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命理发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麦子荞)
如果一个女人想有艳遇,去理发店是不错的选择。男性理发师对女人有致命的吸引力,他们个个风流倜傥,微笑着在身后坐下,温柔拨弄你的头发,赞美它柔顺、美丽、发质好……实在不行还可以夸它可塑性强。据说抚摸女人头发是最让女人心神摇荡的,而最经常、最方便、最冠冕堂皇地抚摩女人头发的就是这些理发的小帅哥,不然,《台北朝九晚五》中那个其貌不扬的理发师怎么会有那么多性对象呢?
让我爱上理发师的是著名的日剧《美丽人生》,当然,那多亏演理发师的木村拓哉够帅。雪碧最新的连续剧广告中,萧亚轩就是一个发型师,她有主见、自信、开朗,跟那些CEO同学在一起也同样充满职业自豪感,还要去东京进修,跑在大街上张开双臂展翅欲飞的样子。东京似乎是内地发型师的圣地,去过的人好似镀了一层金。我经常去光顾的发型师也声称他是在日本培训过的,跟我大谈他学过绘画、色彩、造型等等,搞得跟艺术家似的,所以他充满了放荡不羁的创作欲望,经常试图说服我剪个超短发。但是我特别不争气,每次都说要留有女人味的长发,经过几次拉锯战后,有一次我防线松懈,说了句“你看着办吧……”结果整整戴了三个月的帽子才敢见人。
一个好的理发师不在于他能把你的头发整得有多美,而在于让顾客相信那确实是美的。更何况理发师经常遇到那些有一天醒来忽然大喊大叫要彻底改变形象的女性,都或大或小受了点刺激,脑袋路短破釜沉舟。要安抚好这些女人,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并且推销出去最贵的各种药水,最重要的就是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所以我一直觉得女人根本就不需要心理医生,理发师就能很好地兼任这个工作。他们在女人失意的时候夸奖她们,重新扬起她们的自信直到她们可以顶着奇怪的发型骄傲地走在繁华商业区。我一直反对跟理发师恋爱,因为那跟患者和医生恋爱的性质一样,根本是利用了职业便利。
不过,理发师的致命性还表现在另一面。我读过一个很变态的侦探故事,一个理发师用刀片划断顾客的动脉,原因只不过是那个顾客不爱卫生,破坏了理发师做的发型。据说理发师要找到一个完美的头型来创作也是不容易,所以那个理发师才会愤怒到杀人。看过那个小说之后我有了心理障碍,感觉人的脑袋在理发师手中跟个萝卜没什么区别,他们用刀把它修剪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爽的时候就把萝卜切成片。按照侦探小说的说法,理发师看到顾客脖子上的动脉时,会有割断它的冲动。很多事从浪漫到恐怖就一念之差,所以,去见理发师吗?带上爱情小说!至于侦探小说,还是忘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