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鲨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钢铁鲨鱼0

潜艇在发射气幕弹和诱饵的同时像更深下潜以逃避探测和攻击  

潜艇不是能炫耀国家威力的战舰,因为他的外表看不见枪炮和导弹——至少从二战后是如此。对于只重外形而不重内容的人来讲,潜艇光滑和流线的外表带给人的是美的造型和愉快的感觉,即便是洛杉矶级核潜艇突然从大海中紧急上浮跃出水面时,迎风将水花吹出的雾气带给人也是美的感觉。但担任过海军大臣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却曾坦言:“战争(二战)中惟一使我真正害怕的是德国潜艇的威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2828艘同盟国商船被德意日潜艇击沉,以致迫使同盟国平均“以25艘舰只和100架飞机对付1艘德国潜艇,100名英国和美国军事人员来对付1名德国海军潜艇艇员。”而据一份参考资料统计,“在太平洋44个月作战期间,美国潜艇击沉日本商船1300艘,总吨数5300000吨。这一吨位数占日本在战争期间因各种原因被击沉的商船总吨数的55%。此外,美国潜艇还击沉4艘日本舰队航空母舰和4艘护航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42艘驱逐舰和2艘被误认为是日本商船的苏联商船。”

英国皇家海军潜艇博物馆主任理查德·康普顿·霍尔说:“潜艇利用它的隐蔽性可完成多种任务。按我最近的一次统计,潜艇能发挥的作用有12种。”这正是今天以色列海军向德国HDW造船厂订购两艘潜艇的原因。以色列一名高级海军军官简要说明了使用潜艇的理由:“我认为潜艇的作战用途将会扩大,因为他们是能驶向远方去接近地方部队或海岸线的理想平台,并在那里找麻烦。”

潜艇最大的作用在于它的隐蔽性。“二战”时期的潜艇白天隐藏在水下躲避反潜舰艇和飞机的搜索,并跟踪敌方水面舰船的行踪;夜间则浮出水面,高速追赶“猎物”,并使用鱼雷将其一一击沉。潜艇的这一优势在于它有两套推进动力系统:由蓄电池提供动力的电动机和传统的柴油机。在会下航行时由前者提供动力,而在水面航行则发动后者,并为蓄电池充电。

王新森解释了常规潜艇在水面航行的通气原理:“以33型潜艇为例,它共有3个升降口,分别在艇首的1舱、艇尾的7舱和位于3舱上方的指挥塔。当潜艇在水面航行的时候,打开指挥塔上的升降口盖,同时打开3舱和4舱之间、4舱和5舱(发动机舱)之间的水密门,形成一个L型的气流通道,艇上柴油机得以正常工作。”

“在5000余次的攻击中,如果是一艘常规动力潜艇的话,被击沉的几率是300次,而‘鹦鹉螺号’核潜艇被击沉的几率只有3次。”

常规潜艇现在已不能称为真正的潜艇,因为它必须经常浮出水面为电池充电,这成为“阿西里斯的脚踵”。直到“鹦鹉螺号”核潜艇的建成,儒勒·凡尔纳于1870年出版的名著《海底两万里》中的神奇描写才终于幻想成真。据美国海军在后来解密的文件中披露,自从“鹦鹉螺”号核潜艇于1955年1月服役之后,美国海军利用这艘仅有的核潜艇进行了多次潜舰对抗训练。1955年7~8月,在“鹦鹉螺号”核潜艇第一次参加的作战训练中,就轻而易举战胜了一艘反潜航空母舰在内的一支协同反潜舰队。在这次对抗训练中,参加反潜作战的水面舰艇之中,被“鹦鹉螺号”核潜艇“击沉”的7艘舰艇曾在距“鹦鹉螺号”40~50米的距离上都没有发现水下的这艘核潜艇。在“鹦鹉螺号”核潜艇参加的有北约组织举行的代号为“还击”的军事演习中,受“鹦鹉螺号”核潜艇攻击的16艘水面舰艇,其中有航空母舰2艘、重巡洋舰1艘、运邮船2艘、货船2艘以及驱逐舰9艘。

一项统计资料表明,到1957年为止,“鹦鹉螺号”核潜艇在美国海军举行的历次对抗性训练和演习中共被“攻击”了5000余次。据美国海军的保守估计,在这5000余次的攻击中,如果是一艘常规动力潜艇,被击沉的几率是300次,而“鹦鹉螺号”核潜艇被击沉的几率只有3次。

美国海军对潜艇核动力推进装置的初步研究实际上早在1939年就开始了,这比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总统建议着手发展核武器的信件还要早。但由于美国集中力量执行曼哈顿计划,直到战后的1946年,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的美国核研究中心制定研制舰船实验用核动力推进装置计划时,才由一位海军上校海曼·里科弗重新开始这一任务。在研究核潜艇的进程中,里科弗一共组建了4套班子,他认为,只有竞争才能加快核潜艇研制。当时建造核潜艇的厂址选在内华达州的阿尔柯沙漠区,这个面积约40万亩的大沙漠上渺无人烟。1952年6月14日,杜鲁门总统亲自参加了在格罗顿造船厂举行了第一艘潜艇“鹦鹉螺号”铺设龙骨的仪式,“鹦鹉螺号”总重2800吨,共花费5500万美元。整个艇体长90米,航速平均20节,最大航速25节,可在最大航速下连续航行50天、全程3万公里而不需要加任何燃料。该艇与当时的普通潜艇相比,航速大约快了一倍。更为优越的是,“鹦鹉螺号”水下潜伏作战的时间理论上从此只受到艇上食品的限制。

钢铁鲨鱼1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美国的“鹦鹉螺号”  

“鹦鹉螺号”在其第二任艇长安德逊中校指挥下,于1957年11月从太平洋方向试航穿越北极冰下抵达大西洋。8月30日23时15分,“鹦鹉螺号”通过北极点,它没有停留,而是向南运动,在到达格陵兰东北方浮冰边缘的外海浮起。于是,历时96小时,航程1830海里的历史上第一次穿越北极冰下的壮举终于成功。从此,北极海的禁区被打开,成了美、俄两国核潜艇相互角逐的海域。然后,“鹦鹉螺号”从格陵兰外海先航行到英国,然后回到纽约,受到热烈欢迎。里科弗也来到潜艇上,艇员把在楚柯奇海捡到的落到艇甲板上的冰块赠送给里科弗少将。

带给“鹦鹉螺号”持续战斗力的是艇上的核反应堆。尽管生活在核反应堆咫尺之遥,艇员们却不用担心辐射的危险。“在核潜艇上有专门的放射性探测设备。如果放射性超过剂量设备就会自动报警,通过自动和人工手段排除故障。一般来说,现代核潜艇都很安全,辐射不会超过人体的安全指标。”记者在采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海军潜艇军官时,他向记者表示,“对于核动力潜艇来说,通过核反应堆产生的热量生成蒸汽来推动汽轮机,由它进行发电或直接推动潜艇前进。汽轮机可以使潜艇高速前进,但噪音较大。使用电力推进虽然非常安静,但航速却难以提高。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美国最新的‘海狼’级核潜艇的反应堆实现了百分之百全自然循环,即完全取消了原来反应堆中用来强制水循环的泵,消除了核潜艇最大的噪声源。同时采用了水下全电力推进,使潜艇的‘安静航速’很高。目前世界上已知只有‘海狼’级核潜艇实现了这一技术。”他表示,“在美国最先进的弗吉尼亚级潜艇上,更实现了潜艇全寿命服役期内不用更换核反应堆的堆芯,不但大大简化了潜艇维护,还增加了潜艇的战斗部署时间。”

“对潜艇的投入在海军里不是最大的部分,但对于一个想要朝远洋发展的海军,对潜艇投入的增加必不可少。”

与世界其他国家海军不同的是,美国海军潜艇部队全部由核潜艇组成。美国海军认为,用核潜艇执行反潜任务的效率是最高的。不过常规潜艇的优势是吨位小,操纵灵活,噪音相对较低,对作战海域要求不高,可在近海浅海这些不适合核潜艇(核潜艇一般吨位较大)作战的海域执行任务。“一个例外是,法国的攻击型核潜艇只有2000多吨,相对较小,这是因为法国人已经放弃了全球战略,作战海域主要在北大西洋和地中海海域。”这位海军潜艇军官对记者说。

与美国海军不同的是,中国海军潜艇部队主要仍由常规潜艇组成。谈到中国海军为何仍然在建造常规潜艇,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海军军官表示,那是因为核潜艇太贵了。“现在一条核潜艇的价格可以采购几条甚至十几条常规潜艇。另外,常规潜艇的存在首先是因为有需求。各国海军的水面任务和作战方式是不一样的,要求自然也不一样。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不继续建造常规潜艇,是因为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下,常规潜艇无论如何也达不到核潜艇的作战效能。另外对于美国海军来说,由于已经掌握了全球大部分海域的制海权,美国海军潜艇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再是“二战”时期的破交战,而是反潜战。反之,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军队的军费还很低,海军的核潜艇部队也只能保持基本规模。”

以美国海军现役的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为例,以1988年价计算,“三叉戟”-Ⅰ型艇造价平均为11.78亿美元,Ⅱ型艇造价平均为19.42亿美元。该艇上装备的“三叉戟”导弹价格每枚就相当于一艘护卫舰。以“三叉戟”-Ⅱ型导弹为例,1982年美国曾经出售给英国海军72枚导弹,包括系统共计59亿美元。

一艘现代化导弹核潜艇在水中一次潜航达数月之久,窃听敌方情报,用水雷封锁舰船出入的港口,甚至可以摧毁一个中型国家

“美国人对潜艇的投入是相当高的。”当记者问及海军经费的投入时,该军官表示,对潜艇的经费投入应该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很多技术不是一蹴而就,“对潜艇的投入在海军里不是最大的部分,但对于一个想要朝远洋发展的海军,对潜艇投入的增加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几千公里的海岸线,需要每时每刻都由潜艇在海上巡逻。为了保持潜艇在航率就需要一定的潜艇数量,这就需要相当数量的常规潜艇作为数量保证。而核潜艇虽然价格昂贵,但对于国家安全的影响却不可估量。这就是为什么印度近年不遗余力地研制核潜艇,发展三位一体战略核反击力量的原因。无论是战略威慑还是保持前沿存在、无论是海上机动作战还是反潜作战,核潜艇都是必不可少无可替代的主力。”

美国潜艇部队消耗的资源是令人震惊的。1990年的美国国会证词表明,大约6%的国防预算用于潜艇部队,即每年约180亿美元。根据美国联邦政府审计局名为《海军潜艇:继续困扰海狼计划的问题》报告,建造两艘‘海狼’级潜艇将耗资58亿美元,或者说每艘潜艇单价30亿美元。如果加上研究及开发费用,总金额将上升到104亿美元,或者说每艘潜艇单价将超过50亿美元。这一总金额接近于一艘航空母舰减去空军联队后的费用。在这个数字的对比下,世界上其他一些潜艇交易也许会让买主们心里好受些。以色列海军从德国霍瓦兹公司、蒂森公司和美国英格尔斯造船厂订购的两艘潜艇共耗资8.12亿美元(不包括武器及训练设备费),即每艘潜艇4.06亿美元。而挪威正在执行的一项潜艇升级计划里,6艘乌拉级小型潜艇的合同估计需要9亿美元。

钢铁鲨鱼2

法国海军自行研制的新型凯旋级攻击型核潜艇,使法国核潜艇的研制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如果不是本国设计的潜艇,就永远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国海军的需求。”

显然,只有极少数国家才能负担得起潜艇的费用,更不用说涉及到核扩散并且价格无底的核潜艇了。不过潜艇强大的作战效能还是使常规潜艇近年来有日渐扩散的趋势。土耳其、巴西、韩国、印度等国近年来通过引进技术,在本国建造了技术先进的常规潜艇。一个国家是否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一跃成为潜艇强国?这位海军军官表示,这些国家通过引进技术拥有了相当程度的技术力量,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拥有了潜艇设计力量。“别人可以告诉你怎么做,但买方并没有能力对这些潜艇进行更改。对潜艇这种技术先进的大型武器,买来的产品不可能百分之百满足买方需要。不同的国家都有自己特殊需求,如果不是本国设计的潜艇,就永远不可能最大限度满足本国海军的需求。但是买方向卖方提出特殊的设计要求往往不太现实,这是因为一方面会使本来就昂贵的潜艇研制费用更高,另一方面也把本国作战的特殊要求完全告诉了对方。”

1957年,法国海军开始建造第一代核潜艇,其代号为Q244。按照当时法国海军拟定的计划,Q244是排水量约为4000吨的攻击型核潜艇,装备的核反应堆将由美国提供。然而战后国际形势动荡不安,法美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激化,美国决定停止向法国供应浓缩铀与和潜艇设计资料,不再向法国提供潜用核反应堆。无奈之下,Q244的建造只好于1959年被迫中止。1961年,法国宣布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的建造计划正式撤销。这之后,直到上世纪70年代,法国才自行研制成功弹道导弹核潜艇。这显示出在潜艇设计建造上依赖他人的危险后果。

一艘现代化导弹核潜艇能携带导弹在水中一次潜航达数月之久,窃听敌方情报,用水雷封锁舰船出入的港口,甚至在30分钟内摧毁一个中型国家。在20世纪三大潜艇战役进行过程中,任何时候大概只有5000名潜艇士兵(不足半个步兵师)投入战斗,然而他们所造成的危害却让许多国家至今不能忘记。潜艇惟一的优势便是他们的隐蔽性。为此艇员只能使用他们已知的惟一战术(保持隐蔽)来减少这一其他防护的弱点。各国的艇员都不愿谈论他们的潜艇和自己的情况,哪怕只是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