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龙世代的买卖生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邹剑宇)

e龙世代的买卖生意0

(娄林伟 摄/BizFoto)  

回购e龙

2001年2月2日,e龙公司董事长唐越向记者解说了e龙公司从Mail.com回购的计划。

2000年3月28日,以“城市生活网站”为卖点的e龙公司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Mail.com签订协议,Mail.com发行3599491股普通股并购e龙,同时发行279289股普通股作为e龙雇员的期权股份。并购后的一个成果是成立一个更大的互联网公司Asia.com,e龙公司的股东占5.9%股份,Mail.com占94.1%股份,唐越出任Asia.com总裁一职,e龙首席执行官张黎刚出任Asia.com中国总裁。而Asia.com又是Mail.com的全球互联网计划World.com的一部分。

2000年11月下旬,e龙宣布与Mail.com终止合作。因为Mail.com决定“将自己的业务重点完全转移到提供企业的信息服务上,而将其提供个人用户的通讯服务的业务转让出去”。因此Mail.com不再是e龙公司最强有力的战略合作伙伴了。

唐越说:“打个比喻,美国AT&T公司有两块业务,一个针对商业客户B,一个针对消费者C。把两块业务单独拿出来衡量,发现第一块业务B以股价论是15元,第二块C价值10元,但是这时候AT&T公司的股价却只有20元,比两块业务的单独相加的和少了5元。AT&T就有可能在分红的时候把两块资产分拆给股民,一股B加一股C,让原来在公司内部争夺资源的两块业务的财务区分开来。

“对我来说,我同时是Mail.com和elong.com的股东,所以会同时考虑两个股票的价值。2000年11月,Mail.com出了很多的问题,一个季度的花销达到3000万美元。它很难再融到钱了。所以我提出一个计划,与其等Mail.com在将来的某一天、比如9个月后死,不如现在关掉Mail.com,把它的有价值资产和现金注入elong.com,大家赌elong.com在三五年后依然可以存活下来。”

“但是这个计划有一个障碍,因为Mail.com在2000年融入了1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5年到期。当时融资双方签订了一个条款,在Mail.com发生资产分拆的时候,债券马上到期。所以分拆无法进行。但是最近有了一个变数,因为Mail.com又融了1000万美元的优先债券,这笔融资在Mail.com发生资产分拆的时候要比前面的1亿美元可转换债券有优先权。这时候Mail.com就有可能跟可转换债券谈,允许它以3美元的价钱把债券兑换成Mail.com的股票,比融资当时的价钱18.5美元一股要优惠很多,但条件是它取消期限。

“在这种情况下,我跟Mail.com谈定一个期限,在期限之内如果没有人给它投资,我和我的朋友将出钱买下它。”

Asia.com是什么?

作为Mail.com并购e龙的一个产物,Asia.com是一个什么东西呢?

2000年3月28日并购当天,Mail.com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Gerald Gorman解说得很清楚“成立Asia.com表明Mail.com作为拥有1000个地区域名而提供的独特网络服务平台,我们的域名中还包括India.com(印度),Europe.com(欧洲),USA.com(美国),Japan.com(日本),Accountant.com(会计师),Doctor.com(医生),Lawyer.com(律师)和Engineer.com(工程师),它们汇聚在Mail.com旗下将为用户提供个人信息、BtoB全球电子商务、强势广告等互联网服务。我们要让Asia.com成为亚洲地区有领导地位的信息服务网站。”

将近一年后,在唐越说要从Mail.com回购e龙的时候,以中国城市生活资讯服务为主的e龙的业务依然占到了Asia.com总业务量的90%以上,可以明显地看出Asia.com到目前为止还是包装e龙网的一个壳。但e龙公司的投资人在当时上市无望的情况下,找到Mail.com并且把e龙全盘卖出,得到了当时价值6400万美元的纳斯达克股票,看起来的确是漂亮的退出之路,得以借壳上市了。随即到2000年4月,纳斯达克开始了下跌,Mail.com的股价从2000年3月28日的每股18.875美元下跌到2001年2月2日的1.250美元,原来e龙公司换来的Mail.com股票价值不到450万美元。

e龙(或者Asia.com)的偏转

2000年12月7日,e龙公司推出一个“W世代”口号,唐越说,“W世代”源于e龙公司的首创,它指的是生活在“无线”(Wireless)时代的一代年轻人。像20世纪90年代Internet造就了“网络世代”一样,无线互联时代将造就崭新的Wireless一代。这一代人钟情于无线产品,嗜好时尚,富有主见和创新精神,他们的经济能力、消费取向与心理结构将成为社会的主流力量,他们将会对当今与未来中国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e龙世代的买卖生意1

网络经济艰难时期,唐越显示了资本回旋能力  

此前,e龙的母公司Asia.com并购台湾无线网络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慧联网公司,张黎刚在演讲时承认,“在过去的半年里,我们经历了一段在经营理念上的徘徊,互联网公司到底该怎样发展。我们的结论是必须跟上技术的进步,与走在技术前沿的企业互动。从而使互联网公司成为消费者与厂商联系的平台。”

e龙公司在原来“城市生活资讯服务”的定位中稍稍发生偏转,原来主要依靠有线互联网进行的服务要“在包括有线、无线等各种手段中完成”,而这个“W世代”偏转恰巧发生在中国移动公司推出“移动梦网”之后,e龙公司也得以跟上了中国信息革命的新浪潮。

跟“垂死”的Mail.com相比,e龙显然活得更好。唐越要回购的计划中也包括让e龙的母公司Asia.com“收缩收缩”。

回购的细节

记者就回购的细节请问唐越。

问:你以小股东的身份如何提出终止Mail.com计划呢?

唐越:我作为World.com董事会成员,以Mail.com董事会顾问的身份对Mail.com提出计划,对Mail.com的决策有很大影响。

问:分拆Mail.com对elong.com有什么关系?

唐:就像我说的AT&T的那个比喻,它们之间有直接的关系。在Mail.com董事会同意后,把elong.com从Mail.com分拆出来,再向美国证监会申请,有可能成为一个上市公司。它的好处是免去了一个艰难的IPO过程。这是我们和Mail.com的一个解决方案,另一个方案就是我们把elong.com买回来。

问:2000年3月并购后你们是否曾把Mail.com的股票兑现呢?有合约限制吗?

唐:签协议的时候是有条款限制的,但是我们要卖也是可以做到的,一切都是可以谈的。但是我们都没有卖。

问:当时与Mail.com的合作主要是为了做Asia.com吗?今后Asia.com还会接着做吗?

唐:因为以后主要运营的内容都属于elong.com,所以Asia.com的业务将会收缩。我们回购是要把原来elong等所有中国业务全部买回来,但是无线系统集成会分拆出去。我们不能像过去Asia.com那样什么都做。

问:Mail.com投进的2500万美元还剩多少?回购后如何处理呢?

唐:剩下的是够花了,但具体数字是秘密。回购后由双方商谈处理。

问:回购用现金还是什么股票呢?

唐:主要是现金,当然Mail.com还会是elong里面的一个小股东,它会拥有部分股票。目前来说决定是分拆还是回购还有1~2个月的期限。我现在已经作好准备,要买随时可以买。但是大家都希望能把业务分拆出去单独成立公司,也是目前Mail.com最大利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