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或白人

作者:王小峰

(文 / 王小峰)

前不久,迈克尔·杰克逊出版了一张唱片《独一无二》(Number Ones),虽然这不过是一张精选唱片,所收录的歌曲和当初那张《历史》(History)没什么太大差别,你甚至可以认为,他是在收入日趋减少和人气急剧下降的时候才会推出这么一张唱片。

也就是在他的这张精选集出版不久,杰克逊再次成为“风云人物”,他第二次因涉嫌猥亵男童被警方逮捕。事后杰克逊对媒体说这是一个“弥天大谎”,包括中国歌迷在内的全世界迈迷们开始为杰克逊祈祷。

黑人或白人0

在精选唱片集《独一无二》出版不久,杰克逊再次成为“风云人物”

对于这个“流行歌王”,在他没有唱片问世的时候,人们对他的关注基本上停留在私生活、整容问题上,其实人们都忽视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种族歧视问题。猥亵男童到底是弥天大谎还是证据确凿,姑且放在一边不论,单说说种族歧视问题,这次猥亵男童事件美国媒体的导向已经很明显地暴露出这个问题了。

美国流行音乐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它的音乐骨架基本上以黑人音乐为主,50年代,当摇滚乐出现的时候,种族歧视问题就变得越加明显,当时芝加哥的一家电台因为播放了一首黑人歌手演唱的歌曲,竟收到500封抗议信。黑人歌手举行音乐会,总会有保安在场地拉上一根绳子,将白人与黑人隔开。“我们必须设立一个20人的委员会,以废除粗俗、野蛮的黑鬼摇滚爵士乐。”这是当年亚拉巴马州白人城市委员会成员在一份提案中说的一句话。

黑人或白人1

黑人说唱乐手lce-T

还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猫王的出现,在很多摇滚史书上,人们除了用溢美之词肯定猫王的出现对美国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之外,同时不忘赞扬一下发现猫王的萨姆-菲利普斯。菲利普斯的头脑里是否有种族其思想作怪不清楚,但至少他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有两点是比较清楚的,一是黑人音乐因为种族歧视而不能被正视,二是他发现了黑人音乐比白人音乐更精彩,所以他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白人来回避当时的这个矛盾。换句话讲,如果没有种族歧视,哪有猫王什么事。

黑人歌手总是要比白人歌手麻烦多,从50年代的查克·贝里到今天的帮派说唱乐手,他们好像总是与犯罪紧密相连。事实上白人歌手的麻烦并不比黑人少,但是媒体总爱在黑人歌手的身上做文章,对白人歌手犯了什么事则轻描淡写。前段时间,原“谁人”乐队吉他手皮特·汤森因在网上购买色情儿童图片而被警方逮捕,当然你可以说这件事发生在英国,美国媒体可以当成一条花边新闻来报道一下。但是谁都知道,汤森在摇滚史上的影响也是数一数二的。假如换成一个黑人呢,结果可能就不是这样了。

最近这几年,Hip-Hop一直是流行音乐的主流,这种源于黑人的音乐如今“找到”了白人代言人,那就是埃米内姆,埃米内姆的走红在某些方面重演了猫王成名的一幕。黑人说唱乐手Ice-T曾经写过一首《警察杀手》,以此映射“罗德尼·金事件”,但是在出版时,被唱片公司勒令从目录中拿下,否则唱片不许出版,唱片公司的解释是,如果这首歌曲出版,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可是很多唱片公司对一些白人歌手演唱的同样会引起不必要麻烦的歌曲视而不见,Ice-T忿忿地说:“白人老板永远做不好黑人音乐。”现在你可以看看“父母音乐资源中心”在唱片封面上打上的“父母忠告,歌词露骨”的标志,绝大部分都印在黑人音乐的唱片上。

上个世纪80年代,音乐界出现了一种叫做“帮派说唱”的术语。纽约和洛杉矶的黑人说唱界成了两大“黑”帮,一位黑人制作人说,帮派说唱完全是媒体蓄意制造出来的,以此挑拨两边的矛盾,不少说唱歌手因此成了这种矛盾的牺牲品,从The Notorious B.I.G.到Jam Master Jay有5位说唱乐手因为帮派说唱间的争斗死于枪口之下。所以,有不少黑人歌手呼吁停止这种被人看热闹的争斗。

种族歧视容易从法律条款中消失,但是不容易从人们的心中消失,美国流行音乐历史,其实就是黑人音乐史,白人就是扮演拾人牙慧的角色。前几周,《公告牌》排行榜上出现了一次从来没有过的现象,排行榜前10名全部是黑人歌手,这说明黑人音乐在今天已经完全统治了美国音乐市场,但是你看看各大唱片公司或者其他音乐行业的主管,黑人并不多。当年与迈克尔·杰克逊齐名的黑人歌手王子,曾一度成了华纳唱片公司的台柱,并很快成了公司的副总裁,但是最后他还是被唱片公司封杀,他后来在脸上刻上了“slave”,从将军到奴隶,难道仅仅是他的个性不能被唱片公司接受么?绝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麦当娜在音乐录像中讽刺伊拉克战争,她现在啥事没有,换个黑人试试?

现在的种族歧视,手段已经变得更加隐蔽,人们不想被抓到种族歧视的把柄,但是可以找出另一个理由,同样能达到和种族歧视一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