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罐中的鲶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朱步冲)
一名潜水员正从一个长久沉眠于海底的古老储物坛中取出一只小水罐。海底生物和沉积物在坛子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硬壳,以致它最初被误认为是一块大砾石
两只从马鲁·布鲁思海底沉船中打捞出来的希腊双耳陶罐,罐体上的章鱼图案为典型的迈锡尼风格
希腊双耳大陶瓶里发现的鲶鱼鱼骨
2周前,一支美国保加利亚联合探险队在进行了为期14天的水下探测与研究后,宣布在黑海北部的保加利亚水域发现了一艘古希腊沉船遗骸。据测定,它至少已经有了2300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黑海中发现的年代最古老的船只。
这次考察是国家地理频道组织的黑海地区考古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起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海洋考古学家罗伯特·巴拉德,他因发现了“泰坦尼克号”的遗骸而蜚声世界。自1997年以来,巴拉德便与供职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人类学家弗里德里克·赫伯特通力合作,从事黑海地区古代文化与贸易状况的研究。
巴拉德早在一年之前,就对这艘沉船进行了精确的声纳与雷达定位。由于残骸位置距海面仅300英尺,使发掘前的探测活动轻松简单。包括美国海洋地理学家德怀特·科尔曼以及保加利亚海洋研究院负责人佩特克·德米特里在内的三名考察人员乘坐从研究船“阿卡德美号”上发射的微型潜艇,对沉船进行了详细的摄影观测。
但长期的海水浸泡与冲击,使得沉船的木质结构异常脆弱,有如酥松的饼干,使研究人员在工作中不得不放弃了携带的水下专用气钻,而用手工工具一点点发掘。船上装载的陶器覆盖着厚厚的矿物质,常常被疲劳的潜水员们误认为普通的海底砾石。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未经开启的巨大宝藏。”佩特克·德米特里说,“从那些打开口子的陶瓶里望进去,是数不清的碗碟与杯子,有些依然整齐地摞在一起,似乎刚刚被搬运工人放进去。”
在这些价值堪比黄金的古代文物中,最具启发性的发现是一只高约1米的希腊双耳大陶瓶,装满了8至10厘米长的鲶鱼鱼骨。鉴于用盐或橄榄油浸泡过的鲶鱼是古希腊人的主要菜式之一,所以专家们推测这艘失事的船只可能是一艘贸易运输船或军队给养船。众所周知,希腊在黑海沿岸建立的殖民城市与它们的母邦一样,是一些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的农业公社,它们只有一点可怜的剩余产品,比如腌鱼、橄榄油与陶器,去换取其他货物。为弥补这个贸易漏洞,它们不得不输出雇佣军作为劳务出口。公元前7世纪,希腊雇佣军就已经在埃及大显身手。大名鼎鼎的色诺芬,就是在一场率领希腊雇佣军从小亚细亚撤退的艰苦战役中写出了《远征记》。
“从遗留下来的古代文献中,我们知道鲶鱼是希腊军队中的标准食物。而这些陶罐上布满磨损,油脂成分已经渗透至罐体内部,所以这艘沉船很可能常年往返于出产鲶鱼的希腊本土与它在黑海沿岸的殖民地之间。”著名海上考古学家,得克萨斯大学教授乔治·F·巴斯说。
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伍兹赫尔海洋研究中心里,研究人员对这批鱼骨进行了碳14放射性年代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年龄在2490至2280年之间,正是希腊诸城邦最为繁荣昌盛的时代。在详细鉴别了陶罐外形后,佛里德里克·赫伯特断定这件精致的产品出自著名的希腊殖民地城市希诺普。这是位于黑海南岸,今日土耳其境内的天然良港,距沉船遗址至少有800公里之遥。“很显然,希腊各城邦的贸易网不仅局限在地中海,它延展的范围超过我们的想象。根据这些细节,我们可以重新勾勒出2500年前希腊全盛时期黑海贸易的轮廓。”赫伯特说,“首先,满载陶器的船只从黑海南岸各城邦出发,前往克里米亚半岛,将当地出产的鲶鱼加工装船,再驶向黑海北岸,供应那里的殖民城市。”
的确,黑海对古代希腊人确实是一个魅力无穷的地方,它拥有从黄金到谷类等一系列令人垂涎的资源。1984年,乔治·F·巴斯在位于东地中海,土耳其沿岸的乌鲁·布鲁恩海角发现了一艘距今3400年的船只遗骸,出土了包括塞浦路斯青铜、迦南松脂、埃及乌木在内的各种货物,证明早在迈锡尼时代,即伟大的阿迦门农国王在位的时候,希腊城邦已经与黑海地区建立了频繁的贸易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