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北京之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于 每年9)

记录北京之美0

月都有10万左右的学生来到首都继续他们的学业。《北京之美》把镜头对准了刚刚下火车的学生。他们说话时带着不同地方的口音,但谈到北京,大学生们的感受惊人地一致:他们在这个城市上寄托了极大希望,仿佛这里是梦想成真之城。一个男学生面对镜头说:“太想生活在这个城市里了!”

纪录片能解释一个城市为什么能够成为人们向往的目标。关于北京的纪录片大多了,《北京之美》另辟蹊径。它的构思来自《台湾之美》。记录一个城市的时候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从哪个角度入手才能最好地表现它独特的气质。人们往往习惯从最宏大的视角看一个巨大的记录对象,关于北京最常见的镜头是长城、天坛和整个城市的概貌。然而真正支撑起这个城市的是生活在里面的人和藏在角落的细节,它们也是离人们感受最近的事物。《北京之美》的镜头好像居住在北京的一个普通人的眼睛,它看到的是门口买报纸的人,一起工作的同事和自己的孩子。但这个片子不是只为想看北京的人拍摄的,也是给北京人自己看的。《北京之美》中有一些人,他们构成这个城市的历史与现状中最重要的部分,但不为一般人了解。郭耕是环保主义者,他每天骑自行车去野生动物保护基地,给孩子和大人讲环保观念。

《北京之美》为记录城市提供了新思路,只是囿于每集3~5分钟的片长,有的部分稍嫌仓促和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