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真的来了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狼,真的来了0

对于高科技之外的大众,衰退意味着更致命的威胁

终于,亚马逊给华尔街带来了他们期盼已久的消息。1月30日,亚马逊CEO宣布今年第四季度即将实现盈利。不过此时此地,此盈利已非彼盈利,没有分析师捧场,没有投资者雀跃。试想贝索斯自己说出来也一定脸红,亚马逊的盈利不是建立在市场扩张之上,而是大幅度裁员上,15%的员工将失去工作。

不知道这是否是互联网公司最后能称得上是新闻的裁员新闻。对于人民大众,互联网最后的消息却不是他们能苦尽甘来的时候,因为,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一系列裁员消息正滚滚而来,这一次,没有高科技背景的劳苦大众也不能等闲视之了。

圣诞节后,一家以邮寄商品起家的芝加哥百年老店Montgomery Ward宣布关闭它美国范围内250余家连锁店,一个世纪前的邮寄想必也和现在的互联网直销一样有着模式创新的感召力。这次倒闭涉及3.7万员工,大雪中一个个抱铺盖走出公司的雇员上了各大新闻网的头版。接着汽车业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12月全国汽车销量减少10%,通用汽车一家就减少了18%,通用于是宣布靠闲置8家工厂和2.1万雇员渡过难关。最近传出的是戴姆勒-克莱斯勒的2.6万人的解雇计划,至此,制造业的工人们开始感受到经济衰退的寒意了。

1月份,美国的失业率升高了0.2个百分点,达到4.2%,远超过人们的预期,两年来,还没有哪个月份一下子这么多的人被赶到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大规模裁员像家常便饭一样蔓延开来,使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大规模解雇行为上升了54%,最近几周,朗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J.C.Penny等的裁减计划纷纷推出,各行业中的头面公司顾不得形象,开始为减少的收入寻找对策。去年在这样大规模辞退中,第四季度失去工作的占到35%。这样的气氛中,《商业周刊》的通用电器裁员7.5万的报道使辞退恐慌达到了高潮。

历史上,4.2%的失业率算得上是充分就业的水平。因为85万高科技职位的空缺,大多数被互联网清出门户的工程师很快就再次就业,缓解传统行业的人才紧缺,副产品则是所有技术人员皆需适应没有期权或没有健身房的新生活。历史也表明,每次衰退受影响最严重的往往是蓝领工人,低教育水准使他们难于适应变化的用工市场,而减产最直接地减少流水线的运转。去年尽管是高科技的转折年份,制造业和服务业却分别占到裁员总量的46%和22%。经历了历史上最优越的劳动力市场,普通美国人对这些消息的不适应可想而知。1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低到两年来的低点。美联储第二次降息,就是为消费者的信心而来。

据预测,今年美国的失业率将上升到5%的水平,一个百分点的上升意味着100万的失业者,虽然这是历史上司空见惯的水平,但对于处于求职劣势的人群,严酷性就显示出来了。对于海外的打工者,去年的夏天就像是节日,多年找不到工作的人都在短暂的就业高潮找到了工作。现在,虽然趋势刚刚开始,诸如怪兽之类的求职中介网的页面浏览量就成倍地下降了。传统上,经济增长连续两季度下降即意味衰退,那时的失业上升将缓慢而持久。90年代初的的衰退后就业是最后走出泥潭的。从1992年7.5%的失业率到去年的4%,劳动力市场的稳步改善用了9年。现在,从未经历过艰难就业的一代或许要重新理解与雇主的关系了。

过去的一年,美国的市场经济制造了几个神话。第一,高科技衰退了,不要紧,还有巨大的传统经济支撑着。第二,互联网裁人了,不可怕,还有提供软硬件的公司吸收冗员。带着这样的浪漫幻想,美国的劳动力大军看到了去年全年奇迹般的低失业率。新经济虽然可能是新瓶装旧酒,但至少,劳动者的新地位却是新的。一大半的美国人都远没有想到他们的好时光可能这么突然地被打上句号。那时的市场调查显示,今年的失业率将和去年持平。我只听到一位经济学家说,如此低的失业率是因为在这个繁荣期,企业经历了艰难的人才争夺,所以对人才异常珍惜,只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可能大规模裁员,全国范围的失业率才可能上升。走投无路的时刻想不到如此快地光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