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鲑鱼:并非虚拟的濒危动物
作者:鲁伊(文 / 鲁伊)
(野生鲑鱼的生命周期)
当我们说藏羚羊是濒危保护动物时,想必没有人会提出异议。即使我们不知道全世界现存的藏羚羊不足10万只,并且正以每年2万只的速度减少,仅凭常识就足以让我们警惕到它未卜的悲惨命运。但如果我们说那些在大一点的超市都能买得到,在日式、法式、俄式和中式餐厅以刺身、寿司、烟制、烧烤、红焖等菜式出现在餐桌上的鲑鱼(三文鱼)也是濒危野生动物,可能不少人就要认为这是极端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危言耸听。没有道理为这样一种以很平常方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动物的未来担心,就像没有必要为了猪或牛的命运忧心忡忡,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人认为的合理想法。
当美国联邦法官迈克尔·霍冈(Michael Hogan)在今年9月宣布法令,准许在俄勒冈“科侯鲑鱼”(Coho Salmon,也称银鲑Silver Salmon)的栖息地沿岸砍伐树木时,他就是这样想的。他认为,在美国的人工鲑鱼养殖场中,养殖着数以百万计的科侯鲑鱼,没道理将野生科侯鲑鱼列入濒危物种并依据《联邦濒危物种法案》对其栖息地加以保护。鉴于这一点,他授权砍伐了Umpqua国家森林和Siskiyou国家森林中的上千英亩林地。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12月7日,美国联邦上诉法庭裁定,霍冈宣布的法令无效,所有砍伐活动必须停止。以位于西雅图的“地球正义”(Earthjustice)为首的环境保护组织并没有为此而感到特别高兴,在他们长期为保护野生鲑鱼而进行的活动中,这场胜利虽然意义重大,但却带着太多苦涩味道。
直到现在,各国渔业联合会的人还在强调,全世界鲑鱼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在增加。国际期货市场上鲑鱼的价格走势似乎也在证明这一点,由于供过于求,鲑鱼价格持续走低。此外,根据统计,近年来,鲑鱼平均个头正在不断增大,形势似乎一片大好。但只要我们看一下另外一组数据,也许就无法这样乐观。
据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最新统计,野生的大西洋鲑鱼(Pacific Salmons)至少从欧洲和北美洲的309个河流水系中消失,在过去的30年中,捕获自北大西洋的鲑鱼产量减少了80%。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进行的有关调查,由于鲑鱼的洄游习性使其在北太平洋和加拿大、美国的河流和海域中来回迁徙,两国捕鱼船展开追逐捕捞,造成大批回乡产卵途中的鲑鱼夭折,从而使鲑鱼储量不断下降。哥伦比亚河流域的鲑鱼比历史水平下降了80%以上。这种情况,在盛产大马哈鱼的(Chum Salmon,太平洋鲑鱼的一种)中俄交界的黑龙江中也常有发生。过度捕捞并不是危及鲑鱼生存的最重要原因。一条母鲑鱼在繁殖期可以排出20000个左右的鱼卵,其中绝大部分能够受精并孵化成幼鱼。在没有遭到人为破坏的环境中,鲑鱼的天敌只有海豹和棕熊,而适度捕捞正是调整其种群数量的一种方式。但近年来,人们在河流上修筑水坝,阻碍了鲑鱼洄游产卵的路径,而疏通河道和工业污染则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这些都使野生鲑鱼的生存状况受到极大威胁。
一方面,野生鲑鱼数量急剧减少;另一方面,不断有科学研究表明,鲑鱼富含W-3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B1、B2和维生素D,是胆固醇含量很低的健康食品,这使得恐惧心血管疾病的现代人在喜爱鲑鱼鲜美的肉质之外,又多了健康上的需求。在过去10年中,全球的鲑鱼需求量成倍增长,尤以中国、韩国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为最。经济利益的驱使让人们动起了人工养殖的脑筋,基因工程的进步又使改变鲑鱼的天性成为某种可能。成功实现淡水养殖鲑鱼和海水网箱养殖法一度被视为各国渔业的复兴点,然而,殊不知,可能正是这些人工养殖的鲑鱼给野生鲑鱼施以了最致命的一击。
人工养殖鲑鱼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变鲑鱼的洄游习性,这就涉及到基因的改变。通常做法是改变鲑鱼体内的某些导航基因,使其适应单一水域环境。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培育出的转基因鲑鱼比野生鲑鱼个头大上许多,繁殖力更强,生长速度更快。几年前,一家名为“新西兰帝王鲑有限公司”(New Zealand King Salmon,Ltd.)的研究人员就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重达250公斤的契努克鲑鱼(Chinook Salmon,又名帝王鲑King Salmon),而在自然环境中的野生契努克鲑鱼的重量通常只有50公斤左右。可是没过多久,研究人员们就发现,在这些转基因鲑鱼中,出现了由于遗传变异而引起的头部畸形等异常症状。在2000年初时候,这家公司不得不宣布终止转基因鲑鱼研究,销毁了所有的“科学怪鱼”,并加以深埋处理。
经过深入研究,人们开始发现,尽管人工养殖的鲑鱼存在一些表面的优点,但由于其缺乏基因多样性,同野生鲑鱼相比,对一些疾病和环境的变更极为脆弱。据路透社12月26日报道,波士顿的鲑鱼养殖者和政府官员联手捕杀了放养在科布斯库克湾(Cobscook Bay)的围栏中的200万条鲑鱼,这些鲑鱼都感染了致命疾病。在此之前,为防止这种疾病蔓延,鲑鱼养殖者们已经杀死了100万条鲑鱼。为此,美国政府将向鲑鱼养殖者们提供1640万美元的补助。
如果说问题只局限在养殖鲑鱼的范围内,那还不是最糟糕的。但网箱的破损使一些人工养殖的鲑鱼逃到了野生鲑鱼活动水域。除了给野生鱼群带去各种文明疾病和寄生虫之外,它们还与野生鲑鱼交配生下了变种后代。这些变种鲑鱼不再具有野生鲑鱼的敏捷和洄游特性,但个头大、生长快,善于同野生鲑鱼争夺食物,更加速了野生鲑鱼的灭绝。雪上加霜的是,出于保护野生鲑鱼和增加垂钓渔场中鲑鱼数量的善良意愿,美国鱼类和野生动植物服务组织(U.S.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和其他一些组织每年都要向河流中投放几十亿人工培育和孵化的鲑鱼卵和幼鱼,这些放养的鲑鱼同样因为缺乏基因多样性和争夺食物等原因使野生鲑鱼的地位更加岌岌可危。正如大西洋鲑鱼联合会所发出的警告一样,基因失控造成的基因污染对野生鲑鱼造成的危害甚至百倍于过度捕捞。
鲑鱼(Salmon),属鲑形目鲑科,生长于北半球寒冷地带的水域中,体形较大,是珍贵的食用鱼和猎用鱼。大多数鲑鱼具有洄游的习性,它们在淡水中产卵,孵化的幼鱼游向海洋并在海洋中长大,几年后,当幼鱼成熟并进入繁殖期时,它会逆流游回出生的河流,在那里产卵并死去。主要产地包括加拿大、挪威、丹麦、美国和俄罗斯。(路透/Reuters) 濒危动物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