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流行之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凯特·德雷克(原载《时代周刊》)
吴宗宪发掘了不够好看的周杰伦,如今却成了亚洲最热门的流行巨星
“披头士”乐队有他们的Cavern俱乐部,猫王有Sun工作室,“性手枪”乐队有100俱乐部,而对于周杰伦来说,他不需要舞台,他只是活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尝试自己的想法,摸索流行金曲的窍门所在,琢磨歌曲结构如何搭建,为了让每一首歌令人过耳不忘,具有触动灵魂的气质而努力伏案,他似乎是这么久以来第一个认识到这些要比歌手的包装、外表重要的人。他目睹那些流行歌手来来去去,那音都唱不准的漂亮姑娘,那非常敬业却没有天分的艺人,那因为舞姿而非嗓音被选出的流行组合,他知道什么能让人真正记在心间,什么能让他与众不同——除了音乐本身,别无答案。
这一点最终被证明,他超越了谢霆锋、刘德华、张学友等等,成为了亚洲最热门的巨星。音乐是最重要的,周杰伦自己也承认:“甚至我的女性歌迷围在我身边的时候,她们也不会说我有多帅气,而是说喜欢我的音乐,是我的音乐让她们着迷。”
自2000年11月发行了首张专辑,感性的节拍和流行的曲调,甚至克莱格·戴维(Craig David,目前英国最受欢迎的R&B歌星)也要刮目相看。周杰伦的音乐有其规律可循,同时又变化不断。尽管只是用国语录制歌曲,但周杰伦的CD在中国内地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都是畅通无阻。曾在MTV的亚洲音乐大奖上获得台湾地区最受欢迎艺人称号,又在两年中前前后后领了将近30多个奖项。有香港地区媒体称他为“小天王”(尽管周杰伦表示他恨这个称号)。他成为了众多国际品牌的新宠,从百事可乐到松下手机,他几乎成为年轻与时尚的代言。
周杰伦从小就被认为是个笨小孩。他的高中英文教师称:“他表情很少,我觉得他有点呆。”但他的妈妈发现这个安静的小孩似乎对欧美音乐情有独钟:“他会走路之前就对音乐敏感。”当别的孩子还在贪恋冰淇淋,他却迷上了钢琴键盘。但除此之外,他与其他十几岁的孩子并没有多大区别,喜欢看功夫电影、打篮球,对于未来一片茫茫然。做音乐?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似乎建筑工程师、电脑程序员才是求生的正确职业,但是音乐,那更应该是富家子弟用来打发时间的东西,而非周杰伦的选择。
但是也别忘了,音乐,是这个内向孩子的惟一,拯救了他,诠释了他,是他的幸运所在。当“超级新人王”节目的工作人员联系他的时候,故事真正开始了。
吴宗宪是台湾地区著名娱乐节目主持人,当他在节目现场看到这个紧张的男孩坐在钢琴前,并没在意:“我真的没有什么印象,我甚至觉得这个人唱得有点让人讨厌,但台下的反应让我很意外。”录像之后,作为当时阿尔发唱片公司的老板,吴宗宪在后台找到了这个用棒球帽盖住眼睛的大男孩。“我对周杰伦的第一印象就是害羞、安静。”
周杰伦却没有因此一举成名,反而成为了一名幕后工作者,为许茹芸等艺人写歌。但他感激吴宗宪的赏识。“吴宗宪就像我的大哥哥,他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艺人,为了事业而付出努力。”
吴宗宪最初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我当时想周杰伦并不适合做艺人,因为他长得不算帅。”直到一年半后,他将唱片公司的业务转交给老友杨峻荣打理,周杰伦才从一个工作人员变成了如假包换的偶像。
一夜之间,他从睡在唱片公司的小混混成为了偶像明星,这么快的转变令周杰伦也觉得头晕目眩。他很直接地说:“不容易。”今天,他又坐回到了这个曾度过不眠之夜的沙发上接受采访,说起他的音乐,他称之为魔术。有变化,多样性。提到了肖邦、音乐理论、小提琴、东西方记录音调的差异等等,“它是我的魔术”。他再一次重复,摆摆他的手,真诚无比地看着你,要你理解他所讲的一切。
然后他更活泼了一些,提到他想找个女朋友,他自己的害羞,所以才会将头发留长以遮住眼睛,当有歌迷大胆盯着他的时候不会令他六神无主。
最后他说:“让我告诉你什么叫酷。”
“这是我自己的理论,”他解释,“但是这与信仰无关。它的意思是无论你做什么,不要盲从别人。走你自己的路,明白吗?”
他坐直了些,将眼前的头发拨过去点着头。这很严肃,也很深刻。相对于他的音乐天分,这是他如何以艺人身份自处的理论体系。“就好像,那种给别人一惊的能力。我想让人吃惊就是在我的音乐、我的表演中那别人想象不到的地方。那就是酷。”
就是这样一个神话:不酗酒,不沾毒品,但他却是亚洲流行音乐无可非议的小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