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交易的玄机

作者:谢九

(文 / 谢九)

按照相关规定,A股交易数量在50万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300万元(含)以上,即可算大宗交易,大宗交易的时间为当日收盘后半个小时之内,以当日二级市场收盘价作为报价基础,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这样的规则导致了大宗交易的价格通常和二级市场的价格有一定偏差,通常情况下,由于大宗交易的成交量较大,价格都会低于二级市场的价格,也就是有一定的折价率,加上很多“大小非”减持都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来进行,一些急于套现的“大小非”在减持时更加不计成本,所以一些大宗交易的折价率甚至超过10%。

以7月份来看,140多笔大宗交易大多以折价成交,折价率在5%以上的有120多笔,有一半左右的大宗交易以跌停价成交,显示出部分“大小非”对目前的反弹行情仍不乐观,其中折价幅度较高的有海通证券(600837)、华胜天成(600410)和友阿股份(002277)等公司。

但近期的大宗交易平台却屡现溢价交易,最高溢价率甚至达到了15%。就溢价幅度来看,超过10%的公司有东方锆业(002167)、鄂武商(000501)、美尔雅(600107)、湖北宜化(000422)和锦龙股份(000712)等。大宗交易平台上出现大幅度溢价,一般而言出于两种目的:一是买方对该股票极为看好,所以不惜溢价买入,加之需求量较大,如果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可能会推高股价,成本反而比大宗交易溢价更高;还有一种情况只是操盘者自己“对倒”,通过大幅度溢价来吸引市场的关注。

东方锆业可算是近期在大宗交易平台上最活跃的个股,6月份发生32笔大宗交易,7月份发生9笔大宗交易,其中最高成交价格发生在6月28日,当日二级市场的收盘价为20.3元,盘后的大宗交易成交价格却高达23.4元,溢价幅度高达15%。

东方锆业在大宗交易市场的活跃主要在于限售股解禁,公司5月28日的公告称,公司有4472万股股份解禁,占公司总股本的24.88%,共涉及7位股东。大多数股票的“大小非”解禁都会对股价形成一定压力,但是东方锆业却反其道而行之,6月份的大盘还处在下跌过程中,东方锆业的股价逆势上扬24%。与此同时,公司基本面不断释放出利好,6月2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计划以不低于15.95元/股定向增发不超6000万股进军核电,募集资金用于新建年产2万吨高纯氯氧化锆生产项目和年产1000吨核级海绵锆生产项目。7月1日,公司公告称,公司于2009年4月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投资新建“年产1.5万吨超微细硅酸锆生产线”,于2010年6月30日起全面正式投产,该项目的顺利投产将进一步发挥公司锆行业的技术和生产优势,为公司带来更稳定的收益,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7月13日,公司发布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1%,而此前公司在一季度报告中预计中期业绩增长小于50%。

虽然公司接连发布了业绩大幅预增等利好消息,从长期来看也的确是一家值得关注的公司,不过从短期估值来看,公司上半年业绩即使大幅增长之后,每股收益也只有0.11元,对应目前20多元的股价,估值水平依然很高,尤其在目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较低的背景下,东方锆业的估值更加没有优势可言,虽然公司还有进军核电的想象题材,不过核电业务贡献利润还尚需时日。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尽管公司近期利好不断且股价表现强劲,但在6月30日的一笔大宗交易却出现了大幅折价,当天二级市场股价以涨停报收于20.67元,而一笔18万股的大宗交易却以16.91元成交,折价率高达18%。

美尔雅(600107)的大宗交易发生在6月29日,当日美尔雅集团减持179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7%,来自广发证券北京建外大街营业部的接盘者购买了其中1473万股,成交价9.70元,较当日二级市场收盘价8.67元溢价12%。无论是成交数量还是成交价格,美尔雅的大宗交易都显得分量十足。从目前来看,尽管买方溢价12%接盘,但已经实现了账面浮盈,截至7月30日,美尔雅股价收于10.80元,相比9.70元的大宗交易价格已经上涨11%。美尔雅是湖北的一家服装企业,因为控股美尔雅期货经纪公司,曾经被市场视为期货龙头股之一而屡屡被爆炒,不过随着股指期货正式推出,期货概念股大多见光死,美尔雅的股价也大幅下滑,风光不再。从公司基本面来看,公司的服装主业业绩平淡,短时间内缺乏增长动力,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勉强维持盈利。该公司的想象空间还是在于期货题材,自从股市的期货概念退潮之后,公司股价一路下跌,在本轮4月份开始的股市下跌中,公司股价跌幅近半。在期货概念股被大部分投资者抛弃之后,不排除将来有再次卷土重来的机会,美尔雅控股的美尔雅期货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期货经纪公司之一,在业界具有较强的实力,2009年实现净利润1500多万元。

锦龙股份(000712)的大宗交易发生在6月23至29日,6笔大宗交易共成交8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4.6%。最高一笔成交价发生在6月24日,当日大宗交易以19.28元成交,比二级市场价格溢价11.5%。锦龙股份是广东清远市一家自来水公司,自来水公司的业绩向来比较稳定,不会大幅增长也不会大幅下滑,公司主要看点在于持有东莞证券40%的股权,所以公司利润很大程度上跟随东莞证券,可以视为一家券商影子股。东莞证券由于重仓持有上市公司东方集团(600811)4.66%的股份,成为第一大流通股东,而后者今年的股价大幅下跌,导致东莞证券上半年浮亏近9000万元,而锦龙股份由于持有东莞证券40%的股权,相应承担浮亏3500多万元,这导致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下降30%。受此影响,锦龙股份的股价在过去2个多月时间内,最高从28元下跌至16元附近,跌幅超过40%。或许是股价的深度下跌吸引了大宗交易的接盘者,在近期的6笔大宗交易中,除了6月23日的一笔小幅折价成交,其余5笔交易均为溢价成交。作为一家券商影子股,其业绩具有很大的弹性,尤其对于东莞证券这样规模较小的地方性券商,自营业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强于经纪业务,这也决定了公司业绩和股票二级市场的走势更加息息相关,股市走牛时公司业绩会大幅飙升,股市走熊时公司业绩也会迅速下跌。假如东莞证券目前仍然重仓持有东方集团,东方集团的股价走势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锦龙股份的未来业绩。

另外,湖北宜化(000422)在7月份也发生两笔大宗交易,其中7月21日的一笔以16.98元成交,相对当日收盘价溢价10%,不过溢价幅度虽高,但成交量不大,只有40万股,对投资者并没有太多参考价值。鄂武商(000501)也曾在7月7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当日以15.90元的价格成交,对应当日二级市场的收盘价溢价8.8%,不过成交量只有29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只有5‰,同样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除了溢价的大宗交易,一些折价交易的公司同样也值得关注。

海通证券(600837)可能是近期套现最为凶悍的公司。6月29日起,该公司7.63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在一个月时间之内,该公司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成交高达2.2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接近5%,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折价幅度也很高,都在10%左右。此次解禁股的股东主要是东方集团与鼎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小非”,尽管海通证券的股价年内跌幅已经接近50%,但两家小股东还是愿意以折价10%的幅度卖出,一个月之内卖出19亿多元,显示出套现的欲望非常强烈。虽然该公司在一个月内已经有2.27亿股通过大宗交易成交,但还有5亿多股将继续对公司股价保持压力。在海通证券此次“小非”解禁之前,市场曾预期解禁压力不会太大,理由是海通证券在经过大幅下跌之后,目前的股价相对较低。但对于持股成本更低的“小非”而言,即使在目前价位减持,也同样毫不手软。值得一提的是,海通证券在今年11月8日还将有28.5亿股限售股解禁,不过这一次将是大股东解禁,相比之下,其套现欲望或许不如小股东强烈。

华胜天成(600410)在7月份共有30多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公司第三大股东兼高级副总裁刘建柱成为减持的主力,公司7月22日的公告称,刘建柱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51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1%,减持后,刘建柱尚持有公司8.11%的股份。除了刘建柱,公司第四大股东刘燕京也早在2009年8月和9月通过大宗交易大幅减持,减持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1.14%。在高管董事们的大幅减持之时,一些专业研究机构对于这家IT公司的发展前景倒是颇为看好。另外,公司前不久还对高级管理层和核心技术人员等80人进行股权激励,只不过排名居前的几位大股东都在大幅减持,不知道这样的股权激励是否能给管理层和技术人员以足够的激励,是否能够给投资者以足够信心?■ 大宗交易二级市场股票投资玄机交易美尔雅东莞证券锦龙股份期货大宗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