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冠军

作者:张斌

(文 / 张斌)

关于阿莱克斯·“飓风”·希金斯罹患癌症的准确年份有两个不同的说法。在他上周末去世后的第二天,英国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普遍认为该是在1998年,这位斯诺克世界中的旷世奇才那一年49岁。另外一个说法是1996年,那一年,希金斯被诊断上颚部有了癌变,两年后,转移到了喉部。自1996年开始,希金斯长时间进行放化疗,导致牙齿脱落,无法正常进食,生命的最后几年形销骨立。

有100个理由可以完全忽略“飓风”的离世,因为中国人对他太陌生了。只有一个理由,费些笔墨,因为我们对于“飓风”曾经存在的时代抱有巨大的兴趣。

将“飓风”嵌在名字之中是斯诺克界对于希金斯打球风格的最大认可。16岁在贝尔法斯特成为职业斯诺克球手的希金斯成名早,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各有一次世界冠军的荣耀,他惯常进攻绝不保守的打球风范曾经将这项运动推向了真正的电视时代。他去世后,多名斯诺克巨星无一例外地表示,“飓风”是最初引领他们走入斯诺克世界的偶像人物。

“飓风”在周末来临的时候,孤独地死在家中,有幸及时被人发现,才没有让自己的人生故事更加悲凉。资深的斯诺克专栏作家在深情的文字中透露,近30年的斯诺克职业生涯理应给“飓风”带来至少300多万英镑的财富。但是,今年4月份,“飓风”最后一次公开亮相居然是在朋友帮助下在谢菲尔德参加一次慈善比赛,是为自己募集2万英镑,用于镶齐牙齿,以便彻底摆脱恼人的流食。据说,那一次慈善比赛开始前,狭小的比赛场地里站满了昔日的斯诺克巨星和遥远时代的娱乐明星。当“飓风”蹒跚进屋后,主持人号召所有人起立,向“人民的冠军”致意,掌声欢腾。“飓风”戴着礼帽遮蔽因化疗而早已谢顶的尴尬,他善意地对着所有的老朋友微笑,他们中的不少人曾经在一年前出手相助,让“飓风”得以搬出房车,暂避于寒舍之中,因为长期生活在户外,肺炎始终困扰着这位垂危的病人。

曾经拥有的300多万英镑财富被“飓风”用两次失败的婚姻、酗酒、烟瘾和赌瘾早早地消散了。大约在10年前,“飓风”曾经试图靠不断地参赛来为自己惨淡的余生谋些最基本的保障,可惜的是,英才迟暮,接连在自己祖国爱尔兰的低级别斯诺克比赛的首轮即遭淘汰,令人唏嘘。

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飓风”开始成为斯诺克球台旁最不容忽视的几位巨星级人物,中国观众后来熟悉的戴维斯和亨德利大约有半个代际的差别吧。1972年,23岁的“飓风”在伯明翰郊区的一座球馆中,第一次拿到了世锦赛冠军,那时候的斯诺克运动还只能厕身于烟雾弥漫酒气熏天的酒吧中。此后8年间,“飓风”每4年都会进入到世锦赛决赛,但都功亏一篑。好在日常的比赛,“飓风”得心应手,加之风流潇洒,俨然成为这项运动的主宰。在他的身上,人们察觉不到如今时代明星们的矫饰和虚伪,就像是邻家大哥,很多人可以从“飓风”身上找到自己辛酸成长历程的影子。冷静的观察家们,往往会将“飓风”与乔治·贝斯特相比较,这两位巨星都是恃才随性,日常生活中在公共场合面对陌生人冲口而出的话居然是那么的相似——“你不认识我吗?”何等骄狂。

1982年,33岁的“飓风”和其他斯诺克明星们一道来到了谢菲尔德的克鲁堡大剧院角逐世锦赛冠军。那个时代,电视已经开始热烈拥抱斯诺克了,市井酒吧被巨星们抛在了身后。半决赛,“飓风”遭遇到名将吉米·怀特,当时的赛制是31局16胜。倒数第二局,怀特一路发威,以59比0开局,眼看着就能遏制住“飓风”挺进决赛了。谁也没有想到,“飓风”此时开始发威,一杆击下69分,稳住阵脚。最后一局,毫无悬念,怀特彻底崩溃了。决赛中,最后一局,“飓风”完美地以135分清台,让现场球迷无限痴狂,他的妻子和孩子在颁奖仪式上与其激情欢庆的场景至今都还是斯诺克历史中的经典时刻。当然,半决赛中最后时刻的惊险逆转则是更加无法完全复制的,以转播斯诺克著称的BBC只要是回述那个遥远时代,都会无一例外地重放那个69分,他们认为这个奇迹诠释了这项运动的无穷魅力。

如果按照1982〜1983年赛季的总计分,“飓风”是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世界第一份的,但是他不羁的性格毁掉了那一切,他在球台边用头撞击裁判,被取消了5个重要比赛的参赛资格。3年后,妻子离开了“飓风”,一个幸福的家庭就此破灭,巨星开始进入了陨落的快速通道中。此后,“飓风”不断惹祸,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回到酒吧中,终日与烟酒为伴。其实,就在这个阶段,“飓风”曾经接到一对夫妇的来信,信中说,他们的孩子是“飓风迷”,目前因患有绝症在医院治疗,希望可以得到来自偶像的支持。“飓风”默默地到医院看望了孩子,并许诺一旦孩子康复,一定会陪他打台球,这段温馨的故事“飓风”从未提及,日后很多年才被那对夫妇告知公众。

英国公众其实早已习惯了此类“平民英雄”,时下最像的理应是加斯科因,就看这个坏小子今后的路怎么走了,“飓风”离去的背影他应该清晰地看到了。■ 人民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