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228)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晓梅 夏敏 韩福东 石树仁 沈峰 魏文彪)

读者来信(228)0

“在一个GDP增长率为8%的国家里,一个行业能够有16%的持续增长,对拉动内需的意义实在不可小觑。但是当有人在西安一顿饭吃了36万元后,还是让人不能不为资源的浪费担心。美国餐饮业营业额是我们的数倍,若按人均计算就是数十倍,不过他们的钱是花在了人工上,而我们有些则是浪费在资源上。”

西安 晓梅

危险的“处女膜”意识

据媒体报道,采用非法拘禁、强迫蹲马步等手段,逼迫一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承认卖淫,并要求她再交待三个以上嫖客的河南省鹿邑县公安局四名民警日前分别被法院认定有罪,判处缓刑。该案受害人的致胜法宝,是处女膜无裂痕的医学鉴定。

自陕西省泾阳县麻旦旦“处女嫖娼案”曝光以来,媒体又报道了多起“处女嫖娼案”,这些案件之所以被推翻,关键就在于涉案的少女经医学鉴定都是处女。这真是一个让人感到疑惑的逻辑,处女膜是否完整似乎成了认定卖淫嫖娼的关键性证据。

受过良好文化教育和专业训练的司法人员,把处女膜是否完整作为判断少女有没有卖淫嫖娼的依据,这至少是顽固的“有罪推定”思维在作怪,把本应由公安方面对自己治安处罚承担的举证义务转嫁到了那些弱势少女头上,从而迫使少女们只好去鉴定自己的处女膜。

应该说,几个涉及“卖淫嫖娼案”的少女还算是幸运的,因为她们并没有出现处女膜意外损伤,否则,不知会不会被司法者认为正好证明她们卖了淫。而且处女膜的完整并不能周延卖淫的所有情形。作为司法者,理应撇开处女膜,把注意力放在审查公安机关处罚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上,如果本身就拿不出过硬证据,其处理结论又如何站得住脚?如果公安机关的执法程序已经先行违法,其做出的处罚又怎能被认为合法有效?

高邮市人民法院 夏敏  

上访什么时候成了罪状?

1月16日,北京市民李起在北京市召开人大会期间,到人大代表所住宾馆递交一封信,既没闹事也没无理要求,却被民警抓起来关在地下室。7个半小时后,他违心承认这是上访,是错误,才被放出来。

政府应该如何对待上访?公民上访(无论政府或是人大)是宪法赋予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人民实现监督权利的一条重要途径,有什么理由抓捕上访者呢?如果把上访当成了解民情民意的窗口,这送上门的民情民意怎么可能是坏事呢?

人大代表与选民、人大机关与公民沟通渠道不畅也值得关注。如果李起与他所选的人大代表有良好的沟通渠道,比如知道他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代表反映意见。以我个人体验,参加选举20多年从不知道我所选代表的政治倾向、参政议政能力等,从没有见过一面;也不知道我有问题如何与他联系,他是如何监督政府的?另外,如果人大机关敞开大门,通过公布电话、人大主任接待、网上接受公民意见、设专人接待等多种沟通形式,这种事也许不会发生。还有,笔者认为:人大会期间正是听取群众意见的最好时机,门口设个专人接待来访市民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北京 石树仁  

统一新闻口径会提升重庆形象么?

有报道说,重庆要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建立起对外新闻发布机制,同时市级各部门、各区县市也要注意培养一批既熟悉情况又能言善辩的新闻发言人。重庆市委宣传部长张宗海对此举的解释是,目前重庆还没建立起统一规范的新闻发布会制度,新闻发布很不规范,对外宣传口径不统一,影响了重庆形象。

这种做法有利于民众知情权的实现么?从报道看,重庆设置新闻发言人制是统一新闻口径,让所有的新闻都“标准化作业”,我们可以由此推理出,除非新闻发言人发言,其他任何本部门的知情者都不可以对新闻界表态。从积极的意义上说,这样可以规范信息的发布,避免信息的失真与混乱。但要达成这种积极效果,需有一个前提,即这些部门的新闻发言人不会从本部门利益出发而发布一些不真实或者不全面的信息。政府官员是否都是“特殊材料造就的”,不会为了自己或所在部门的私利而与公众利益发生冲突?

新闻发言人作为部门职员,他在发布信息时是否接受本部门领导的领导?他的独立性来源于何处?这个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新闻发言人制很可能就是造就“一言堂”的设置。

北京 韩福东  

质疑“发现劫匪可当场击毙”

据《江南时报》1月22日报道,郑州警方加强节前金融网点安全保卫工作。除定点驻扎2名民警全天候死看硬守外,在银行早、晚接送款两个时间段内,再增加3名荷枪实弹的便衣民警,在距金融网点门口10米附近进行巡逻,一旦发现劫匪当场击毙。当场击毙这一点笔者难以苟同。

首先,这是对公民生命权的漠视。如果有歹徒抢劫银行或是运钞车,警方不是先去阻止和抓捕,而是发现后就当场击毙,这种未经审判就处决的行为是不是违背法治精神,且郑州一个市级公安局有没有权力做这样的规定?其次,依法治国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和减少犯罪,而并非“谁敢抢金融网点现场击毙没商量”。抢劫银行固然是一种极端的犯罪,但是面对这种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应该是以制止犯罪为目的。假如,犯罪分子以武力拒捕,这时候才能将犯罪嫌疑人击伤或是击毙。再之,民警有了这种特权后如果使用出现错误,把一个去银行取款的公民当场击毙该怎么办?特权往往会在一些立场、意志不坚定的人的手中发生质变。

新疆 沈峰  

设“终身教授”,营造宽松人文环境

1月24日《江南时报》载文《“终身教授”还是别搞为好》,对华东师范大学评聘“终身教授”提出异议。该文作者担心,原本如野外猛虎一样活力四射的大学教授,因当上了终身教授会被养成“乖猫”。

作者其实多虑了,爱因斯坦、霍金,北大的季羡林都是终身教授,恰恰是不为生计所忧才为他们铺垫了成功的基础。对于有理想、强烈进取心而又卓有才能者,“打破铁饭碗”根本就没有意义。据报道,“华东师大首批受聘的62位终身教授,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紫江学者,在学术梯队建设和学科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样一些杰出人士创造出的杰出成就,又怎么可能是“逼着找饭吃”所能逼出来的?“打破铁饭碗”不但于部分学者不必要,有时甚至还会给他们制造研究事业上的障碍。比如:教师考核上的短期行为,使他们无法开展中长期的重大研究项目。所谓“末位淘汰”也只能逼着学者“尽快出成果”,重量不重质。自然,对于懒惰、无能之辈确应通过严厉的考核制度来约束,但不能简单将之移植到部分精英身上。

南昌 魏文彪  

上一篇: 生活圆桌(228)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