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理财(59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9月16日,历经26个交易日的农业银行“织布机”行情终以下跌告一段落。26天里,农行每天都触及2.68元发行价,但又在之上2~3分钱的狭窄空间里波动。尽管已经脱去“绿鞋”的保护,但一跌到发行价2.68元,就有大笔买单进场撑住股价。原因是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四大主承销商依旧在护盘农行,而且,他们的护盘行为可以享受特殊待遇,免收佣金。
农行鼓励托底,主承销商们也忙得不亦乐乎。2.68元买,2.70元甚至2.69元就卖,如果不交佣金,还是有钱赚的,完全可以说是无风险套利。可一旦套利资金操作过于频繁,或者农行拒绝再为佣金买单,这个所谓的“无风险”模式也将以被套告终。当日10点08分,在1.11亿手巨额成交压力下,2000余万手的护盘资金在瞬间被空头击穿。■
“谈论重组丈夫说者无意,荐股买股妻子听者有心。”格力电器2007年欲买壳海星科技,直接承办人原格力电器董秘祝勇在电话中与人谈论借壳上市,妻子听者有心,向人推荐买入股票。3年后,证监会查处了我国证券市场第一起重大过失泄露内幕信息和意外被动获知、传递内幕信息案例。
所有内幕信息知情人都要谨言慎行,这是祝勇内幕信息泄露案给众多上市公司高管、中介机构等并购重组参与人的最大启示。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通过配偶、亲属、朋友“偶然获知”内幕信息的情况比较多发,证明当事人之间系“故意传递”又非常困难。因此证监会决定采取折中处理的方式:只要行为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偶然获知的信息是重大非公开信息,就负有“三不”的义务,不能买卖、泄露或建议他人买卖。■
截至9月15日,沪深两市今年以来有52家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预案,拟授予的股份高达7.06亿股;去年全年仅有17家公司公布股权激励预案,拟授予股份不到1.5亿股。7月以来有22家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预案,其中,仅8月就有11家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预案,股权激励有加速推进之势。中小板公司颇为积极,今年已有25家提出预案。此外,5家创业板公司也有预案。
一方面热情高涨,同时也有部分公司宣布终止相关计划。今年来,9家公司宣布终止股权激励计划,仅5月就有4家公司叫停了股权激励计划。无法达到业绩考核目标以及股价变动等因素导致了预案的流产。隆平高科2007、2008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为负数,无法实施该股权激励。兴发集团2009年经营业绩也无法达到股权激励的业绩考核条件。■白银受宠
美元大幅走低,避险买盘提振,现货黄金于9月14日成功刷新纪录高位1274.60美元/盎司。现货白银价格虽未创出历史新高,但也冲到历史高位附近。受投资门槛低、投资渠道增多等影响,白银投资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
今年迄今,银价已上涨18%,超过黄金约14%的涨幅。黄金和白银都大幅升值,其间颇有分析师预言白银的增幅会大大超过黄金。1940年全世界的黄金储量是10亿盎司,2009年增加到50亿盎司;白银在1940年有100亿盎司,现在是10亿盎司。白银的存量70年前是黄金的10倍,而今变成了1/5,也就是说白银相对于黄金而言是大大的稀缺了,但是它的价格反而逆转了,历史平均是15倍左右,但现在黄金的价格是白银的60倍。■
据IMF的报告预测:韩国2010年经济增长率可升至6.1%,人均GDP有望在危机之后重上2万美元。可韩国总统李明博却表示,“韩国经济成长的成果尚未惠及全民,对此我内心深感沉重”。不仅韩国,很多其他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新加坡经济快速增长,贸易顺差不断增加,本币升值压力加大,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房地产价格却屡屡失控,以致近期不得不出台政策降低按揭贷款比例来调控房价走势。
无论是韩国、中国还是新加坡、泰国和印尼等地,均师承日本当年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赶超模式,利用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发展外向型经济。但是,东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面临的外部经济政治状况已较日本当年显著不同。传统发达国家开始警惕新兴市场的挑战,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垄断优势处处设防,限制其发展。■
8月CPI 3.5%,创下了2008年10月以来的新高。自今年2月,中国已经连续7个月实际利率为负。央行对于负利率的容忍度却超乎想象。
负利率意味着存款的缩水,是对储户财富的掠夺,如果持续下去,不仅储户难以忍受,而且监管部门也会忌惮存款大量流出银行和通胀预期的进一步增强。但从历史上看,在1990年9月~2010年8月这240个月中,约有4次共80个月出现了负利率现象,负利率一旦出现一般会持续较长时间,平均要持续20个月左右。央行历史上对于负利率具有很强的容忍度,而且加息的时机和幅度也并不太参考负利率的情况,更多的是参考宏观经济走势。历史上看,即使出现负利率,也不一定会导致大量存款流出银行,只有通胀预期大幅上升,而且负利率会持续存在时,才会导致一定的存款分流,但规模仍然有限。
在持续负利率期间,央行也并非无所作为,只不过动作或者稍显迟缓,或者幅度较小。■
9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突破6.72的关口,5日之内连续5次创下汇改新高。6月18日央行宣布汇改,人民币对美元先后经历了升值、微幅震荡、贬值、再升值4个阶段。其间,日均波动的幅度显著增强。最终,人民币升值1.5%左右。
表面看来,人民币9月后的暴涨,是由于近期美国的持续施压,但也和外贸形势不无关系。8月份外贸同比增长34.4%,超过预期。重启汇改的要点之一在于“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这一要求也决定了美元在国际市场上贬值时,人民币升值;美元走强时,人民币疲弱。进入9月以来,美元指数由83.1降至81.2,贬值2.3%左右,同期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则走高900余个基点,人民币对美元约升值1.3%。
普遍预计,今年人民币会升值2%~5%,超出将对经济造成损害。■ 白银消费理财投资人民币股权激励负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