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中国加入WTO的利弊观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概观
世界贸易组织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四届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上,表决通过中国正式“入世”的具体协议。
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入世后五年内,中国贸易量占世界的比重将从目前的4.5%,增加到6.5%;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额外增加0.5到2个百分点;人民币将有可能成为国际流通货币。美国布鲁金斯学院高级院士拉迪表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可望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国;十年内将成为电子产品、电脑和半导体的最大制造商。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有3万亿美元的市场向西方制造商开放。
世贸组织候任总干事素帕猜透露中国入世的七项承诺:
一 农业税将减低一半。
二 四年内资讯科技产品实现零关税。
三 在服务业上,中国承诺五年后,中国的物流、运输、银行等服务业要自由化。五年后,外国银行可以进入中国,并允许金融和人寿业外资股权达到50%。
四 继续国有企业的改革。
五 改革价格控制制度,逐步实现按市场调节价格,而非政府的价格。
六 继续法律改革,承诺全国建立统一的《行政法》,加强法律的透明度。
七 尊重知识产权法。
农业
(程铁良 摄/Fotoe)
根据1999年《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到2006年,大豆的进口额,从1998年的170万吨增加到330万吨,其中私营部门应该达到90%。小麦从200万吨增加到930万吨,私营部门应达到10%。玉米配额从450万吨增加到720万吨,为1998年25万吨的28.8倍,私营部门应达到40%。大米配额从260万吨增加到530万吨,为1998年25万吨的21.2倍,私营部门应达到50%。到2004年,棉花应从20万吨增加到89.4万吨,为目前4.47倍,私营部门应达到67%。中国承诺取消对玉米、棉花和大米的出口补贴,在2004年中国将总体关税降低到17%,将对美国有竞争力的农产品降低到14.5%,其中大豆3%,肉类和水果10%~12%,乳制品12%~19%,红酒20%。
利:第一对消费者有利。第二对中国出口非资源型农产品,如水产品、蔬菜果品、部分畜牧产品有利。第三,增加进口大量占用资源的基本农产品,有利于土地资源短缺的沿海发达地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第四,有利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弊:第一,国内通过出口削减2000亿公斤的仓储的计划难以实现,不利于长期稳定粮食生产,国内粮食生产受到进口压力下降的情况下,中西部传统农业地区收入会受到影响。第二,与美国双边协议进口粮食,占我国商品粮消费20%,过多进口对中国的安全有影响。第三,中国农村户均0.4公顷的细小农业规模,地租量非常小,无法与美国的规模农场竞争。
工业
1.医药 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化学原料生产国,但主要产品多属普通医药,附加值低。将医药产品关税降低到5.5%~6.5%,并且不能再仿制,对我国医药产品冲击很大。
2.汽车 中国汽车市场1986年以前轿车进口关税为220%,1994年降低到150%,1996年为100%,1997年为80%。中国加入WTO以后,将在2006年前将汽车进口关税降低到25%,汽车零件平均进口关税降低到10%,取消进口配额,这就意味着进口轿车的价格每年平均下降4%~6%。在2006年以后,对中国汽车生产影响巨大。国际市场轿车价格总体上只有国产轿车的1/3~1/4,即使加上25%的进口税,价格也将大大低于国内,迫使中国轿车大幅度降价,国内100多家汽车整车制造厂必须进一步实行兼并和重组,16家汽车类上市公司将出现重组和合资高潮。
考虑到多年来走私巨大,亦不应过分夸大加入WTO对于中国工业的影响。
3.造纸 纸张进口关税从15%~25%降低到5%~7%,将冲击国内造纸工业。
(本文承蒙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先生提供资料,特此致谢)
(Reuters/路透)
(Gao Feng/Imaginechina)
就业
余斌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他说:“中国有望继二战期间的‘美国制造’和70~80年代‘日本制造’后,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中心和加工中心。”
失业:
《联合早报》:入世头5年,超过半数的国有企业将面临淘汰,上千万人失业,再加上农业面对冲击,估计有500万到1000万农民失业,而新加入劳动行列的人口约2000万,即未来5年,社会必须为4000万失业人口安排就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研究室主任莫荣认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从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制造工业国,城镇失业人员额外增加300万~400万人,失业率大约攀升2个百分点。
新增就业机会:
入世后纺织、服装、食品、皮革制品以及建筑、建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有利于就业。
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通讯提供的资料表明:入世后前7年,纺织业、服装业、食品加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将分别增加职工282.5万人、261万人、16.8万人、92.8万人、266.4万人,增幅分别为23.6%、52.3%、2.1%、2.2%、2.1%。
中国对外经贸大学世贸组织研究会会长薛荣久说中国在“入世”后五年至少还需要180万名外贸人才。
服装贸易
进入WTO以后,对服务贸易将产生非常大的促进,但对现有的国内服务业将构成严重冲击。
1.信息产业 我国要在6年内取消寻呼、移动电话的进口限制和固定电话的地域限制,在4年内允许外资在所有电信领域中持股可达49%,部分领域可达51%,取消电信设备的关税限制,包括半导体、计算机和外围设备。
2.金融 国内金融机构面临巨大挑战,过快开放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我国的国有银行承担着维护国有企业的职能,不良资产在通货紧缩下日益严重,难以与外资银行竞争。非金融机构过多过滥,易成为金融风险的发源地,如保险公司前几年以高回报吸引客户,在通货紧缩环境下正在陷入困境,在国内信誉非常不好的环境下,保险业难以同外资竞争,目前的办法是暂不开放寿险。跨国公司的进入是以财务公司为中心,只有开放一定的金融市场,才能够带动外资生产企业进入,使之经营力量更加强大,并形成垄断。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会加大我国外汇管制的难度;金融机构失误可能干扰金融市场的正常发展;进入WTO,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化难以避免。
(Reuters/路透) 我国政府将开放外贸经营权,允许非国有外贸机构存在,这将大大促进我国外贸的发展。对于公开拍卖许可证和配额这类市场经济方式,也将不得不实行,有利于减少寻租,提高经济效率。外资在国内开设批发零售商业,也会冲击国内商业。
(Reuters/路透) 金融宏观经济wto国内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