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哈利·波特》、儿童剧和色情狂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李孟苏)

话题:《哈利·波特》、儿童剧和色情狂0

儿童成为近几年性犯罪中最主要的侵害对象之一  

按照爱丁堡市政府新颁发的一条法规,正在放映的电影《哈利·波特与密室》应该定为三级片,因为电影中的多个情节有“色情”嫌疑。哈利和罗恩的关系有同性恋倾向,又粗又壮的光棍汉海格对哈利那么好,也让人怀疑他的动机——会不会是恋童癖?而且,电影剧照、录像带、DVD极易被不法之徒用于犯罪。

爱丁堡市政府在2002年圣诞节前夕发布的这条规定,禁止儿童家长在观看圣诞演出时拍摄照片或录像,除非事先写出一份书面保证,保证绝不会把图片用于不良目的。圣诞节演出是幼儿园、学校、社区的重要活动,演出内容主要是合唱圣歌和根据《圣经》中耶稣诞生故事改编成的戏剧表演。这一规定立即成为笑柄,而爱丁堡市政府制定这一法规的依据是:“我们通过研究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很多案例发现,学校活动的录像已经成为性罪犯的作案工具。”按政府1993年公布的数字,全国26万名性罪犯中有11万罪犯侵害的对象是儿童。其实,早在2000年,爱丁堡市政府就发出警告,不许学校把学生的单独照片放在学校网站上,“有被外人所得的潜在危险,如果发生不测,学校应负责任”。并且不许对校运动会拍照、摄像,因为运动会上孩子们穿得比较少。

英国性罪犯管教机构的首席专家雷·怀瑞,从事性侵犯儿童罪研究已经20多年,针对爱丁堡政府的规定,他接触一些从学校和俱乐部网站上得到孩子照片的性罪犯在接受审讯时说,这只是随机行为,事先并没有计划安排。他指出,遭到性侵害的受害儿童中,其实80%是被亲戚或家庭友人伤害的。

1941年1月,曾有一本英国《图片邮报》周刊曾刊登当时思想界最重要的学者们对战后英国的预测,鼓舞英国人打赢战争的士气。杂志封面配发了一张几个光身子、蹒跚学步的小女孩嬉水的照片,60年后的今天,这张照片只会得到“鼓励罪恶”的评语。2001年,英国一位著名摄影师展出她拍摄的她的两个孩子光着身子、戴着动物面具在海滩上的照片,《每日邮报》就给予了“鼓励罪恶”的评介。去年12月,三名女摄影师共同举办的摄影展《超越时空》在伦敦展出时也遇到同样麻烦。其中一位瑞典摄影师有一张摄于1985年的照片是她12岁的女儿泡在浴缸中,儿童保护组织指责它为色情图片,并向苏格兰场报了案。

成年人对“儿童保护”越来越敏感。“母亲反对谋杀、屠夫和伤害组织”的创建人迪·沃纳回忆,在她家附近,曾经有个年轻男人在游泳池边拍摄孩子的照片。“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此人没安好心,接下来就准备好了随时为保护孩子而战斗。后来,此人的言行上了当地报纸。”

类似的情况在英国越来越多。2001年,英国航空公司航班上出现一起性骚扰儿童事件,同年6月,英航规定,单身男性乘客不得和独自旅行的儿童坐相邻座位。汉普郡的一位母亲发起一场运动,坚决反对学校把学生照片放在网站上,说这样会给色情狂可乘之机,把孩子的头像嫁接到色情图片上。

在这种形势下,儿童集中的场所——学校把安全放在了高于一切的位置。学校甚至在组织旅游活动和批改试卷时都异常谨慎。外出活动时,老师甚至不敢给学生涂抹防晒霜,怕因为与学生有身体接触而被家长指控为性骚扰。

弗雷迪写了一本《偏执狂的起源》,书中写道,现代社会形成了一种倾向,即社会对儿童来说应该是无风险的,成年人有责任把儿童与每一个潜在的威胁隔绝起来。他认为,如果英国走美国的老路子,将会产生更多的“爱丁堡法规”。他谈到去年在美国加州时,看到儿童保护者提出的一句口号:“每一个你不认识的成年人都是潜在的色情狂。”在旧金山的公园里,他看到一个告示,“没有儿童陪同的成年人不得入内”,他由此感慨,通常“需要成人陪同的孩子”的说法已经颠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