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失败的霸权之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梳理萨达姆是如何从一个普通人到一个独裁者,再到一个谋求地区霸权的国家领导人这种角色变化时,必须将他的个人放在历史发展和国际关系大背景之下

三联生活周刊:萨达姆的哪些成长经历可能决定了他对霸权的追求?

殷罡:与一些成就霸业的历史人物一样,萨达姆也有屈辱和卑微的童年。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是个遗腹子,这就决定了他的自尊心非常敏锐。萨达姆童年和母亲、舅舅一起生活,等于在一个母系氛围中生活。在阿拉伯社会里,讲究的是父系血统,这意味着萨达姆长大后也不可能从这个家庭里继承一个第纳尔。为了寻求发展,他必须出走。中学时,萨达姆酷爱历史,崇尚两河流域产生的大英雄,特别是那位打败了十字军的萨拉丁。萨达姆在中学时就表现出干一番大事业的志向和感召力,1959年他参与了对总理卡塞姆的刺杀。这里反映了萨达姆的两个重要品质:一是英雄气概,五个人的刺杀小组他是断后的,并因此腿部中弹;二是过人的坚持和忍耐,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他用剪刀将子弹取了出来。

三联生活周刊:萨达姆想做两河流域历史上的新英雄?

殷罡:不过在后来流亡开罗期间,萨达姆树立了更大的志向,目标是超出两河流域。50年代末期,纳赛尔在阿拉伯世界掀起了狂热的民族主义,埃及革命、伊拉克革命、约旦反王室活动、黎巴嫩内战美国干涉等等,在阿拉伯世界,也在萨达姆的心中激起巨大的震动。

1963年复兴党首次政变后,萨达姆回国参政,不久在反政变中被捕,但新政权的镇压并不严酷,监狱管理也很松弛,他因此巧妙地越狱成功。这也让他意识到,统治必须是严密的,必须是铁的统治,否则,会出现很多他这样的挑战者。越狱后,萨达姆前往叙利亚拜见复兴党创始人阿弗拉克,一番长谈得到了阿弗拉克的极度赞许。萨达姆在学校和监狱里完成了对身边小团体的整合,他现在的副总统易卜拉欣和副总理阿齐兹都是他当年的同学或狱中难友。萨达姆从正面和反面都在积累作为一个大霸主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三联生活周刊:1968年复兴党上台后,萨达姆做了11年的副总统,以他的能力和志向,怎么会这样谦逊?

殷罡:他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应该在什么位置。而且,1968年到1979年的11年中,作为副总统的萨达姆创造了两大功绩——确定了复兴党对伊拉克领导,并把伊拉克从一个贫穷、混乱、动荡的国家治理成强大、富裕的国家。复兴党革命初期,伊拉克人均国民产值330美元,到1979年,人均国民产值上升到了3000美元;石油出口从5亿美元上升到了265亿美元;外汇储备从4亿美元增长到了370亿美元。伊拉克将石油工业收归国有,1974年到1977年间,石油美元收入中有700亿美元都用来购买军事装备。萨达姆:失败的霸权之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