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别武器:21世纪“杀人机器”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蔡伟)
前不久一本国外著名杂志刊登了一张美军士兵照片,详细标出这名“武装到眼睛”的士兵的装备。惟一一处无伤大雅的错误,是将士兵腰间的饭盒标成了手榴弹袋。
许多人也许对50年代国产战争片中英雄的装束印象深刻:一支美制汤姆生冲锋枪,胸前挂满牛皮子弹袋,当然,后腰永远少不了几颗长木柄手榴弹。惟一与武器不相干的“装备”,可能就是胸前偶尔斜背着的炒面袋和腰间的水壶。因此当一个朋友问我,前往阿富汗的美军士兵全身背着大小背囊,带的都是些什么装备时,我一时语塞。除了一支M-16A2自动步枪和美军M88凯芙拉头盔,真不知该如何向他说明手持式GPS到底有什么作用,而M9型多功能刺刀与“三八大盖”的长扁刺刀有何区别。
目前外军的单兵装备主要包括战斗装备、生存装备、服装装备和C3I等多种系统。用“武装到眼睛”最贴切不过。负重越来越大,当然价格也越来越高。巴顿曾说:“战争是一门艺术。”这句话也许应该理解为,指挥作战是一门艺术。然而自海湾战争以来,各国对武器的崇拜似乎达到了顶峰,单兵装备也在上个十年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2年英国皇家步兵团的两个团刚从挪威结束冬季作战训练,就迅速投入马岛地面战争,英军良好的防寒装具和寒带训练被证明不可或缺。反之,众多阿军士兵却因为冻饿而失去战斗力。作为21世纪单兵计划的倡导者,英军还迅速于1984年展出了“2000年步兵”模型,并于9年后提出了“未来战斗士兵系统计划”。
6世纪时,英国人的老祖宗亚瑟王的标准造型是一柄英格兰宽刃剑,身披简陋的皮甲。到了侠盗罗宾汉时代,宽刃剑变成了双刃大砍刀,当然,少不了罗宾汉的招牌装备:英国长弓。自古到今,防护装备的发展似乎总落后于武器的发展,可能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毁灭别人。到14世纪,锁子甲取代皮甲。而1550年前后欧洲出现了全身防护的甲胄,就是《吸血僵尸惊情400年》里片头武士的装束。从这一点上看,科波拉的历史学得不赖。全身甲胄的防护力之强使强大的英国长弓也威力顿失,但其重量虽然比锁子甲轻,仍超过50千克,骑士们需要在两三个“桑丘”的帮助下耗费3个小时才能穿戴停当。以至1415年阿金库(Agincourt)战役中,法国国王查理·阿尔布雷特强大的重骑兵在冲击时陷入泥沼,被自身沉重的盔甲压得无法站立,反被英王亨利五世的步兵用斧头、钩镰和匕首抹了脖子。我一直认为英国人对单兵装备执著的研究有历史传统的渊源,例如英军一直强调射击的准确性而非火力的密集,就与其狩猎传统不无干系。英国未来士兵技术计划中由皮尔金顿公司设计的武器增强器瞄准具,可以将目标显示在头盔显示器上,延续的正是罗宾汉一箭穿心的风格。
英国过去的老对手法国也在1996年由GIAT公司和Thomson公司向法国陆军递交了单兵装具的竞标方案,后来称为“先进士兵战斗系统”。类似计划还有俄罗斯的“巴尔米察工程”、澳大利亚的“旺德拉”工程和美国的“21世纪陆地勇士”系统。美国的“21世纪陆地勇士”系统全重34千克,主要包括装有改进激光测距的M-16步枪,及火力控制、通讯和导航系统。防护装备主要是轻质高强防弹背心。这套目前最先进的单兵装备曾于1999年在美国乔治亚州的本宁堡步兵训练场进行过试验,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21世纪陆地勇士”价格高达4万美元,用其装备一个摩托化步兵营需要1.5亿美元。
对士兵来说,34千克的“21世纪陆地勇士”比50千克的全身装甲要轻了一些,但根据负责美国单兵工程项目的辛西·亚贝德尔指出,士兵的个人负重中,仅37%的重量属于武器和电子设备,63%来自服装和个人装具。为此美国国防部预先研究计划局又计划设计出一种被称为“外骨骼”(Exoskeletons)的防护装备,以解决防护力与负重之间的矛盾。
其实,除了一辆宝马汽车,詹姆士·邦德所拥有的神乎其神的装备,未来士兵们都会拥有。然而与过去的武士们相比,未来士兵却似乎已堕落成完美的杀人机器。从矮子丕平到查理曼,法国国王明文规定:“哪怕失去人身自由,不能放弃自己的剑。”而未来的士兵在失去抵抗能力时,会训练有素地从某个背囊里拿出一块制式投降单,上面早已用包括普什图语在内的几十种文字写着:我是×国士兵,请通知×国政府并给予我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