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像的黄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邹剑宇)
(漫画:谢峰)
门户网站在1999年上半年形成格局。
在1998年12月1日,四通利方网站与华渊网合并成新浪网,因此获得了2000多万美元的投资,公司主要管理层基本形成并维持至今。此时声称占有了1998年网络广告市场60%份额的搜狐在做什么呢?张朝阳说:“他们(新浪网)是抢占了网络新闻的先机。因为那时我在融资、建立管理团队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公司里真正懂得帮我融资、做内容的人很少。我要在董事会上做融资协调,当时可能董事会也有不是特别好的人,但这正好训练了我管理董事会的经验。所以搜狐在新闻和技术的发展都有所限制。”
实际情况是,在1998年年底宣布合并后,新浪网大小经理层以上的员工在北京龙苑宾馆召开全体大会,议题就是新浪网是什么?其中关于新浪网不是媒体有一个讨论。当时王志东反对做媒体,他说:“要办成新浪网还是新浪社?”茅道林关心成本,说:“媒体不是那么好办的!”可见当时的新浪网高层对新浪网将来是什么还是没有底,最后达成的“共识”是新浪网既是虚拟社区又是软件公司又是媒体又是商贸中心——一个混合体。
虽然没有明确方向,但是到1999年新浪网在各个方向都不含糊地发展起来,因为它有张朝阳羡慕的资金和管理团队。新浪花了三大门户中最多的钱,毕竟也没有错失机会,新浪网的前期是圆满的。
此时网易的北上先锋黄志敏正在北京崇文门外的新世界写字楼里跟装修公司讨价还价,为他老板丁磊的到来做准备。
到2000年三大门户相继上市,全球科技股持续下跌,门户网站的蜜月期开始逐渐消退,罩在网站和公司创始人头上的光环瞬间消失。但是尽管如此,新浪网的股票价格最高也曾达到54美元,2000年的收入有1000万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新浪网没有盈利,也没有做任何其他事情,坚守着广告、电子商务、软件三条产品线,等待盈利的那一天。
对于为盼望股价上升而望穿秋水的股东来说,首席执行官王志东无疑错失了“低买高卖”的机会。或者说,新浪网上市除了融到一笔资金外,没有把股票的价值用好,反而是把自己装进了每季度一次的“轧汁机”中。而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TOM公司,利用股市做撬杠大量收购跨媒体的实体。相比起来,王志东跟他的“本家兄弟”王兟(TOM公司CEO)在资本运作能力的差异是明显的,以至于王志东到2001年还坚持新浪网“是一个软件公司”。
这最终导致了王志东在2001年6月4日从新浪网的首席执行官和董事职务上彻底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