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孙志刚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劳辛)

追问孙志刚案0

遣返“三无”人员的背后是户籍制度、城乡差别等一系列问题  

1.对什么人需要检查暂住证?

为了管理城市流动人口,对城里流动人员办理暂住证应该说无可指责。当然有钱人是不需要暂住证的,户口对他们都没有意义。他们出门有车,不会在马路上游荡,即使上街,凭穿着气派警察与保安也不会找到他们头上。那么检查暂住证的对象,除了有可能扰乱治安者,一般就是针对民工模样的人。民工有什么特征?一般也就是衣冠不整。孙志刚因为家境贫穷,连上班时候都是“翻来覆去只穿一件衣服”,又在晚上10点钟以后上街,奢侈地要上网吧,自然成为当然的检查对象。看来暂住证只在穷人、弱者那里。

2.既然孙志刚有身份证、有单位担保,说明并非无业需清理游民,那么有关单位为什么还抓住不放呢?

孙志刚吃亏可能就吃在他认为自己是大学生,是知识分子,不是民工。据后来案中人说,他之所以招打,是因为他招人讨厌。他口口声声称自己是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自尊因此受到了伤害。实际上,你大学生又怎地?抓你的人是因为被赋予了权力而抓你,既是抓了你就一定不会抓错,对错的权力都在他的手里,凭什么你说是抓错了你?孙志刚是太不明白自己本身就是弱者,以弱者非要争个强者,等于要执行权力的各等人都向他认错。这说明,要是他当时老老实实当弱者,有可能博得同情,被担保出来。当然他单位领导没有送礼也是其中原因,这当然是因为孙志刚作为一个普通打工者对单位并不那么重要。要是他足够重要,单位走关系或者送了礼,当然只会受一些小小的委屈。

3.孙志刚在送到收容所之前到底挨没有挨过打?

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会抠住这个问题不放,其实无论当时扣留孙志刚的是保安还是警察,人家都是在依法执行公务。公务执行者与被检查对象本来就是不平等关系。孙志刚要是低声下气地老老实实接受检查,大约就不会有太多的皮肉之苦。而要是他激怒了被检查者,构成对对方权力的漠视甚至威胁,对方动手也是顺理成章。不然要警察与保安带警棍干什么?所以打也可能是必然状态,再说你能分清谁打啦?从刚开始查他的人开始,每个人都有手上的权力,每个被赋予权力的人都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谁可能都有那么高的学历与修养?

4.那么孙志刚又为什么从收容站送往救治站?

送往救治站的原因,应该说有伤、有病需要救治,因为救治站属卫生局。以孙志刚的脾气来分析,他当然可能在派出所之前、派出所与收容站都遭到殴打。谁让他像他弟弟所说“不懂事理”呢。过去我们的公安有无产阶级工具之称,这种严打的烙印总是深深地影响人的思维。再加上街道、社会上现在组织的众多保安本来也是无文化贫民出身,孙志刚走过的一道道关口有可能变成一道道权力展示,这样他的每一步都可能尝到权力的滋味。奇怪的是,这个救治站里好像并没有医生,也没有救治手段,倒是有那么多身强力壮的打手。那么,这个救治站又是一个什么地方?这是在一个省会城市中发生的故事吗?

5.那些打人者既然也是苦孩子、也是弱者,为什么在殴打中没有一点怜悯之心?

除了他们被要求打,不打他们自己也会被打外,还正因为孙志刚是弱者。弱肉强食,这种可悲的现象不是到处都在重复?在他们动手时同时被赋予一种管教的权力,在这种权力下,孙志刚的无力可能更激发他们的打人意识。正因为他们也曾是弱者,所以被赋予可悲的权力时反而更加凶狠。更可悲的是一个人的暴力在一个氛围中可能会影响其他人,因为孙志刚此时已经成了要“教训”的“害群之马”,在一种被镇压的状态下,当恶被挑起,平常人处于疯狂与兴奋状态,还会有没有力量的怜悯吗?

6.为什么我们呼吁了那么久的平等,最后在孙志刚身上就是那么令人愤怒的不平等?

平等其实永远是我们期待中的理想。只要人与人之间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这个世界上不同人掌握着不同的权力,强者与弱者之间就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

下一篇: slum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