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察SARS于纤毫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高仪)
“非典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出于不了解的不必要的恐慌心理。我们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逐渐从恐慌中平静下来,继续正常的工作和生活。”5月8日,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的电话采访时,南京依科机电公司的王国著先生这样说。目前由东南大学SARS病毒研究课题小组研制成功的“空气中SARS病毒快速富集装置”已经在该公司投入生产。王国著介绍说,5月20日,第一批20台仪器将会投放市场,供敏感公共场所用以检测该处空气中是否含有SARS病毒。
虽然商场、餐馆、车站等公共场所纷纷贴出了“已消毒”的告示,人们的恐慌心理却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消除。以陆祖宏教授为首的东南大学吴健雄实验室SARS 病毒课题研究小组想出了一个新法子。
“在10分钟内,这一装置(空气中SARS病毒快速富集装置)就可以对3升空气中的病毒颗粒、细菌等病原体或化学物质进行富集,并浓缩在1毫升的缓冲溶液中,对空气中模拟病毒颗粒的富集和检测表明,收集效率在90%以上。”在发表于5月3日的论文《一种可用于空气中微量物质收集的方法和装置》中,东南大学吴健雄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如是介绍这种装置的“高效”与“快速”两大特点。
现任吴健雄实验室主任、东南大学SARS病毒研究课题负责人的陆祖宏教授介绍说:“我们研制出的收集装置可以看作一个人造的‘鼻子’,它的管道就像是人的鼻腔。鼻腔里有鼻毛,灰尘啊,细菌啊,病毒啊这些东西在人吸气的时候会被吸附在鼻毛上。在我们的装置中,管道内壁上涂覆的粘性分子材料就起到了鼻毛的作用。”
东南大学吴健雄实验室成立于1985年,由我国著名电子学家韦钰倡议建立,并以杰出的女性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命名。吴健雄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电子学,从事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交叉研究。基于国家863项目“功能基因组和生物芯片”的研究平台,该实验室针对SARS疫情检测和控制,做出了多项研究成果。截止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经研制出了SARS诊断基因检测试剂、芯片及装置以及空气中SARS病毒快速富集装置。实验室还对冠状病毒,尤其是病毒基因组中基因密码子使用偏性的规律性进行了研究。此外,该实验室的顾忠泽博士还提出了使用强活性二氧化钛杀灭空气中SARS病毒的主张,经试验,其对相关病毒的杀灭作用远远超过高锰酸钾和臭氧等消毒品。目前,这一消毒装置的样机正在研制当中。
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减少病毒传染途径
目前主要的SARS病毒检测方法
1.荧光定量PCR法
由德国ARTUS公司最先研制成功,采用咽喉拭子、痰液和排泄物作为检测样本。优点是诊断早,灵敏度高,操作方便。缺点是成本较高。
2.DNA芯片检测法
美国CombiMatrix公司在SARS 病毒基因图谱破译两天后首先研制成SARS病毒的DNA芯片。运用DNA芯片,可以早期诊断出是否感染SARS病毒。基于这一研究成果,CombiMatrix公司于5月7日宣布,该公司已经研发出了针对SARS病毒的siRNA基因药物,且将接受美国国立过敏及传染性疾病研究所(NIAID)和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中心(USAMRIID)的评估。
3.间接免疫荧光法
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常国辉博士发明的检测方法,采用检测对象的血清作为样本。只要两个小时就可以获得检测结果,速度快,成本低,适合中国大量样本检测的需求。但这种方法不能进行早期的检测。
4.冠状病毒1gM/1gG抗体特异性酶联免疫法
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祝庆余和秦鄂德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的毕胜利、李德新教授及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董伟博士共同研制成功。检测样本也是血清。优点同样为速度快、成本低,但也不适合早期检测。
5.RT-Nest PCR检测法
由北京大学分子病理学研究室吴秉铨教授研制成功。检测样本来自病人的血液或痰液,能够早期检测出是否感染SARS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