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总是在惊喜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小于)
《我爱你》剧照
这是一个残酷的爱情
张元正在拍摄“第九部样板戏”《红岩》,他特别爱用惊喜两个字形容目前的心情,比如《红岩》的拍摄过程非常惊喜,《我爱你》出来后他觉得惊喜。可能最近连着几部电影都能通过电影院跟国内观众见面也让他高兴。张元说他对拍只能在国外放的电影已经没有兴趣了。他觉得人们把导演想得太重要,电影其实只能在电影的范围内起作用,改变不了社会,作用跟“桑拿差不多”(张元语)。
在《我爱你》之前,张元没有拍过爱情电影,而这部电影则是纯粹在讲一个爱情故事。但他强调,这个爱情故事是残酷的,一点都不浪漫,但很美,正如影片里的女主角杜小桔。很多人不喜欢杜小桔,但她身上有很多人性的东西,比如她对感情的执著。拍这部电影跟王朔的建议有关,《过把瘾就死》出来后张元就很喜欢,这次看了后觉得小说感人的力量依然在,女主角很有立体感,所以他很快就完成了拍摄前的准备工作。10年前,根据《过把瘾就死》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过把瘾》曾经引起很大轰动,看起来张元并不介意把电视剧和电影相提并论,也许是他听到这样的说法太多了,更因为在他眼里《我爱你》跟《过把瘾》不是一回事。虽然讲的是一样的故事,但不同的导演有不同的视角,导演和其他演职人员的演绎方法也不一样。再说这样的联想非常有可能给《我爱你》带来市场上的好处。
因为喜欢《过把瘾就死》,张元在改编过程中非常忠实于原著。虽然是多年前写就的小说,但他不觉得过时,人的感情方式实际上没有什么变化。影片开始不久,杜小桔的男朋友就死了,他死之前,观众就可以从镜头语言中预知这个信息,其实《我爱你》里几乎没有什么出乎观众意料之外的东西。按张元的说法,感情里也没有出乎意料的东西,再深厚的感情其实都是那么回事,面对爱情的时候往往是在面对一个人。就是这种没有意外的感情在影片里被表现地淋漓尽致,它忠实地记录了两个人对婚姻的破坏,试图挽救的努力和内心的冲突。两个相爱的人走到分手的原因在于他们之间根本就不存在对话,他们只是在相爱却没有交流,即使他们面对面时其实也是在各说各话。比如小桔回家,发现方言跟她的一个女同事在玩电脑,最初想小小地闹一下让方言哄哄,却被方言理解为无事生非,最后两个人大闹了一场。女人确定感情的方式在男人那里显得如此不可理喻。
从账面上看,《我爱你》是一部小成本电影,但它有很多无形的投资,张元自己没有拿钱,王朔、徐静蕾以及为影片唱片尾曲的王菲也只拿了很少的报酬。张元的电影一向被认为商业性不强,但据一些看过《我爱你》的人说,该片是他的电影中商业性最强的,甚至是近年来商业性最强的国产电影之一。《我爱你》有一个两个半小时版本,后来为了发行剪成一个半小时,过场戏都剪掉了,所以情节非常紧,杜小桔和方言之间的冲突踩着几乎脚后跟的赶,看的时候确实不会让人闷。演员表演也是张元最满意的地方之一,他不给予演员具体的指导,而是给出一个真实的环境和氛围,然后就等着演员的爆发。他用了很多长镜头和特写镜头详细表现了演员表演上的细微之处。在选取镜头时,他往往以演员的表演为准,即使出现了技术性的错误,比如焦点虚了,他也不在意。因为演员的表演对这部电影太重要了。
陀斯妥耶夫斯基在《穷人》里,通过马尔卡·杰武什金的笔说:“竟然会这样,一个活着,却不知道他的身边有着一本书,书里面详尽描述了他的整个生活;过去有些没有想到的事情,可是在读了这本书后,你就慢慢什么都想起来了,搞清楚了,看透了。”的确有很多人觉得《我爱你》详尽地描述了他们的生活。
导演张元
认清自己很重要
银幕下的徐静蕾很清醒,甚至比电、视电影里的她更漂亮
扮演杜小桔给徐静蕾带来表演上的满足感,但她并不认为自己从此开始进入演技派演员的行列,在这个角色和别的角色之间划上界限那是别人的看法,每个角色对她来说都是一样的,她都使了同样的劲。在《让爱作主》里面,徐静蕾扮演个第三者,有些人说怎么连第三者也被她演成一副清纯的样子,徐静蕾说原因不在她,导演找她就是为了这个,她只能按导演的要求演,与她的能力无关。
扮演杜小桔之所以过瘾,跟张元的执导风格有关。徐静蕾说张元一开始显得特别随便的样子,对演员也没有什么要求,也不说戏。但实际上,他的做法给了演员很大的创作空间。如果导演指导得太细,徐静蕾就会晕,因为导演心目中角色跟演员理解的往往不一样,那演员就必须按照双重标准塑造角色。而在《我爱你》当中,她有了很大自由空间。比如有一场戏,杜小桔跟方言大吵了一架,两个人言来语去吵得不亦乐乎。这场戏是原来的剧本里所没有的,但徐静蕾觉得两个人的关系和情绪已经发展了一定的地步,怎么着也得吵一架了。张元接受了她的建议,徐静蕾跟佟大为也没有排练就自由发挥地吵了起来。能看出来这场戏的即兴成分,因为佟大为时不时就结巴一下或说错字,言辞也贫乏,但人平时说话就是这样的。张元对演员表演的尊重,让徐静蕾的表演看起来很顺,她说一个角色哭完了笑跟她哭完了等上一阵再笑是特别不一样的感觉。杜小桔的眼泪几乎都是在长镜头里流出来的,徐静蕾把留泪的时间把握的特别准,观众就容易被这个角色打动。
看过《我爱你》的人对杜小桔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因为她让一段爱情变成自己和别人的痛苦,但她对感情的执著让人感动。在徐静蕾看来,杜小桔的做法是比较极致,有一点点病态,她试图用捆绑的方式留住方言。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杜小桔不成熟的爱情徐静蕾未必认同,但能理解。
徐静蕾觉得她自己在生活中不是个表现欲强烈的人,一大堆人排队的时候,她会选择站在倒数第二排。对她来说,很重要的一件事是要认清自己。但演员这个职业往往会让人糊涂。比如演戏演得时间长了,就会不太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往往觉得是导演或者剧本有问题。如果这一次光打得好,演员就会漂亮一点,光打得不好就丑点。演员看起来怎么样跟太多因素有关,所以很难有个清醒的认识。一个演员总的来说是被动的,他/她必须等待好的导演和好的剧本找上门来。
徐静蕾出了写真集,从某种角度来说,她也是出给自己看的,为了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她自己选摄影师,自己写文章。虽然自己看自己未必能把自己看清楚,但她最起码知道了自己眼里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背景资料
《我爱你》
导演:张元
演员:徐静蕾,佟大为
根据王朔小说《过把瘾就死》改编。对杜小桔(徐静蕾)来说,爱情是重要的,但落在哪个人身上则是偶然的。她决定嫁给头一个男朋友和嫁给方言的理由没有什么不同,她只需要确定自己是不是对方从小到大都想要的人,对方爱不爱自己就可以了。刚结婚,杜小桔就开始很没有道理地跟方言吵架,即使她知a道方言没有外遇也要用这样的话去刺激方言。两人吵完了,杜小桔就道歉,好日子没过两天两人就又开始吵闹打架。方言要离婚,小桔不肯,还把方言困了起来。两人最后还是离了婚,他们却忽然能相互理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