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清晰度电视价格能否降到500美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邱海旭)
HDTV将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效果和CD音质
本年度北美冰球联赛异常火爆,人们对斯坦利杯总冠军得主翘首以盼。对球迷们来说,今年坐在家里看红翼队和鸭队比赛就将少却许多不能亲临现场的遗憾,因为ESPN体育台将首次用高清晰度电视(HDTV)信号转播斯坦利杯。
HDTV概念第一次被人们提出是在上世纪60年代,而自1995年美国正式确定HDTV地面广播方式和产品规格以来,HDTV作为成熟产品和普通模拟电视并排放在消费者面前也已经小有年头。在经历一波波媒体热炒后,大家都已确信HDTV将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效果和CD 音质,可十年来HDTV市场发展却始终像蜗牛爬行一样令人沮丧。
此次斯坦利杯转播,被很多人视为HDTV在经历多年市场预热后终于峰回路转的信号,经过多次小规模试播后,北美冰球联盟(NHL)最终决定接受HDTV,第一次试播是2000年的多伦多全明星赛。用NHL首席运营官乔恩·利特纳(Jon Litner)的话说:“转播效果超乎想象,坐在电视机前你会合不得挪窝。”利特纳相信HDTV会让北美冰球联赛广受欢迎,“凭借比传统电视清晰10倍的图像,联赛的商业价值会成倍增长,转播商、发行商和赞助商都将从中获益。”
在2002~2003赛季NHL转播的HDTV信号比赛中,65场将在HDNet-—一个完全的HDTV频道播出。HDNet老板、达拉斯数码业巨头马克·库班(Mark Cuban)准备将HDNet从一个卫星频道扩充到4个,其中包括一个电影频道。
多种迹象显示,HDTV的春天也许真快降临了,最大的几家广播公司都已开通了HDTV频道,数百家地方电视台也已经采用数码方式传输节目,全美广播业者协会副主席丹尼斯·沃顿(Dennis Wharton)称HDTV已处于大规模应用的边缘:“一个鼓舞人心的信号是越来越多的HDTV 节目被制作出来,并已经与观众见面。”
然而横亘在HDTV前途上的几个关键障碍仍未消除,从普通消费者角度看,HDTV实在是太贵了。能够带来最佳视觉体验的HDTV电视必须拥有大屏幕,售价在2000美元以上。另一种选择是在普通数字电视上安装一个HDTV解调器,虽然价格比HDTV电视便宜,但使用起来却不太方便。至少在短期内,HDTV还只是小众市场,接受它的大都是家庭影院发烧友和体育迷。根据美国电子产品消费者协会的统计,2002年美国人购买了250万台HDTV电视,只占电视销售量的10%。高昂的价格限制了消费者群体的壮大,而这反过来又使电视机厂商难以投入大规模生产以削低价格。专家估计,如果HDTV电视的价格不能降到500美元以下,这种困境将始终存在。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FCC)曾出台一项规定,到2007年之前所有新电视都必须安装HDTV解调器,绝大部分电视制造商都在拖延实施该规定,因为他们认为消费者不会接受由此带来的价格上涨。此外他们还担心一点,美国家庭上一次大规模更换电视是在10年前,对新设备的需求暂时还成不了气候。
网络运营商和广播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会影响HDTV的普及,ABC和NBC都曾抱怨网络运营商降低信号质量以节省带宽。广播业者协会副主席沃顿说:“假设你接入的是有线电视网,一般很难看到百分百HDTV效果的‘犯罪现场调查’(CSI)节目。”在90%的时段里,HDTV的视觉效果看起来比传统电视强不了多少。网络运营商总在声称正以“争分夺秒的速度”升级网络,然而他们目前的股票价值却使“大规模投入”完全变成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最重要的是,运营商无法预测HDTV究竟能够带回多少利润。
如果消费者真正了解HDTV是怎么回事,那么他们担心的可能不再仅仅是价格。广播公司一般都在HDTV格式中加入版权保护协议,这样就能限制使用者转录或通过局域网传播节目内容。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认为,这种做法将极大限制HDTV的应用范围,并将扼杀很多新的应用。“数字消费者协会”执行董事乔·克劳斯(Joe Kraus)说:“如果我们在1950年就像现在这样对电视的应用模式做出种种限制,那么人类就不会看到录像机、影碟机的诞生,更别说有线电视和HDTV 了。对个人应用任何形式的限制,都会阻碍整个产业的发展。”
不过连悲观者都不会怀疑,HDTV 终将替代传统电视——这一天甚至会比大多数人预计的来的更快。即使依靠今天的小众市场,HDTV也实现了产业循环。各大有线电视公司正在向消费者推荐能接收数字信号的机顶盒,月租费十几美元,消费者接收的是与模拟信号效果相同的数字节目,但由于数字信号传输效率要高出6~12倍,消费者可以拥有多得多的频道选择。这种机顶盒已经进入30%的有线电视用户,而且数量仍在增加。只要经过软件升级,这些机顶盒就能接收HDTV信号,这被视为目前普及HDTV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此外很多市场信号显示,HDTV电视价格已经在缓慢下滑,大约每月下降4%,同时销售量在稳步增长。整个产业都在等待春天的到来,在滚滚利润能被肉眼看见之前,广播公司和内容制作商必须长期承担成本提升的痛苦,因为从摄像机到后台制作的所有设备都需要更新。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电视台老板有兴趣谈论HDTV的盈利问题。
波音“音速巡洋舰”计划破产
年关将至,波音公司CEO菲利普·康迪特正在为一件事犯愁:到底选哪位部下去执行那项令人难堪的任务:宣布“音速巡洋舰”计划破产。
就在两年前,当波音公司公布雄心勃勃的超音速客机计划“音速巡洋舰”时,公司领导人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在各种场合告诉媒体:“音速巡洋舰将改变世界的飞行方式。”自50年前B-47客机诞生后,波音系列飞机无一不是承袭了B-47的设计理念,而“音速巡洋舰”将是波音第一次跳出B-47的传统,向人们展现“更快,更舒适”的设计思路。
“音速巡洋舰”设计承载225位乘客,可以突破音障,它的外观与今天任何大型客机都不相同,两片前翼、宽大的三角主翼和两片垂直尾翼让它看起来更像《星球大战》中的未来战舰。按照波音公司的说法,“音速巡洋舰”投入应用后,从纽约飞到东京的时间将比现在节省2小时以上。
但是“音速巡洋舰”也许永远不会有上天的机会,原因只有一个:没人要买它。三角洲航空公司、美洲航空公司、英航、日航以及刚刚破产的美联航都已宣布他们对“音速巡洋舰”不感兴趣。波音公司可以抱怨这一“划时代杰作”时运不济,但更多人认为,是波音自己的市场战略迷失了方向。过去两年中,全球航空业市场缩水11%,继2001年亏损120亿美元后,2002年世界航空业预计亏损100亿美元。航空公司糟糕的财政状况使他们在挑选新机型时极为谨慎,像“音速巡洋舰”这种能够节省几小时时间,但却以更昂贵的价格、更多的燃料,以及必须变更服务程序为代价的飞机,航空公司避之唯恐不及。“音速巡洋舰”魅力再足也比不上一点考虑:如今无论商业人士还是旅游者,都希望从航空公司得到更多的机票折扣,而一旦购入“音速巡洋舰”,航空公司必须售出尽可能多的全价票才能支付高昂的运营费用。
“音速巡洋舰”不仅是头脑发热的产物,同时也将给波音公司公共形象带来灾难性影响。波音公司一手炮制了对“音速巡洋舰”的高额期望,为了给空中客车公司A-380超级珍宝客机计划造成最“突然”的打击效果,波音一直像捂宝贝似的把“音速巡洋舰”计划锁于幕后。在去年3月29日正式公布该计划之前,波音只是偶尔露出口风吊媒体和大众的胃口。如今“音速巡洋舰”面临胎死腹中的命运,而A-380却已收到超过100份订单,波音几乎能听见对手背过身去偷笑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