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时代的警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王星当卡罗·朱里安尼在热那亚将他对新世界秩序的愤恨转化为暴力时,他从警察那里得到的反击是颇为老套的:两颗子弹打烂了他的脑袋。与此同时,美国的一些警察正在自问:这类死亡是否是街头冲突的必然结果;换而言之)

激光时代的警察0

激光时代的警察1  

未来的武器实验室看起来更像刑讯室  

一间非致命性武器实验室看起来很像英国的伦敦塔监狱,但工作在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确实希望他们的工作能多少减少类似朱里安尼这样的事件发生。洛杉矶警察局的非致命性武器研究专家查尔斯·希尔的看法是:“我们的工作标准并不是达到‘完美’,我们的标准只是创造更多的替代品。遇到‘中弹身亡’这种话题时,我们最直接的应答是:‘你更希望被什么玩意打中?’”

在希尔看来,民众对于武器的观点的转变始于1966年一个星期三的晚上:“当时《星际旅行(Star Trek)》在电视台首播。激光枪的概念马上深入人心。无论我们是否接受,激光枪为我们设立了一种新准则。在《星际旅行》里出现的激光枪是便携式的。它具有分辨能力,这意味着你可以打中某个人而丝毫不伤及其他人;它可以消除对方反抗的意念与能力,而那个家伙事后能够不带任何后遗症地恢复原样。最后,它可以重复利用,符合环保标准。一句话,这些特性都使人们开始对非致命性武器浮想联翩。”

今年3月,美国空军的实验室宣布研制出了一种激光束武器,它可以使被击中的对象产生如同皮肤接触到点亮的电灯泡时一样的烧灼感,但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根据空军提供的数字,这种武器对皮肤造成的灼伤范围至多只有1/64英尺。美国“橡树山”国家实验室也在研制一种激光束武器,它可以提高皮肤表面温度,使人体产生近乎发烧40度的虚弱感。在其他美国国家实验室里正在研制的还有可以产生类似于酒醉或癫痫病小规模发作感觉的激光束武器。

位于圣地亚哥的HSV技术公司声称他们正在研制更贴近,或者说更忠实于《星际旅行》里的激光枪的武器。HSV的研究部门副总管埃里克·海尔称:“我们正在改变我们已知的世界的边缘。”HSV的激光枪可以向目标发射两束剂量极低的紫外线,在空气中电离出两条通道;一小股模仿脉搏频率的电流将如同沿电线传输一样、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通过这两条通道。被光束击中的人马上会被光束环绕,同时因为四肢肌肉不自主的收缩而丧失活动能力。按照HSV的乐观估计:来自一架悬停着的直升机的一道激光束就可以制服地面上一大片示威者。HSV的宗旨是:“没有痛苦,没有冲击,没有任何感觉。”虽然他们的激光枪的能量只有加大150倍后才能达到产生致命的结果,但海尔也承认:“如果有人把它用作一种杀人工具,我们会感到遗憾。”

不管是往更好的还是更坏的方向发展,新的非致命性武器仍然层出不穷。已经普遍使用的发明包括:安装有电子感应器的防暴水枪——当感应器发现目标距离过近时它会出于安全的考虑降低水枪压力;黏性电棍——一种可以利用胶水与倒钩粘着在对方身上,放出让人暂时丧失活动能力的电流的装置。除此以外,更新型号的警棍上通常也都增加了发射软性子弹诱捕网的功能。

可以使目标丧失活动能力或用于预设障碍的强力胶水曾经被美国海军在索马里实地运用:当联合国维和部队撤退时,美国军队在四周设置了数道“胶水圈”以阻止当地的抗议者接近。实战运用的结果证实:强力胶水的最大问题在于它所设置的障碍可以被几块木板或塑料板轻易克服。小剂量的爆炸物因为可以产生冲击波而被用于驱散集会人群。这一类武器的典型代表是LE Systems的便携式“激光眩目剂”。但实际应用的效果却证明它往往是更大规模骚乱的点火素。另一些理论认为低频次声波可以扰乱人群。不过,如果次声波武器使用的剂量过大,它很可能导致攻击对象呕吐、腹泻、失聪甚或死亡。

无论如何,“非致命性”迄今为止还只能说是一种“目标”而不是一种“保证”。因为这些非致命性武器如果使用不当照样可以置人于死地。以“豆包(bean-bag)”这种常见武器为例,仅在北美地区它就已经造成了11人死亡。此外,高压水龙头与警棍导致骨折的事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闻。Copwatch.com是一个旨在追踪

警察的暴力滥用事件的网站。网站的发言人大卫·杰克逊就曾经指出:“缺乏适当的训练、处于愤怒状态中的过于亢奋的警察经常会把胡椒喷射器当作一种可以即兴发挥的、官方认可的折磨工具。逐渐流行的非致命性武器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与传统防暴武器相比,这些武器的使用可以减少伤亡的人数。另一方面,由于知道这些武器是非致命性的,结果警察在使用这些武器时会比使用传统武器时更加随意,经常不加区分地或错误地伤及更多的无辜人群。”

面对警方的各种新武器,示威者也在自己的“武器库”里准备了新的应对措施。能够以闪电般的速度在公共场合书写标语的机器人就是其中一种。这种机器人是在传统的飞碟玩具上发展出来的,它可以用激光束在建筑物外墙“烧”出标语,或是在飞碟底部用发光二极管显示出抗议的口号。

发明制造“标语书写机器人”的机构叫“实施自主权研究学院(The Institute for Applied Autonomy)”。这是一个综合了技术人员与艺术家的小团体。该学院的另一产品是一种名为“小兄弟”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的外形可爱,酷似鲁卡斯或斯皮尔伯格某些大片里的人物,惟一不同的是他们会站在闹市里播放用MP3格式存储的“我们最终会胜利”等口号。

互联网的发展使除“黑客攻击”以外的另一些抗议方式也成为可能。在最近一次于瑞士举行的达沃斯经济会议上,与会者在一个山坡上看到了示威者用激光束“烧出”的口号,而示威者实际操作的不过是在一个网站上输进了一串字符。

各种技术的发展最终有可能使警察与集会者都置身事外,这也许不算一件坏事。设想一下:美国国会大楼前挤满了愤怒的民众。他们肩并肩,高喊着各种口号,而实际上他们全都是全息图像,真正操纵他们的人正稳坐在起居室里。这听起来很荒唐,但确实是目前国外一些网站可以提供的服务:花上一笔钱,这些虚拟示威者就可以扛着你指定的标语冲向国会山。具体的收费视抗议持续的时间而定,当然,费用中也包括给你寄回一张记录现场实况的照片。

激光时代的警察2

《星球大战》中出现的激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