,他还希望另外5件著名文物能够“回家”。这5件著名文物包括现存柏林埃及博物馆中的尼菲尔提提半身雕像、存于大英博物馆的罗塞塔石碑、存于法国卢浮官的丹德拉十二宫图,存于德国和美国两座博物馆中的两位古金字塔设计者雕像,以及所有200年来从埃及神庙与陵墓上掠走的浮雕,这批为数约在3000至5000件的珍贵文物如今散落在世界各个国家的博物馆里。由于以往通过国际组织活动的成果甚少,哈瓦斯也改变着他的斗争策略,声明埃及希望与那些主动归还文物的收藏机构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诸如举办文物巡回展或学术资源共享。

在这股舆论的强大压力下,从11月底开始,伦敦大英博物馆的管理人员主持召开了一次为期两周的研讨会,就欧美各大博物馆内的馆藏文物所有权问题进行讨论。与会的大多数专家与博物馆管理人士都赞同柏林埃及博物馆负责人狄特里希·威登的意见,即“国际型博物馆”在保存不同文明成果与遗产及利用藏品对公众进行启蒙教育方面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虽然许多馆藏文物的收集渠道存在问题,但这样却使文物在所在国避免遭到毁灭与破坏的厄运,例如在阿富汗内战与伊拉克战争中所发生的盗劫与走私事件。另外,大

量文物回流将使世界其他国家的人类学研究就此陷入停滞。哈瓦斯已于今年夏天宣称将加强对境外学术研究机构在埃及境内文物遗址进行考察工作的限制。“埃及人企图将埃及研究垄断在自己手里,但这无疑限制了全人类对自身文明发展进行更系统,更深入的了解。”狄特里希·威登表示。

当然,除开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王见实中的利益是这项决议考虑的重点,来自古老文明国家的文物,是博物馆每年源源不绝的参观者的保证。麦克格雷格说,在伊拉克战争爆发的头一个月里,博物馆的巴比伦文物收藏吸引了无数游客,“比起滚动播放的电视新闻节目,似乎他们更愿意从这些已经有千年历史的遗物中揣摩伊拉克的过去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