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176)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吴鑫)
在银行外排队提款的阿根廷人(法新社 供图)
比索贬值:混乱的开始还是结束?
阿根廷经济部长莱尼科夫1月6日宣布本国货币比索贬值,从而结束了长达十年的1∶1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他说,现在1美元可以兑换1.4个比索。这个宣布是在国会众参两院同意赋予新总统——也是两个星期以来的第5位总统——杜阿尔德紧急权力之后作出的。国会同意结束比索与美元挂钩,并授予政府紧急权力,重整阿根廷濒临破产的经济。
阿根廷是在1991年3月梅内姆政府时期执行比索与美元1比1的固定汇率制的。“这一措施曾使年通货膨胀率从百分之数千几乎降至零,并为阿根廷的经济增长奇迹作出了贡献。”《纽约时报》说,“然而,这种汇率政策后来成了一种依靠,美元在此后的日子里越发坚挺,阿根廷商品逐渐失去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比索贬值可以促进阿根廷商品出口,有利于缓解债务危机,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货币贬值不仅使本国人民的资产贬值,也不可避免地削弱了民众的购买力。同时,进口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使依靠进口原材料生产的商品成本上升,出口利润增加也会诱导出口增加而减少国内供应,使国内价格上涨。人们担心上个世纪80年代5000%的通货膨胀率噩梦重现。在贬值计划宣布前,市场上已经出现抢购风潮,一些商家甚至开始哄抬价格。
此外,尽管阿根廷民众收入的是比索,但是80%的合约,包括银行借贷和有效账单都是以美元记账的。
“我们被敲诈了。这是很简单的问题。”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郊的一家五金店店主赫南德斯告诉法新社记者,“我以比索做买卖,但我是以美元偿还欠款和进货。我已濒临破产,快要走投无路了。”
为了保护这些商人,杜拉尔德希望他们能按过去1比1的比率转换成比索账目。《经济学家》称:“债务重新核算,将是银行最为头疼的事。”
杜拉尔德的计划还包括,改革银行体制、控制价格、保护地方工业和促进就业,这让外国投资者十分紧张。他们害怕政府会利用旧的方式和缺少市场调控的政策保护地方工业。分析家们指出,西班牙的公司将因此损失几十亿美元。法国外交部长韦德里纳则明确要求阿根廷保护家乐福、法国电信和雷诺在阿根廷的投资。
杜阿尔德的发言人强调:“我们不能打击那些外来投资者,我们需要外资,因为这意味着就业岗位。”的确,如果外资的信心减退,甚至撤资,对于现在20%的失业率和连续近4年经济衰退的状况来说,只能是雪上加霜。
(本栏撰文:吴鑫)
受审
美国政府高级官员1月6日表示,阿富汗原塔利班驻巴基斯坦首席代表扎伊夫已被逮捕,目前他被扣押在美军停泊在阿拉伯海域的一艘战舰上,美调查人员希望能够通过对他的审讯获得更多的关于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情况。扎伊夫是迄今为止被美军抓获的级别最高的原塔利班官员。
(美联社 供图)
南亚:战争边缘政策的经济视角
印度明星新闻电视台1月6日报道,巴基斯坦一架无人驾驶的间谍飞机当天下午飞入南部克什米尔边境的印度领空地区约8公里,结果被印度的空防武器或战机打下。报道指出,这起事件引发印巴边境军队互射炮弹,猛烈交火。巴基斯坦军方第二天发表声明,否认了这一消息。并指出,印度军方此前一天在查谟地区损失了一架遥控飞行器,而印度另一架米格-25军用飞机也于1月4日坠毁。他声称,印度宣称击落巴基斯坦飞机,是为了掩盖印方损失而采取的伎俩。
自印度议会大楼去年底遭到恐怖袭击后,印巴一直在战争边缘徘徊。尽管事实上许多外在和内在原因都在阻止这两国大规模战争爆发的可能,但两国都没有真正远离战争边缘。
战争边缘政策的手段就是实力威慑,主要是政治和军事上的,比如军事演习等,但经济上的威慑同样重要。
早在刚有战争迹象的时候,印度财政部长辛哈就对美联社表态,“我们目前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大量的粮食存储,通货膨胀率也很低。一旦发生冲突,我们能够比巴基斯坦更从容地应对。”1月2日,印度石油部长拉姆·奈克也对法新社记者说,“一旦发生战争,我们能够维持至少45天。我们已经采取了必要措施,储备石油产品。”
战争边缘政策意味着大战最终打不起来,主要制约因素也是经济。
据阿根廷《号角报》报道,如果将可能的战争耗费与印巴两国人民的收入作一个比较,显而易见的是,数亿人将陷入极端贫困之中。例如,向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另一侧发射一枚迫击炮弹需要耗费250美元,比印巴两国普通居民年平均收入的一半还要多。如果在锡亚琴冰川地区——世界地势最高的战场发动一场战争,印度每天要耗费60万美元。
即使在和平时期,两国也为维持在边境地区的对抗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巴基斯坦每年的军费高达20亿美元,而人口超过10亿的印度军费一年130亿美元,占其预算的17%,几乎是穷人粮食补贴的5倍。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战争爆发,印度不得不放弃8%年增长率的努力。而印度要摆脱贫困,8%的增长率需要保持10年。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军事冲突将使其高达380亿美元的外债雪上加霜。这些外债是它出口额的两倍多。
逃离
自从印度议会大楼被袭击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边境地区集结了大量军队,并不时相互武装攻击。数以百计的两国边境地区的居民逃离家园。
(本栏撰文:吴鑫)
(美联社 供图)
斡旋
英国首相布莱尔1月5日起访问印度和巴基斯坦,期望能缓和两国边境地区的紧张局势。在印度班加罗尔,布莱尔昨天指出,巴基斯坦必须“彻底抵制”恐怖主义,印巴之间才有可能展开对话。
(美联社 供图)
握手
1月5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行开幕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首脑会议上,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主动与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握手,以展示诚意,却被印度外交部指责为“哗众取宠”。第二天,他们在闭幕仪式上再度握手,这一次,主动的是瓦杰帕伊。不过两人在会议期间没有举行实质性会谈,失去了一次缓和局势的机会。
(美联社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