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卖价最高的艺术家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张奇开)
布鲁斯•瑙曼的《喷泉自拍照》
美国波普艺术霸主安迪•沃霍尔恐怕没想到,在他辞世二十多年后,他的作品居然定格在已经死去的当代艺术家标价之首。被誉为20世纪后现代艺术巫师的德国人约瑟夫•波伊斯排在第二位。
严格地讲,沃霍尔属于现代艺术终极的代表,而波伊斯则是后现代艺术的始作俑者。在这里可以注意到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区分:现代艺术除了有时间上的界限外,更重要的是它启动了艺术在形式上的诡异多变和保留着一些优美的特征;而后现代艺术不但抛弃了有“意味的形式”,又把传统艺术定义的关键词——“美”拒之于门外。公正地说,现代艺术的某件藏品,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具有观赏性。也许这会引起理解上的某种歧义:能够在市场上流通的艺术品,其观赏性是必须具备的品格。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当后现代艺术从60年代末为当代人修建了一座简直就无法找到出口的迷宫时,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日益模糊,垃圾经过艺术家触摸后就一本正经地安放在博物馆里。约瑟夫•波伊斯就是一位能把垃圾变为艺术品,并卖出好价钱的高手,他留下的由烂桌椅、废汽车、锈铁轨、破玻璃及直接从垃圾堆里拣回来的东西组合成的作品,现在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尽管沃霍尔的作品出售总评分排在波伊斯之前,而目在去年伦敦索斯比拍卖行,一张沃霍尔的丝网画卖出了破版画记录的天价——230万美元,但就单件作品价格而言,优美的沃霍尔永远也不可能和波伊斯的“垃圾”一比高低。
现代艺术、特别是一些“丑陋”的后现代艺术在市场上价格持续飙升,为此必将引来层出不穷的质问。
路伊斯•布尔乔伊丝的《宴会服装》
避开纠缠不清的问题,德国《资本》杂志中的“艺术指南”专栏列出一个世界当代艺术100强的表格。该表格统计的是活着的艺术家,要进入表格的艺术家必须具备如下条件:必须活着,在世界重要的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机构举办过180次以上个人画展。在过去的12个月内参加过150个有影响的群展,受到过享有盛名的杂志的评价;具有高指标的作品总出售额。100强中,前10名有5位德国人、3位美国人、1位瑞士人、1位法国人,其中4位是女性艺术家。排在百强之首的是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塞格马•波尔克;紧接在他之后的是另一位德国人格哈特•里希特,排在第3位的是美国观念艺术家布鲁斯•瑙曼。
百强之首的波尔克由于多年稳坐艺术世界巅峰位置,几乎引起所有同行的妒忌和好奇心。波尔克1941年出生在德国东部,冷战时期他深感在一种框定的意识形态下从事艺术的郁闷,柏林墙还未修筑之前就来到联邦德国进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在这所盛产艺术大师的学院里,波伊斯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啊。波伊斯是任何一种体制的天敌,他热衷于用艺术来促成社会的变革。当波尔克来到盼望已久的西德后,才慢慢看出了西边的太阳也沉沦在另一种意识形态的空气中。他与几位同样是从东德移居过来的同伙们在对两种制度有了充分比较后,把自己的艺术自嘲为“资本主义现实主义”。他们把艺术作为对任何制度都进行批评的武器,这正是后现代艺术在当下语境中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波尔克之流的艺术家在西方成功的奥秘。波尔克的绘画一直忽略系统性,但他在对材料的驾驭上超越了同代具象艺术家的自我限制。巨大的画面显得既丰富又震撼人心。
里希特许多年来始终排在波尔克之后名列第二位,然而,在德国艺术界他的地位却远在波尔克之上。这位也出生在东德的德累斯顿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被推崇至当代德国艺术的一号宝座。里希特年轻时代,与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兄弟们都远渡重洋,卷着自己卖不掉的“伤心”艺术到英国、美国去一闯天下。他不惜一切地搭上了波普艺术的最后一个浪头,可以说是人类绘画史上最变化多端的艺术家。通常一位画家离开具象掉进抽象的泥沼后就很难再抽身出来,而他简直是在具象与抽象、描绘与观念之间跳来跳去,变幻莫测甚至连毕加索也无法与之比肩。但无论堆放“垃圾”有多么流行,他都没有收集过一堆东西陈列在展厅里给人造成艺术家的述幻感——尽管他早就有了“指鹿为马”的权力。同样在2001年6月,里希特的一幅抽象作品《180种颜色》以290万美元的高价在索斯比拍卖行成交,价格已超过了死去的安迪•沃霍尔。
布鲁斯•瑙曼如今完全不喜欢颜科和画布。他本来学数学和物理学,后来改学艺术。他开始是老老实实地画风景和肖像,受了极简主义影响,他的画面就再也没有东西可以充塞了。尔后,他把兴趣转移到装置、光效应、行为艺术上,又用影像手段把它们录制下来。因为他十手很早,便成了当代艺术的先锋。作为极其独特的观念艺术家,他的作品真是晦涩准懂,这并不能成为其作品在市场上流通的障碍。收藏家对他特别厚爱,完全是用支票把他托举到100强的第3位。
格哈特•里希特1965年的作品
塞格马•波尔克的《女人》
排在40位的美国庸俗艺术家杰夫•昆斯是个风趣的角色。在当代艺术不善拉帮结派的20世纪90年代,他以个人的超级能量开辟了艳俗艺术的先河,对世界,特别是对中国艺术中的当代风气有深刻影响。安塞尔•基夫被排在25位似乎有失公允,他受到艺术界的普遍推崇,是有精神象征意义的艺术家,被称为“出生在第三帝国废墟中的艺术诗人,德国文化的拯救者”。尼日利亚英籍艺术家查里斯•奥菲利1970年才出生,是表格中最年轻的,他用大象粪便涂抹圣母玛利亚的艳俗作品在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引起轩然大波后,排名从1999年的279位蹦极到2000的98位,险入这个表格。该表格中年纪最大的是美籍法国女艺术家路伊斯•布尔乔依斯,它以91岁高龄入围今年第11届卡寨尔文献展,排在第8位。波普艺术家中的重量级人物亚斯匹尔•琼斯以画美国国旗闻名于世,他的平均价格是全世界之最,每件作品售价是287.5万美元,他的排名是第50位。名副其实的日本美女艺术家森万里子是近年才走红的幸运儿,今年33岁,一年之内她的排名从114无缘无故就上到了64位……
当代西方艺术已经走过近40年扑朔迷离的历程,如今,全社会都跟不上艺术家的怪诞想象力,它不自觉地踏出的是一条离大众越来越远的路线。因此,人们对已的质疑和责骂是持续不断的。它混乱不堪和标准失控到了没有人敢说真正懂得当代艺术的程度。只有我们今天谈论的这个表格才能证明当代艺术或许可以在市场中找到某种标准。
(本文作者为旅居德国的艺术家)
世界当代艺术100强的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