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圆地方陪你玩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林鹤)
从二楼窄桥上看圆锥体空间上部
怕了“天圆地方”
现代建筑设计是一个完全西化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应该说,中国学生要算是一种弱势群体。雄心未泯的孩子在做建筑设计的时候,颇受不得不全盘照抄的打击,很容易梦想着,能从自己的文化里抠出一点什么有根的东西来,当作自己的理念渊源。也许,真会有个把人的哪一招还略像是那么回子事。不过,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尝试都是胡诌--一个年未弱冠的小子,无论是建筑的艺术,还是中国的文化,对他而言,都是太隔膜的艰深学问,哪里就能拿来当成创作的利器了呢。陪着小子们改了几年的设计,最厌听的一句话就是“天圆地方”--天坛是何等样的皇家盛事,堂堂帝国了那么久,也只不过才一个;如今这中产阶级就算是贵族的世道,满眼俱是区区几百平方米的小东西,你我穷人,说什么天圆地方!
因了这个,连带着还厌烦了一个设计手法,就是在平面上把矩形和圆形搀合在一起。其实,只用纯粹的矩形来设计房子,就像是江湖正道的功夫,虽不扎眼,却最是见功力的。有些时候,做设计的人实在想不出招来,怎么看着自己的手笔都嫌眼熟平庸,情急之下,就会疯狂地画出一道弧线来,特别好遮丑。如果说,这种手法只不过是有一点野狐禅的嫌疑,那倒也罢了;可是除此而外,它还有另外一个严重的弊端:在平面上,圆形与矩形交接的地方,是一定会出现不规则的交角空间的。建筑物的面积越小,被这种空间浪费掉的比例也就越大。在这个小建筑的时代里,这样的处理可不是太不合时宜么。
读了这些前文,你就可以明白,一座实际建筑,真就玩起了“天圆地方”的把戏,而且似乎还玩得很游刃有余,我便必须定睛审度审度它了。
偏得玩花样
就是在美国,加州也应该数得上是个簇簇新的钱味直打人的地方。一个地方有了钱,好建筑固然可以尽情地好个够,一不小心,那建筑坏起来却也是收不住脚。一般的老百姓有了钱,住宅也就讲究起来。这里,在西洛杉矶地方,一个中上阶层的城市住宅,也专门请了建筑师,花了大力气,设计出一些ID来。
室外旋转楼梯
这座房子的主人是个什么身份,说实在的,我是没有弄懂。记录上的房主是两位女士的名字,主次卧室的个数加起来很少。据说,这两位女士喜欢在她们的厨房里招待客人,似乎是很热情好客的;可是,看那卧室的数目,好像她们却又不很留宿朋友。或许,这正是城市住宅的特点了。朋友来访,只是顺道来度一个晚上,并不是千里迢迢地度周末,没有必要打开行李,安营扎寨。在这样的社交活动里,更重要的,是要喂饱朋友的肚子(在西方社会,在家请人吃饭,可是比去餐厅的面子还更大呢),再为客人安排出足够好玩的享受,好让人家下次还会有兴趣再来敲门。
住在城市里,没山没水的,能安排些什么好玩的呢?每家都只有自己鼻子底下一小块儿宅基地,就算这地界儿是在山坡上,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吧,其实,身份相当的人家里也都是这一套,说不得新鲜了。何况,待客的起居室是在一楼,有高高的院墙阻隔着视线,但凡还能看得见自家院子里的春暖花开,就已经不错了。
看来,还是得在室内空间上动脑筋。
既然厨房是她们待客的中心场所,能不能把这里变换一下形象,让它不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油烟訇然、被划为脏乱差的“后勤部分”呢?
玩什么
从这座建筑的平面布局来看,安排在首层的,完全都是开放式的公共空间。进了院子以后,从车房或者门厅进得屋来,路过一间书房、通过前厅,再进入的空间自然该轮到起居室,随后,就是核心部分的厨房、餐厅以及连在最后的娱乐室。整个一楼可以全部向来客开敞,超过100平方米的面积都可以串起来,连成一个宽阔的大敞厅。城市住宅的起居空间相对比较有限,这是建筑师小中见大的常见做法。
如果只是把一楼打通,水平方向上的阔朗感觉倒是有了,终归还是缺少了一丝趣味。于是,转向高空发展,就是最简单的选择。不知道当初建筑师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会想起把厨房设计成一个圆形的平面(我猜,画出这一笔的那个建筑师也是童心雀跃的一位)。整个房子的平面轮廓大致还是矩形,这个圆形嵌在房子的深处三分之一的位置上,前突一些,把着院子的正中。
眼前的图板上,既然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圆型赫然在目,那么,它的上空会出现花哨得变本加厉的圆锥,也就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了。在此,建筑师更加卖弄他手法的调皮,把圆锥形顶部的中心与圆柱型厨房的中心错开来,在这原本可能极其呆笨的两个圆之间,生造出了一种张力。抬头看上去,一个高达四层、不当不正的圆锥状上空,会让那操持炊爨的人悠然而起了愉悦感吗?我怀疑。
一个光秃秃的混凝土圆锥体,即便是歪的,又能有什么可观。想象一下,客人朋友坐在旁边的起居室里,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讪着,看着主人在餐台后面忙碌,这样的场面看多了,自也是让人生厌。所以,在主人背后的墙面上,若能有点什么打眼的东西,那就更好。挂上画儿是一种选择,但是那比较平常。不平常的是--搭一个布景给你看。
起居室一角
既然这是多层的建筑,沟通楼上楼下的楼梯总归是少不得的。设计师动足脑子,把这个沟通元素放进了厨房,便找到此项设计的特异之处了。围绕着厨房那圆形平面的周边,楼梯凌空盘旋而上。或许,设计师是想要强调这个楼梯非同一般的装置性与装饰性,因此刻意把它做成了黑色的金属制品,连楼梯踏步都是金属板材的--要知道,一般住宅为了强调温馨的家庭气氛,原色的木材是最老套的材质,只有在故意显酷的时候,才会用得到金属呐,何况又是黑色的。
二楼的房间布置主要都是些卧室,当院门的位置上,是在车房的屋顶处。两部分之间,用了一条窄桥相连接。从客人卧室出来,走在这条窄桥上,一侧可以透过窗户俯瞰院子里的草地,另一侧则俯瞰着一楼的起居室,楼上楼下的人这样交谈,是不是更加有趣?接下来,在去主卧室的路上,它还穿通了厨房的上空,在二层的高度上进一步强调了起居室与厨房之间的连贯性。更妙的是,在穿通厨房的圆锥体的时候,它也躲过了呆板的圆心,于是,它还一下子就让厨房的空间感觉更加活泼起来了。
仿佛这还让设计师意犹未尽似的,螺旋形向上升起的母题从此就成了整座住宅的空间主调。在院落最深处,从娱乐室推门出去,可以看到小小的一个旋转楼梯,细瘦伶仃地站在几级混凝土踏步上,向二楼的室外平台延伸上去。推开平台上的一道门,走进去恰恰遇上了二楼穿越厨房连过来的桥头。往回走几步,在窄桥横过厨房上空半中央的地方,沿半径方向,又一道斜线带着你继续上行:上三楼、上四楼,通到哪里去呢?几间规整的方房间,并没有更多新的噱头。上行本身所造成的复杂的楼梯构形,其实便已是这么大费周章的最终目的,倒是有点像“为艺术而艺术”。加上横七竖八几道斜向黑色钢梁,这间厨房上空够你眼花缭乱的构件可就多了。不怕你坐在里面觉得厌烦,倒是可能嫌乱呢。
作为一个城市里的住宅,这座房子的建筑面积绝不是一个小数目(逾600平方米之大),足够它玩一些纯粹用来建构空间装饰效果的把戏。而且,可以看出,职业建筑师在这里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在用地紧张的城区里,多花建筑面积,用空间构形的元素来造成装饰性,是非常昂贵的选择,绝非收购普通艺术品的花销可比。但是,不管它花了多少钱,以奇巧取胜的艺术,也许都不会是一个靠得住的选择。这些花哨的噱头终有一日是会被看腻的,毕竟,人工搭建的一点点楼梯、桥、梁的摆设,可不是“相看两不厌”的敬庭山呢。
(图片均为本刊资料)
【2001-16 17-110-1.jpg】
【2001-16 17-110-2.jpg】
室外旋转楼梯
【2001-16 17-111-1.jpg】
起居室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