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新兴产业的投资图
作者:谢九(文 / 谢九)
9月8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7个产业作为我国现阶段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由于股市对7大产业的出炉已有预期,并且各自都有不低的涨幅,所以国务院《决定》的出台并没有对股市产生直接刺激,相反,7大产业的股票在当天普遍下跌,颇有中国股市“见光死”的传统。不过,7大产业的想象空间并非仅仅在于受益于政府的短期扶持,而是承载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希望,将来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所以,如果以长期的眼光看,7大战略新兴产业的机会才刚刚开始。
节能环保居于7大产业之首,而在此前的规划中,这一位置始终为新能源所占据,由此可见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性明显提升。为了冲刺“十一五”的减排目标,近期全国多个省市出现强制性限电的行为,甚至波及普通居民,做法虽然欠妥,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央的节能减排目标已非儿戏。在A股市场上,节能环保可以细分为节能和环保两大产业,从节能产业来看,我国70%的能源消耗集中在工业,因此工业节能将成为主要的努力方向,除了对一些高耗能企业实施关停并转,更重要在于推广节能新技术,比如高效电机(卧龙电气)、锅炉余热利用(海陆重工、华光股份)、洁净煤技术(科达机电)等。除了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也是很重要的节能领域,具体包括推广使用节能材料(烟台万华、红宝丽、双良股份、海螺型材)、智能建筑(泰豪科技、达实智能、延华智能)以及节能灯(三安光电、浙江阳光)。环保产业可细分为污水处理、固废处理和大气污染三个领域,从上市公司来看,主要有碧水源、龙净环保、菲达环保、泰达股份等。当然,能够减少输电能源损耗的智能电网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从产业链看,主要相关公司有,生产变压器的特变电工和天威保变,生产特高压开关的平高电气,以及数字化变电站的国电南瑞、智能电表的科陆电子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物联网、“三网”融合、下一代通信网络等。物联网是今年股市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被视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的代表,虽然主要公司的股价都已经大幅上涨,短期内没有太多投资空间,但从长期来看依然值得关注。从产业链上看,物联网主要分为上游的传感器设备、中游的各种网络以及下游的应用领域,最值得关注的也就是上游的传感器设备,该领域的主要上市公司有同方股份、远望谷、东信和平、长电科技、高鸿股份、新大陆等。“三网”融合使得电信、广电和互联网之间的触角可以相互延伸,对于广电和电信运营商而言,意味着将来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但对于设备制造商而言,则意味着更多的订单,比如中兴通讯和烽火通信等公司。除了物联网、“三网”融合等网络概念,其他一些软件和硬件公司也将迎来发展机遇,比如中国软件、启明信息。
生物产业的重点领域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领域,就A股市场而言,尤以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为主。按照去年国务院发布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在生物医药领域,“我国将重点发展预防和诊断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的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积极研发对治疗常见病和重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药物和现代中药”。上市公司中从事疫苗和诊断试剂的主要有天坛生物、华兰生物、科华生物、达安基因和长春高新等,其他公司如双鹭药业、通化东宝、安科生物等也都在生物医药领域耕耘多年。在生物农业领域,“我国将重点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多抗的农业、林业新品种和野生动植物繁育种源”。登海种业在玉米种子上的成功,使其成为最受投资者追捧的农业公司,在农业股今年股价走势较弱的背景下,公司股价已经在前8个月实现翻番,其他种子公司还有隆平高科、丰乐种业等。另外,生产动物疫苗的中牧股份和金宇集团、生产兽用生物药品的天康生物等公司也都是生物农业的受益者。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意味着“中国制造”的升级,中国将致力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不过,具体何谓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大体而言,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工程、海洋工程以及高端机械设备等。A股市场的航空航天工程概念公司主要有西飞国际、洪都航空、哈飞股份、航空动力、航天电子和中国卫星等,这些公司的大股东多为军工央企,所以也同时兼具军工概念。海洋工程概念公司主要有中海油服、海油工程、中国重工、中国船舶、广船国际等。另外,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离不开机械之母机床,华东数控和沈阳机床等在数控机床上的领先企业也将获益于制造业升级。其他列入战略新兴产业的板块大部分都已经收获了不错的涨幅,但是机械板块是个例外,原因在于投资者担忧我国经济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从而减少对工程机械的需求。所以,工程机械板块在今年整体表现不佳,除了航空航天等板块依托军工央企概念之外,大多数重工机械板块在年内涨幅为负。而随着高端装备制造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机械板块中相应的获益公司势必会脱颖而出。
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由于在过去几年内太多的公司进入太阳能和风能领域,这一新兴产业还没有真正成熟壮大就已经陷入产能过剩的困境。与此形成对应的是,太阳能和风能的股票也大都在暴涨之后暴跌,至今没有走出低谷。在7大战略新兴产业中,这两大新能源产业和机械板块一样,都是暂时被投资者冷落。不过,随着实体经济的复苏,重新拉动了对新能源的需求。以多晶硅为例,过去3个多月内,价格已经大幅反弹了40%,多晶硅概念股的代表乐山电力在近期明显走强。同为新能源概念,投资者对核能的兴趣明显高于前两者,原因在于核能门槛相对较高,暂时还没有产能过剩之虞,而且我国核能应用程度极低,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核能产业链上来看,东方电气和上海电气是我国核岛和常规岛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中核科技是国内唯一的核级阀门供货商,哈空调、奥特讯和海陆重工生产核电辅助设备,方大碳素生产作为反应堆缓和剂的石墨,兰太实业生产核反应堆冷剂的纳,申能股份和皖能电力从事核电站的运营。
与新能源比,投资者今年对新材料的兴趣明显大于前者。何谓新材料也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一般而言,是指新出现的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者是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关键材料。作为上游原材料,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其他6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在行业细分和公司选择上,也会和其他产业有重合之处。大体而言,新材料主要分为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化工新材料等。由于新材料所涉行业众多,所以相关上市公司也是不计其数,就今年的市场表现而言,稀土、锂电池、LED等新材料概念无疑是热点中的热点。不过,作为概念炒作的公司,如果后期没有实质性业绩的支撑,股价回归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
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表述是“积极推进”,这一次则被正式列入7大新兴产业,是此次唯一新加入的战略产业。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首要获益者是锂和稀土等上游原材料,其次是电池生产商,比如生产锂电池的风帆股份和万向钱潮,生产镍氢电池的科力远和中炬高新,其次是充电站等配套设施的大规模建设,这一类上市公司主要有国电南瑞和许继电气。在新能源汽车真正启动之前,这些产业链上游的公司都已经被市场充分挖掘,主要上市公司的股价涨幅都已经不低,相比之下,反而是整车企业受追捧的程度较低,目前A股市场从事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有上海汽车、长安汽车和一汽轿车,以及客车行业的宇通客车、金龙客车以及福田汽车等。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逐步推进,投资者关注的重心也会从上游转移至下游。■ 新材料新能源投资能源新兴产业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