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榕树下的艾滋病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春燕 巫昂)

报道:榕树下的艾滋病0

我们社会对艾滋病人的接受程度仍于乍暖还寒的状态  

2001年7月25日,记者在电话里采访到在榕树下网站连载自己染上艾滋病经历的《艾滋手记》作者黎家明,他隐藏了关于自己的所有真实个人信息,除了他接电话的地方区号是0522。这个连年纪都保密的年轻男人在手记中描述了一种让人伤感的纯美气氛,但他甚至不知道网站都会有商业性性。而榕树下网站似乎也没有把他当作商业合作的伙伴,毕竟,他是需要众多人关怀的一个病人。

黎家明是他的网名。听声音想象黎家明,是一个生气勃勃没心没肺的年轻人。不过他觉得他到了发病前期:体重莫名其妙消失10公斤,CD4淋巴细胞低于350,病毒高于3万,除了腹股沟,3个地方淋巴肿大。“我是看着病毒梆梆梆一个劲往上跑,从一万翻两万,从两万翻4万,从4万再翻8万……”黎家明好像在描述马路上看到的趣闻。他说他最讨厌别人把他想成弱弱的样子,他说:“我很快乐,心情很好。”

《艾滋手记》的责任编辑飞乐告诉记者,《艾滋手记》决定正式在网上发表之前,网站曾找黎家明的一个主治医生,看了他的病历报告,确认黎家明病情的资料来自于黎家明本人的描述。飞乐说黎家明非常孤独,与常人接触非常小心,很自卑。飞乐认为,这样一本真实的手记在网站发表,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黎家明,“榕树下”有操作《死亡日记》的经验。飞乐没有想到的是一个艾滋病人的隐私在网站成为大家的消费对象,对黎家明可能造成的影响。陆幼青已经离开了人间,网站曾因《死亡日记》增加了许多点击率,大家都为关怀而来,好像也没有思考过这种动员大多数人对一个病人的关注会有什么对他本人的伤害。况且据“榕树下”的人说,《死亡日记》从商业带来的利益方面真正赢家并不是网站,而是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出版社挣了不少钱。

报道:榕树下的艾滋病1

报道:榕树下的艾滋病2

榕树下网站的CEO朱威廉  

黎家明使“榕树下”重新成为热点是一个事实,这个热点来自“一个真正的艾滋病人在榕树下”。“榕树下”确实取得了黎家明发自内心的信任,因为随后赶来的媒体,包括央视记者根本无法见到黎家明。黎家明干脆地说,他今天曝光明天就死。一些网友转述朱威廉对黎家明的了解说:“黎家明家教颇严,受过高等教育,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漂亮的女朋友。”一个这样类型的人在初次性行为中染上艾滋病。这样的故事永远有读者。

朱威廉在考虑发表黎家明手记时,仔细考虑过稿子将给“榕树下”带来的影响。飞乐说,6月27日,她接到黎家明的电话,然后看了他发的第一部分后,觉得震撼,就发了。正好那天中午,朱威廉用手提电脑上网,看到了,建议马上做到首页上,做最酷点,重点推荐。而朱威廉在媒体上说,在决定是否发文章时,黎家明有点犹豫。记者以这个话题问黎家明时,黎家明在电话里回答记者说:“我才没犹豫呢,我原来就一直要发表,飞乐也没犹豫,是威廉在犹豫,他毕竟要考虑的问题多。”

记者直接问朱威廉为什么犹豫,朱威廉说:“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篇特稿,推动它、打击它还是一般处理它。我们考虑长达一周,最后决定重点推出。艾滋病是个热点,黎家明有特殊性,感染途径是嫖娼这样的性行为,正好是上网的青年非常关注的问题。这样重要的稿子我与领导层都会参与,所有问题中考虑最多的是,我们向公众传达什么信息,我们将扮演什么角色?”

另一个细节让人觉得愤怒。7月25日,《艾滋手记》连载到第七部分,写的是家明因为病而放弃爱情,高尚而凄恻。在发表之初,有一个网友发了一个比较理性的评论,大意是说:略有文学修养的人都可以看出,从文字表达上,现在家明骑虎难下,已经不得不为了写下去而写。记者以为切中要害。但晚上10点多想查找那篇评论时,翻遍一千多条评论没有找到。而稍仔细看一下网友的评论,几乎全部是情绪化的感动、支持、谩骂,很多条重复多次贴,在不同的连载部分贴,没有理性冷静的带思考色彩的评论。

目前黎家明已经成为“榕树下”的明星人物,众多的人关心他在手记发表后,怎样再面对有些透明化的生活。朱威廉成为他的新闻发布人,曾在上海电视一台节目中说:“黎家明每天都会在一个偏远的地方,找到一个网吧,上去看每一篇评论。所以说他是非常关注整个社会和这么多网友对他的反应,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因为这里面有几千个人家留下来的电子信箱,他都会一一地回复。”黎家明在电话里说到这一方面时说:“我在网吧,我也不是每条都看得仔细,我哪有那么多钱啊。”我们没有聊到是否回邮件的问题。

在《手记》里,黎家明写到他一个健康的好朋友,“她一直将我们的友谊引领在一个平等的状态,我们和普通好朋友没有区别”。这个人就是飞乐。在飞乐和朱威廉的文章中,都写到彼此作为朋友的关爱和感动,意境纯美。电话里,黎家明也叙说了他和飞乐珍贵的友谊。黎家明对朱威廉的评价是:“他是个有事业心的人。”记者问朱威廉,见家明是作为“榕树下”CEO还是作为朋友。朱威廉说:“一半一半吧,我们探讨过去、现在、生命,也针对文章应该是什么进度,怎样发表效果最好,怎样做到最真实等等问题而讨论。”他又补充说,“主要是作为朋友”。

报道:榕树下的艾滋病3

用大众明星为健康对待艾滋病人作宣传已渐渐深入人心(艾力 摄/Photocome)  

据记者了解,黎家明至今没有在“榕树下”获得任何酬劳。关于黎家明的医疗费用问题,“榕树下”和黎家明都说,目前他在一个城市拿药,前几天在昆明。现在,他远离家乡,靠一点积蓄治病。他不敢用鸡尾酒疗法,那要一个月7000多元,而一旦停下来,病毒发作更快。他在一个小城找了一份勉强维持生活的工作,他父母和亲人都不知道他的情况,他想让母亲多快乐一刻。黎家明说:“我发表文字本来也不是为了赚钱,有网友说我骗钱,我就算了,不要募捐什么的。而‘榕树下’也有他们的考虑。”他觉得出书问题太敏感,坚决不谈。朱威廉说:“由于有陆幼青的经验,我们没有考虑过募捐或资助之类的活动,我们不希望组织。这一点我们和家明达成了默契。至于出书,很难说,主要看黎家明的病情。他的病毒扩散速度是平常人的4倍,写作上有困难,现在的文字不过2.5万字,不一定能等到成书。”

记者问及朱威廉有无想办法在经济上帮助黎家明,朱威廉说曾建议家明踏踏实实写一本他和艾滋病的书,可以挣稿费。记者问这种方式能否解决燃眉之急或是否切实可行,朱威廉没有回答。 榕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