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棚习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林鹤)

摄影棚习性?0

餐室和起居室

摄影棚习性?1

卧室以及晒台 

摄影棚习性?2 

南面位于餐室外侧的阳台 

摄影棚习性?3 

山坡上的建筑  

在电视系列剧Sex and the City里,写腻了老套想添些儿变化的编剧忽发奇想,自嘲地把住在曼哈顿的专栏作家Carrie安排到好莱坞出访,以一个纽约客的陌生眼光来看好莱坞习气的浮夸荒唐。Carrie的新男友带她去看一处豪宅,她进门的第一声感叹是:哦天呐,这哪里是宅子,明明是飞机场嘛。

除了洛杉矶的地皮比纽约便宜一些以外,这个故事的另外一个立足点是制片人的豪富地位。这批人俨然可称建筑师的优质主顾。

你看到的这一座制片人住宅,建在贝弗利山丘一座小山包的顶上,俯瞰着立有HOLLYWOOD大牌子的那座大山和城区,而这道山脊的西侧,则是一片峭壁危然,远远看得到马利布海滩。如此得天独厚的地段,土地的价格让我连猜都不敢去猜。尤为难得的是,住在视域资源这么豪奢的地方,四外的景致本来早已够看,不必还在自家院墙以内留出小中见大的菊篱,而主人居然忍住了没有把买来的每寸地面都盖进无数房间,变成穷形恶相的“野兽屋”。整座房子的总建筑面积还不到300平方米,这个尺度在习惯了“飞机场”的洛杉矶,绝对算得上小巧精致了。

这座住宅经历过两次建造过程。第一波的建筑出品于60年代,设计事务所纽特罗当年也是声望颇隆的。90年代的这次动作,主要是对旧房子进行扩建,同时把它翻改得时尚一些。裁缝最恨的就是让他改衣服,比新做一件还费力而且必不讨好,建筑设计又何尝不如此。能改出一个值得注目的方案来,可见操刀者手艺。为呼应60年代原有设计的气质,这次的新设计延续了现代主义审美标准,在屋子里大量用的是玻璃、铝材和水泥抹灰。

仗着加州的温和气候打底,这座房子大可肆意地作通透科。从东边顺山脊走近前来,在一道粗糙石墙的遮蔽之下,入口的铺地一直顺势延伸进屋,割过起居室和餐室之间,撞在房子西尽端的整面玻璃上。自门口向屋内看去,似乎这一条路把整个建筑都切成了南北两个部分。但是,如果你是站在屋子里面的话,则室内空间的流动性又是首位的感受了。北侧的录像放映室、西侧的起居室和南侧的餐室之间,除了有房间的拐角、悬空的楼梯以及活动拉门在作一些分割的暗示以外,空间完全是相互渗透的。光线从天窗处流泻进来,把横七竖八的建筑杆件的影子播撒得遍地皆是,这样一来,本来是进深颇大的整个底层西侧焕然明亮。又有水平檐口出挑深远,遮挡了加州强烈的日光直射,庶几得免眩目之痛楚。

偏想晒太阳么?请上楼。

在餐室的东侧上方,是主人卧室,也是这次改造最精彩的地方。本来的建筑是没有这一块的,建筑师在改建时,把入口进来那条路线的空间抬高,沿线设置了高窗,让屋顶浮动起来,又在走道末端处打破屋顶穿了一个洞,贴着边安放了一架楼梯,引入走上二楼加建的部分。这里纯粹是私人的地盘,室内全部内容只有主人卧室和盥洗室而已,此外尽是室外平台。自成天地的悠然,让设计师放胆把卧室的东南西三面全做成了大面玻璃,且放床一角的天花板居然也是洞开的玻璃,那临虚而卧的境界倒是有晋人之风。在东西两侧,平台都用木板铺设,更妙的是,这部分平台不设围栏,取而代之的是曲折连绵的木板长凳,视线越发毫无挂碍,显示出凌绝顶的爽利来。

爽利的可不止于此。晒台上还用金属和玻璃语素玩起抽象雕塑。设计师利用楼梯上方之类可以自由选择净空的地方做了斜天窗,加上铝质管件,用平淡的线条突兀出了一丝尖锐感。挑檐的材质呈现出半透明的烟灰色,出挑的檐口也用了铝板,铆钉的排布成了贴花一样的装饰细部。

依主入口处的粗糙石墙来看,仿佛这座建筑的风格应该走的是地方材料乡土风的一路。但改建以后的室内,却显得非常摩登,有一种临时感和装置感。前已言之,建筑师选择了现代主义时期惯用的廉价建筑材料,来向前一次的设计师致敬。铝材的轻,无论用什么装饰伎俩都是掩盖不住的,那么索性就展示其轻。加建的楼梯本就是个外来户,用些轻薄制材,更突出它的临时感也不妨。于是乎扶手成了一片压弯的带型铝板,支架是管材,斜梁是U型材。楼梯踏板总算是柔和的木头,却是靠铆钉坐在铝质的托架上的。这么硬而轻的一派气度中,用在它身上的装饰手法也就不可能古典,只有在全部构造节点上的那些点(铆钉)、线(扶手和支架的轮廓)、面(斜梁)的均匀排布,成就了一副工业设计般的面貌,在首层西侧的流动空间正中,触目地点缀成了室内的视觉重心。

和这架楼梯会心似的,室内的装饰主调采用了金属灰的色系和冷硬的质感。在美国的中产之家里,餐桌是一家人团聚的中心,读报、做作业、拌沙拉,七嘴八舌都围着它,因此,餐桌常以暖色原木的居多。而在这里,几横几竖的秃秃的金属骨架上,一片玻璃板光楞楞的。餐椅也用细脚伶仃的金属支架,撑着压模成型的深灰色椅座。

应该比餐桌更能提升温暖指数、更经典的一个元素是壁炉,通过无数描摹前资本年代的小说和电影,我们早已从绅士淑女们活动的场景里熟悉了这个东西。炉前衬着隔热扇的私语,是可以和中国后花园月色杏影中的笛音相提并论的。受到这样的情结濡染,如今大陆所谓的富豪别墅,也都忍不住要做出一个仿佛石砌的壁炉,然后隆重地在炉膛里放上一个电加热的胎,倒也热得红光烘烘然有喜色。说到贝弗利这里,气候条件根本犯不上用壁炉,它在屋子里亮相,不知道是不是同样归咎于主人看多了陈年老片。从炉台上摆着明艳鲜花和书籍的样子来看,这个壁炉在多半时间里纯属是虚设的一个POSE,好在它的模样还算够怪。其后背衬着屋里惟一的一处粗糙石墙裙,算是对壁炉年代的一个示意吧,同样的粗糙石料叠起来架住一整片灰色花岗石板,上面直接堆着大段的木柴。略脱空一点的上方,粗疏的金属拔烟口简直像是从哪个破败工厂里偷来的,如果不是后壁文雅的暗灰蓝色托着,这个烟道只配称丑。但放进这等光鲜的人家,它就能摇身化为艺术。

更像临时仓库的处理细节是地面,全裸的混凝土,不铺地砖地板,也不铺地毯。抹灰层天生的深浅不一加上混凝土的黯淡,让整个地面都有了茸茸暗暗的感觉,借绘画的一个字眼来形容这种情调,叫做高级灰。

从完工以后的整体效果来看,这屋子干净利落,不带一丝热闹的人气,便宜的材质做成了豪华的酷。虽说有布沙发软软的,缓和着真正起居时会感到的生硬,也有摊开的书报,点缀的植物瓜果,但无论如何,这里终归不像有人在真心实意地过着那种剁馅儿包饺子的日子。即便高踞山巅,不必避讳闲人的眼,挂一挂窗帘就那么难么?这种感觉,其实真是很像让Carrie落荒而逃的好莱坞,已经不是钻满虱子的华美的袍,而是渴望看见哪怕是虱子的华美的硬壳。换一种眼光来看,它又很像是尚未完工的摄影棚布景,总好像下午就会有一队工人扛着更多的摆设杂碎和窗帘地毯乱纷纷地进来,接着干活布置。

做这个设计的事务所是在纽约和洛杉矶两栖的,我真想看看,他们在东海岸的设计是不是也如此,Carrie会喜欢这样摄影棚气息的房子么?(图片均为本刊资料) 建筑

上一篇: 恐龙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