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与博物馆的互动生钱之道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张方)
公司报道
西安金泉博物馆内群雕一角:贝币的产生
上世纪50年代,以贸易立国的日本掀起企业兴办博物馆之风。1955年日本企业史料协议会曾对日本202座企业博物馆做问卷调查,有92%的企业认为设立博物馆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
尽管日本众多企业信誓旦旦,说开办博物馆是向国民宣传普及高科技知识和企业文化,但对以赚取利润为第一宗旨的企业来说,办博物馆是一项需要高额投入的事业。从维持博物馆的日常运作,到馆藏品的更新换代都需要大量经费,因此如何在两者间取得平衡,是一个技术问题。
金泉公司的底气在于资源的“垄断”。几乎在每一个西安人家中,都能见到被俗称为“麻钱”的古钱币,在街头巷尾小孩子们踢的那鸡毛毽子中,说不定键垫里包的就是汉代的五铢、唐代的通宝。如果把范围扩大到陕西省农村,农民家里也都有祖上传下来的或多或少的古钱。
这样的资源产生出的商机都是一些不成规模的“地摊交易”,大多散布于街头巷尾。现在西安尚朴路、八仙庵门前等交易摊上,仍能找到鱼龙混杂的钱币市场。真正把这种几乎已被忽略不计的小玩艺建造成巨大文化产业的,是西安金泉钱币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张力回顾说,当时公司是在调研市场的前提下启动的,“我们发现古币市场存量很大,文化内涵横跨几千年历史。比如青铜器,只有商周几百年的历史,货币是连续的,可以反映整个历史”。公司董事陈林林是古钱币专家,他介绍说,因为牵扯到材质问题,从世界上遗留的古钱币来看,中国的古钱币是出土量最大的。1995年前,曾有机构专门进行粗略统计,发现我国每年古钱币出土量是100吨。大量基本建设直接导致了在1995年前后,古钱币市场的一次空前繁荣。
金代五百文铜钞版
1996年,西安金泉开始斥巨资整合古钱币资源。金泉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崇皓说:“我们花了近十年时间,花了两亿多元资金,面对全国和东南亚大范围进行收集。”对于投资风险,陈林林很肯定地说:古钱币出土主要以河南为中心,集中在中原一带,“根据出土的情况,我们预测这种投资百分之百不会赔”。有一个值得一提的背景是,钱币制伪的成本极高,做一枚假钱比买一枚真钱的成本还高。有专家说,做一枚假钱的成本要一元钱,而在民间买一枚真钱可能也就几毛钱。“我们几乎以废铜价格收购来数以吨计的铜钱。”王崇皓说,“花这么大的力气就是因为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对民间资本进行征集的结果是,王崇皓说,我们没有市场竞争,“企业最怕垄断型企业,垄断资源就是垄断市场”。在金泉公司的仓库中,近500吨的古钱币达到数亿枚之多。这些钱币被分为“珍、罕、稀、少、多”五个种类分流,后两个种类主要用做产品,通过深度发掘钱币文化内涵的形式,带动钱币的价值提升;通过市场化的规模性扩张,带动整个钱币文化产业发展。前三种则作为公司的博物馆馆藏品。
公司从1999年开始实施“全国连锁博物馆”计划,这样一个以专业化的钱币博物馆为连锁方式的蓝图描绘说,到2005年,这样的连锁博物馆将达到10家。
到2002年底,蓝图中描绘的博物馆已经分别在北京、上海、西安和厦门开张。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厦门建博物馆的主要目标市场是台湾地区,“主要是对闽台货币的一种展示,更为了促进两岸的沟通”。上海虹口区的汤公馆也挂上了钱币博物馆的名字。汤公馆是上海多伦路上最大的一幢保存完好的西式建筑,如今汤公馆里的一大半区域都设成了钱币展区。针对不同区域,博物馆展品也各有侧重。王崇皓说,上海钱币博物馆里都是近百年十里洋场的货币种类。而在北京,则主要是以明清货币为主,在西安,博物馆主要是以先秦货币为主。
见到陈林林时,他刚从欧洲回国。他说,他刚刚在国外看了好多企业博物馆,他得出的结论是,“作为知名企业,没有一家企业没有自己的博物馆”。在日本,有颠覆瓷砖刻板印象的瓷砖美术馆,有利用原本是铜矿矿山改成的博物馆,人们可在矿山铁道和坑道中探险,还有采用预约参观制的朝日啤酒的四国工场,也是别出心裁的博物馆。
与之相比,西安金泉博物馆的吸引人之处在于,这里集聚了中国4000年中各时期的各类钱币及造钱用具,有世界上187个国家和地区的流通货币,有世界上价值最高的新加坡1万元纸币票样和世界上面值最大的前南斯拉夫5000亿第纳尔纸币。更主要的一点是,在泉界专家确认的50余种顶尖级的古钱币名珍中,金泉钱币博物馆收藏的占一半,其中包括战国时期的武阳三孔布、南宋年间的乾道重宝、郑和下西洋时带回的50两金锭等一批传世孤品。
陈林林说,之所以建这四个博物馆,是因为相对应的地区是总公司和分公司所在地。西安负责西北等地,上海分公司面对江浙沪;厦门则是打开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市场,北京相对应的就是京津等地。这样,企业与博物馆形成互动,“我们是做企业,不完全是做公益事业,所以我们用博物馆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反过来也为企业做了包装,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方式”。
五十两金锭
靠卖资源起家的西安金泉如今提出的新口号是“只卖文化不卖钱”,显然,以博物馆为卖场的文化产业已经走出了低级生存方式。(图片由西安金泉钱币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