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分钱的魅力
作者:程磊(文 / 程磊 谢衡)
8月27日,中信集团和英国最大的零售金融服务公司英国保诚集团共同宣布,在北京成立信诚人寿保险公司,这也是在北京开业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然而这家全球管理资金超过2600亿美元的英国保诚集团却声称其最看重的是中国的共同基金业务(开放式基金),宣布也会在短时间内克服一切障碍与中信一道成立中外合资基金公司。为此,记者专访了英国保诚集团亚洲区总部基金管理执行总裁孙逸杰。
孙逸杰
三联生活周刊:根据1+1原则,中信再成立一家基金公司似乎很困难,政策上有很大障碍吗?
孙逸杰:确实如此,中信有自己控股的基金公司,也参股了长胜基金管理公司,按照主管部门的规定,我们已经没有与中信在基金方面开展合作的机会。但在现有政策的框架之下,中信与我们都在积极与证监会等主管部门磋商,一切并非没有可能。
三联生活周刊:您对中国投资基金市场了解多少?您又是如何看待这个市场的?
孙逸杰:我从1999年就开始关注中国基金业的发展,那一年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5.57%,现金分红收益率为19.5%。目前,中国投资证券的开户数只有5000万人,仅占人口总数的4%,通过投资基金参与证券投资的人数则更少。我掌握到的最新统计数据中,开放式基金除三只债券型基金净值增率为正之外,其他27只净值增长率均为负值或零。
从目前看,市场状况似乎不太乐观,但你看看中国人民的储蓄额,就可以预测这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况且,我不认为中国的投资基金市场有任何结构性问题。
我刚看过ICI(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最新调查,现在美国共同基金规模超过7万亿美元,52%的美国家庭、超过9300万的美国人持有共同基金,美国每户家庭平均拥有4只基金。目前国内的基金规模与居民7万多亿元的存款、1.5万亿元的现金相比,居民证券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例不足5%,市场空间无与伦比。中国投资基金市场确实是一块诱人的“蛋糕”。
三联生活周刊:国债与投资基金相比,哪个更具有诱惑力?
孙逸杰:国债市场吸引投资者主要是国债市场的低风险。在股市中,同样有一种低风险的“浮息债券”,那就是基金。基金和债券有相同的地方,给投资者分红,风险较小,比较稳健,但基金红利与国债浮息比较相似。因为,基金红利是随着资本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在牛市中,基金红利相对较好;在熊市中,基金的红利也在缩小。但基金的平均红利和资本利差要远高于债券的收益。
基金市场1分钱让许多投资者不屑一顾,但是,1分钱却是基金市场最有魅力的数字。1元钱买基金,每上涨1分钱,基本上意味着1%的收益,1年中基金价格涨5分钱扣除成本就有4%以上的收益,远远高于国债的收益。
基金每涨1分钱,就意味着证券市场有几亿资产的增值。拿中国人寿2001年6月30日持有部分基金的仓位看,持有基金安信12957万股、基金同益18528万股、基金安顺25900万股、基金同盛26666万股,计84051万股,就是说这4只基金都涨1分钱,中国人寿就有840万元的增值。可以说,1分钱的意义绝不是1分钱的概念,可以是1%的增值,也可以是1%的潜力。
三联生活周刊:这样看,个人拿的份额小,信息可能不对称,怎么与大机构、大资金博杀?
孙逸杰:在基金市场上,由于基金投资的对象是股票和债券,资产可以数字化,而不像实业投资弹性度太大,无法用准确数字来计算。这种数字的差别性决定了基金的买卖游戏与个股的游戏有着质的差别。
现在,基金净值每周公布,基金的资产变化幅度是有限度的,基金资产状况决定基金二级市场长期价格趋势的惟一标准,就是基金净值和红利。而对股票的投资,主要是企业的预期,好的企业盈利可以年100%地增加,像印度的INFOSYS公司,也是美国NASD的上市公司,20年来公司盈利每年以100%的速度增长,而差的公司,破产后是一文不值。
三联生活周刊:如果您是基金经理人,您如何说服一个普通投资者投资基金?
孙逸杰:要在投资中做到起码的分散风险,通常要持有10个左右的股票。然而,中小投资者通常无力做到这一点。如果投资者把所有资金都投资于一家公司的股票,一旦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乃至公司破产,投资者便可能尽失其所有。而证券投资基金通过汇集众多中小投资者的小额资金,形成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同时把投资者资金分散投资于各种股票,分散了投资风险。
证券投资基金最低投资数量一般较低(如100份基金单位),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多买或少买基金单位,从而解决了中小投资者“钱不多、入市难”的问题。而且中国为了支持基金业的发展,还对基金的税收给予合理政策,使投资者通过基金投资证券所承担的税赋不高于直接投资于证券须承担的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