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哪条“鳄鱼”?

作者:程磊

(文 / 程磊)

Lacoste刚刚与香港鳄鱼和解,香港鳄鱼做出承诺:在2006年3月31日之后不再使用香港鳄鱼图形,改用新商标。转眼间,Lacoste又以Cartelo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向法院提出了50万元的经济赔偿。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

你买哪条“鳄鱼”?0

Lacoste刚与香港鳄鱼和解,又将新加坡鳄鱼告上了法庭。图右者为陈贤进博士(Newsphoto)

其实,法国鳄鱼与新加坡鳄鱼的关系一向就不是一帆风顺,并在亚太市场各地引发了不少商标官司。60年代法国“鳄鱼”进入亚洲以来,双方已经在十几个国家打了几十场官司,除了在缅甸和柬埔寨之外都是以和解了事。

Lacoste的想法很简单,如Lacoste北亚区代表白世松所说:“让中国市场上只有法国一家正宗的鳄鱼。”去年年初,Lacoste公司总裁71岁的法国人贝尔纳·拉科斯特就公开表示:“我们正处于困难的境地,但我相信,在一两年内,新加坡鳄鱼、香港鳄鱼将在中国大陆市场消失。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我们最大的市场。”在打“假”的同时,Lacoste也开始一改从前的战略开始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而另一方面,于2003年内动工、投资近亿元的卡迪乐鳄鱼大厦将于2005年落成,届时Cartelo总部也籽迁来上海,上海不仅成为Cartelo中国地区总部,也将成为Cartelo的全球战略中心。对手的这一举措确实让Lacoste不得不去捍卫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在市场上的表现,Cartelo也比Lacoste要好。Cartelo鳄鱼在各城市设有200多个专卖店,累积销售额高达32亿元,广告投入也将近1亿元。而Lacoste在中国内地22个地区只有26个专卖店及99个专柜。

尽管被指责有炒作之嫌,白世松直白地说:“我们就是想坐收渔利。尽管新加坡鳄鱼在中国市场发展比法国鳄鱼要好,但是新加坡鳄鱼未经法国鳄鱼公司同意,新加坡鳄鱼在服装上使用了与我们的商标标志十分相像的商标标志,使消费者对‘鳄鱼’这一品牌产生了极大的混淆,损害了我们品牌的形象。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让新加坡鳄鱼品牌创始人陈贤进觉得难以理解的是:“早在1983年,双方在日本市场上就发生过一起官司,后来签订了有关使用鳄鱼商标的协议。该协议的内容包括:‘结束并最终解决双方之间未决的所有法律纠纷、法律行动、分歧、争议和请求;双方合力反对第三方侵权人;法国鳄鱼付给后者1 50万美元的补偿金。’更重要的是,‘双方认同各自的系列商标标识可在相关市场上共存不致混淆。’为此,法国鳄鱼没有理由告我们侵权。”

11月2日,上任仅一天的新加坡鳄鱼国际机构董事长洪文展甚至还评论说:“他们的行为与其说是一次法律诉讼行为,不如说是法国鳄鱼为拓展市场而精心策划的商业行为,目的无可厚非,但行为过程则是建立在损害他人品牌形象基础上的,完全摈弃了公平竞争原则。我们不仅会积极应诉,甚至还可能反诉,反诉他们侵犯由陈贤进博士亲手设计并拥有著作权的鳄鱼图形+手写体‘Grocodile’商标。”

只是双方在1983年签订的有关协议仅限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及中国台湾等地区,当时双方确实是相互承认对方的存在,并同意在同一市场并存。

陈贤进表示:“法国鳄鱼在其他地区坚持其商标与我商标不构成近似,消费者可以清晰辨认,却在中国内地执意认为两商标有近似性,指责我们侵权是不负责任的。”

据Lacoste在中国的商标全权代理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白刚介绍,Lacoste早在1979年就已经在中国内地申请注册图形、图文及中英文文字“鳄鱼”商标,1980年注册成功,比新加坡要早得多,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充足的理由才起诉。而且,因为是先于Cartelo注册,所以受《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优先保护。

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陈克认为:“如果Lacoste所言属实,它们又能证明自己是世界驰名商标的话,是受到有关国际公约保护的,新加坡鳄鱼首先是违反了事先签订的契约,同时也违反了商标法,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侵权。”

三条“鳄鱼”来历

法国鳄鱼

1933年,当时享有“鳄鱼”美誉的著名网球运动员何内·拉科斯特创办了(法国)拉科斯特衬衫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之初,他们就将其设计的鳄鱼商标放在了衬衫左胸,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商标放在衣服外边的公司。1980年,该公司在中国注册鳄鱼图形及文字商标。

香港鳄鱼

1910年10月21日,鳄鱼商标由一德国公司在香港地区注册并使用,其后,该商标再经易手,最后由香港地区商人陈俊先生买下,并于1952年建立鳄鱼恤有限公司。1987年,本丽新集团主席林百欣先生斥资l3亿元,全资收购了鳄鱼恤有限公司。

新加坡鳄鱼

新加坡鳄鱼与香港鳄鱼颇有渊源,1952年,由陈俊的兄弟陈贤进在新加坡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