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的文凭工厂”

作者:吴琪

(文 / 吴琪 刘拉雅)

“臭名昭著的文凭工厂”0

加州的宽松尺度

由西太平洋大学文凭给自己惹出来麻烦的,唐骏绝不是第一人。

在加州南端海滨城市圣地亚哥,改名为加州米拉马尔大学的“学校”位于此地。本刊记者委托朋友张先生于7月17日去学校查看。张先生在一栋名叫Scripps Mar Corporate Center的三层大楼里,找到了一层的180房间,上边标明是加州米拉马尔大学。也正如方舟子向本刊记者所描述的,他委托朋友去查实,发现该校只是在大楼里租了一间房。张先生说,由于周末放假,房间无人,他能看到里边有一圈桌椅。这里没有校园,也看不到任何师生,大楼附近有一些加油站和家具市场,大楼正对着高速路口。

而西太平洋大学改换头面前,坐落在洛杉矶西区的美国名校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附近。洛杉矶分校门前有一条不宽的韦斯特伍德大街。出学校大门,沿着这条大街向前走不到一公里是一个十字路口,路的东北侧有一幢黄色外墙的二层小楼。这是韦特斯伍德大街1650号。近日在中国“声名鹊起”的西太平洋大学曾经就在这里安营扎寨。

其实该大学近30年来一直陆续接受过美国联邦调查局、美国政府审计局等的调查,西太平洋大学成了美国人提到“野鸡大学”的一个代表。回溯这所大学从1977年成立到2006年出售改名,仿佛一场野鸡大学和美国官方机构的猫鼠大战。

“臭名昭著的文凭工厂”1( 方舟子 )

在唐骏从这所学校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的1995年,日后成为美国东北伊利诺伊州大学终身教授的Okosun早唐骏一年,也从该校获得了博士学位。然而这两年,东北伊利诺伊州大学的师生对于这位终身教授的博士文凭表示质疑,该校是具有1.2万名学生规模的公立学校,芝加哥媒体在报道这段争论时曾称,Okosun的博士文凭是从“声名狼藉”的西太平洋大学获得的。

Okosun是来自尼日利亚的新移民,在东北伊利诺伊州大学的年薪为5.25万美元,在美国近年来博士大量失业的情况下,一个博士学位存疑的人能成为终身法学教授,似乎没有什么说服力。发现问题的州立大学感到了尴尬,东北伊利诺伊州大学解释说,在2003年任命Okosun时,并不知道他从西太平洋大学获得学历的问题。在联邦对包括西太平洋大学在内的文凭工厂调查时,他已经任职终身教授。他们还补充称,如果知道Okosun不是从正规学校获得学历,将不会给予他终身教授。

“臭名昭著的文凭工厂”2( 2005年,被揭露有偷税行为的澳大利亚前法官马库斯·爱因菲尔德,又被发现其博士学位来自美国西太平洋大学 )

在漩涡中的Okosun,将自己描述为一个被骗的无辜者。当时Okosun在比利时勒文天主教大学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他正要移民到美国。“我们这些移民来的,根本不知道‘州认可’(state-approved)和‘专业认证’(accredited)的区别。因为学校说你可以在攻读期间继续自己的工作。”他说,通过信件往来,他完成了两年的课程和一个在Cabrini-Green暴力事件的论文,他曾经在Cabrini-Green做公益工作。

Okosun说,在他从西太平洋大学获得学历时,并不知道那是不合法的。而Okosun非常谨慎地没有用“非法”这个词,而是选择了比“非法”程度更低的“在法律上不被接受”的词汇。但事实上,Okosun否认的学历也在其他多处被引用,成为一桩很不光彩的事。

“臭名昭著的文凭工厂”3( 西太平洋大学加州分校校长多米尼克·文嘉称,加州分校已于2004年出售,新业主与夏威夷分校毫无瓜葛 )

而方舟子注意到唐骏的学历,他向本刊记者描述说,“只是个偶然”。在他看来,唐骏关于自己学历的说法显然非常靠不住,他有一个文凭工厂的博士学位,以及唐骏之前所说的很短时间就获得了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本来方舟子无心去关注唐骏,在他看来,唐骏的满嘴大话非常可笑,用不着他刻意去揭露。早在去年4月份,一位名叫Albert的网友在方舟子的“新语丝”网站上发帖,说自己1991至1996年在加州理工学院学习,从未听说过日后成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的唐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王英杰也告诉本刊记者,加州理工这所全美几度排名第一的大学只有3000多名学生,规模很小,每年只毕业几百名学生。如果唐骏从该校获得过学位,很容易就能查到记录。

方舟子说他一查,发现美国学位论文数据库没有唐骏的论文。为了保险起见,他还委托一位朋友到现在已经更名为“加州米拉马尔大学”的地址去查,发现他们除了在大楼里租了办公室,根本没有教室。今年7月1日方舟子在微博上与几个年轻人聊天,发现唐骏是大家广泛崇拜的偶像,于是他决定“揭一下唐骏的底”。

“臭名昭著的文凭工厂”4( 改名为加州米拉马尔大学的“学校”就在这栋大楼里租用一个房间作为办公室 )

西太平洋大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学校?简称为CHEA的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是一个全美性的大学认证机构,有3000多个会员单位,在伊利诺伊州大学做物理学教授的乔治·科林是这个机构的董事。在接受本刊记者电话采访时,科林对唐骏这样的新闻一点也不感到吃惊,他说,“作为你们所谓的野鸡大学,西太平洋大学在业内知名度不小。早在上世纪90年代,当他们总部位于洛杉矶的时候,洛杉矶电视台的记者就曾暗访过”。简单说,这是一个没有教室、没有正规授课,仅用交几千美元就能很快拿到你所需要的文凭的地方。

唐骏所谓的接受两年远程教育,与美国正式的文凭,显然不是一回事。就本刊记者就读过的美国马里兰大学而言,比如新闻学院,一个文科博士一般用4〜5年的时间修满52个学分,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为2.8万美元,4年念下来11.2万美元,相当于76万元人民币。而马里兰大学的收费算是比较低的,其他学校4年的费用可能高达100万人民币,另外很多学校的博士项目是5年的,所以费用还得再加一年。因此奖学金对于一个普通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而唐骏两年所谓远程教育拿到的未经认证的文凭,仅花了不到3000美元。

“臭名昭著的文凭工厂”5( 2005年2月,美国国会议员汤姆·戴维斯就打击网络上兴起的“文凭工厂”发言 )

而西太平洋大学在加州存活了30年,更名为加州米拉马尔大学后,地址也设在加州的圣地亚哥。科林告诉本刊记者,加州一度是全美对学校管理最混乱宽松的州,文凭工厂很容易钻空子。在全国层面上,美国并没有明确禁止文凭工厂的联邦法律条文,“大学”并不是一个受法律保护的词。美国教育部并没有完全约束学校的权力,因此学校文凭的质量参差不齐。

就在更名为加州米拉马尔大学的网站上,一个署名mercsd的网友,在1995年曾经受西太平洋大学校长的儿子史蒂芬·福瑞迪的雇佣为他们新建两个网站,一个是给夏威夷西太平洋大学(这所所谓分校,在2006年5月被夏威夷政府关闭),另一个是给位于加州的西太平洋大学。所谓大学只有一家可疑的史蒂芬持股的手机租赁业务。mercsd说他只为该校工作了很短的时间,“因为我不喜欢他们做生意的方式,欺骗消费者”。

“臭名昭著的文凭工厂”6( 议员Susan Collins )

理查·道格拉斯是另一个熟悉内情的人。他说,西太平洋大学是未经认证的。加州有学校学位认证的三级认证体系,最低的一级是许可。在13个区域的这个层级的学校只需要申请,并支付据称5万美元后,他们需要提供至少一些教学形式,就可以获得办学资格。

第二个级别是“认可”,即州政府将评估一个或多个该校的学位课程并核准它们。这一点带有更多一点的分量,至少从表面上具有一定的评价和监管作用。第三个层次是“特别认证”,有专业的认证机构对大学学位进行认证。

“臭名昭著的文凭工厂”7( 克劳德·派帕尔从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买了一个博士学位,因此他现在被调查官称作Pepper博士 )

西太平洋大学曾一直以来维持着最低层面,在加州修改法律后,它们把学校的一个项目通过了认可,把其他都移到了夏威夷更为宽松的法律环境下,结果2006年夏威夷政府经过调查后关闭了这个学校。“无论如何,在旁观者眼中西太平洋大学是一个文凭工厂。除了很少的加州认可项目,它未被任何主管的教育机构认可为一所大学。”而税收成为州立法宽松的另一个原因。

美国审计署调查

“臭名昭著的文凭工厂”8( 2005年8月,詹姆斯·马歇尔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楼前。从该学院毕业的学生大多会收到美国一些知名大公司的面试通知,而马歇尔并没有如愿以偿成为该学院的学生 )

罗伯特·克莱默是美国政府审计署2004年负责对文凭工厂调查的主任,他带领同事安迪·奥克奈尔和保罗·戴索里尔,从2003年7月至2004年2月对文凭工厂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暗访。本刊记者联系上罗伯特·克莱默,他告知所有的调查内容都体现在当年的听证会报告上,他们对包括“西太平洋大学”在内的7所文凭工厂进行了调查。而负责美国审计署公关事务的苏珊告诉本刊记者,这份审计署报告被下载过1.6万次,尤其是最近下载次数很多,当她得知唐骏事件在中国引起的风波,不禁觉得好笑。

由于美国的联邦法律对大学资格并没有统一规定,因此联邦政府并没有动力去监管学校,这层权力在各个州政府。美国政府审计署被称为“国会的问责机构”和“国会的看门狗”,审计署支持国会来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帮助它们提高在联邦政府层面为美国人民谋福利的绩效。而监管公共资金的去向,是审计署的一个重大职责。

“臭名昭著的文凭工厂”9( 迪西·阮多克夫妇前往联邦法院接受审讯 )

于是2004年的这项调查,是从“美国政府公职人员花费联邦的钱,来从文凭工厂或其他不正规学校获得文凭”入手的调查。促使调查的直接原因是,2002年美国政府最终立法规定政府可以为联邦雇员支付学历教育学费的前提是学历必须是被政府认可的。

罗伯特·克莱默告诉本刊记者,一开始调查并不顺利,因为人事部门对雇员学历可以保密,使得调查获得的信息并不完整,而且政府雇员用信用卡支付培训的费用也不一定记录在案。于是他们假扮学生,咨询了三所不需要参与课程即可获取学分的学校:阿拉巴马州的巴林顿大学、密西西比州的拉克罗斯大学和加州的西太平洋大学。

罗伯特·克莱默等当时采访了一些从非认证学校获得学位的雇员。这些雇员包括能源部的三名管理层雇员,他们负责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和安全检查的紧急行动。他们还发现,一个美国交通运输部和另一个美国国土安全部的高级行政人员也都通过极少付出,从非认证学校得到了学位。

学历工厂经常使用和认证学校相似的名字。这使学历工厂常被误认为认证学校。例如:在怀俄明州的埃文斯顿汉密尔顿大学,一家未被教育署认证的学校。它的名字和一家在纽约、克林顿得到完全认证的汉密尔顿学院相似。

这些大学的学位费用非常低,也是他们区别于正规学校的一个特点。以美国学生在西太平洋获得学位的费用为例:自然科学学士学位,2295美元;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395美元;博士学位,2595美元。学校代表对暗访记者说,为应付联邦政府,可以调整学费,意思是把费用显示得比较高,看起来像正规院校。根据学生选修的课程,学校对每一门课程都有对应的学费调整。

被调查的西太平洋大学、加利福尼亚海岸大学和肯尼迪西部大学提供了463位任职联邦官员的学生档案。据加利福尼亚海岸大学和肯尼迪西部大学数据显示,14个加利福尼亚海岸大学学生和50个肯尼迪西部大学学生,共获得联邦学费150387.8美元。在被调查的8个联邦机构中,共有28位联邦政府高官因为假文凭被查获。罗伯特·克莱默等人的听证会报告,列举了几个高官获得假文凭的例证。

比如某雇员,2000年进入国家核安全局(NNSA)工作。在1992年得到一个叫做钱德维克(Chadwick)的野鸡大学的学士学位。该雇员从来没有上过大学课程,但仅由生活经验、几场水平考试和9门函授课程,就得到了30个学分。这名雇员做了一个读书报告,写了一篇论文以及参加了9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这也是他从文凭工厂中获得的所有。尽管人事部门记录显示他在国外野鸡大学获得硕士文凭,该雇员却始终没有完成过其硕士课程。

2000年进入国家核安全局(NNSA)工作的某雇员,1985年从名为哥伦比亚太平洋大学(Columbia Pacific)获得工程管理博士学位,这又是一个野鸡大学。他在一个正式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课程,却没有完成最后的博士论文。该雇员称在哥伦比亚太平洋大学完成了博士论文,但是没有在学校上过任何课。1999年12月,梅林县高级法庭明令禁止哥伦比亚太平洋大学在加利福尼亚州运营。法庭宣判该校不能达到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基于生活经历给予了过多学分,导致社会上不合格的员工频频被雇佣。

某雇员在交通部(DOT)任职高级行政官员。他在6〜8个月内,从肯特(Kent)大学获得了理学学士学位。一方面,肯特大学给他免除了一部分学分;另一方面,他完成了3篇研究论文,还为此学位花费3500美元。1992年,该雇员在其履历表上正式写上从肯特大学获得的硕士学位。在美国审计署的这项调查之后,据熟知西太平洋大学内情的人士透露,洛杉矶分校在2004年被转卖给了一名按摩师,2006年1月搬到加州西南部海滨城市圣迭戈。开始叫加利福尼亚大学,由于与著名的加州大学重名,在加州威胁要对其进行起诉的情况下,办学者被迫在校名中加上了所在的一条街道(Miramar)的名称,成为“加州米拉马尔大学”。

文凭工厂有多严重

乔治·科林是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研究粒子物理学的教授,如今成为呼吁法律制裁文凭工厂的积极分子,在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任董事。他告诉本刊记者,他个人关注文凭工厂的故事,从2002年8月的一封垃圾邮件开始。当时,他正在办公室工作时,电脑屏幕上跳出一条广告:“出售大学文凭。”在隔壁的实验室里,这条信息在一个个屏幕之间跳跃闪烁,就像它们患了传染病似的,病毒防火墙则叫个不停。“连续几个星期,他们起码发送了亿万次这种信息!”科林向本刊记者回忆,“就像有个电话推销员在不停地打电话。”

科林出于好奇心,按照电话联系上对方,操着浓重的东欧口音的一个人向他兜售派克伍德大学的各种文凭,只需4000多美元就可获得一个系统工程学博士文凭。科林有着哈佛学士学位和普林斯顿博士文凭,他说听着电话他只觉得好笑。当科林在网络上查起文凭工厂的资料,才知道这个问题有多严重。他于是慢慢加入了关注文凭工厂的行列。

科林所在的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提供的资料里说到,在美国到底有多少文凭工厂,谁也说不清楚,原因是,一来这种大学都是躲躲藏藏的,二来从这种学校得到学位的人一般都是三缄其口,不愿多说。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的一篇文章说,每年文凭工厂的进账高达5亿美元。俄勒冈和密歇根是公布“文凭工厂”名单的两个州,前者的名单上有260所,后者的名单上有600多所,如果统计美国所有50个州,数字一定十分庞大。究竟有多少人从这些学校里得到过学位,获得过文凭,更是无法统计。美国审计署2004年调查后的结论是,这是一个远远低于实际的数字。尽管确切数字的资料十分有限,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可见一斑。

科林对网络化时代野鸡大学的招数感到十分无奈。现代的文凭作坊已经越来越工业化,出的活儿也日趋精细。它们会同时向千万个用户发送邮件,并提供详尽的成绩单和验证服务。最新的一招是直接开一所假的验证机构,用以公证它们开出的假文凭。然而,其中一所野鸡大学前圣瑞吉斯大学有着更高明的招数:利用位于利比里亚的联系网。假装驻立于海外的假学校更容易逃避监察,也更容易赚钱。联邦政府并不会对国外大学进行合法性审查,因此许多声称位于国外的野鸡大学会提供网上教程。当然,日益发展的网络教育为它们提供了更好的掩护。一些文凭工厂经常是开一阵子,骗到一笔钱后就关闭了,然后再换一个名字,另行开张,就算要追查它们,也难以找到业主,使得追查十分困难。美国高等教育界监控力的缺乏,是假文凭产业欣欣向荣的主要原因。教育部把鉴定资政的权力留给了一群非政府事务所,后者又把这些权力外包了出去。

美国历史上第一波的“文凭工厂”潮,出现在1876年,当时主管美国教育的约翰·伊顿(John Eaton)“文凭工厂”大学是美国教育的耻辱。到了20世纪,1944年的“军人重新安置”法案(GIBill)让数以万计的“二战”退伍军人进入大学学习,引发了第二波“文凭工厂”的发达。后来国会在为朝鲜战争退伍士兵制定类似于“军人重新安置”的法案时,附加了一个条款,规定提供这项服务的教育机构必须符合学术资格认证机构规定的标准,学生只有进入这样的学校才能享受联邦政府的资助。这项规定一直沿用到今天。

但是要求大学必须得到学术资格认证机构的认证,这本身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由于美国的认证机构都是民间私营的,认证机构本身就有野鸡的,因而被称作“认证工厂”(Accreditation Mills)。野鸡大学可以找野鸡认证机构认证,有的“认证工厂”甚至本身就是“文凭工厂”自己开设的。这些野鸡认证机构当然不只是认证野鸡大学,它们往往采用“搅拌式”造假的办法,既认证真的大学,又认证假的大学,把它们搅拌到一起,弄得真假难辨。

科林对本刊记者说,最近加州也通过了相关法律,目前美国所有的州都有法律约束文凭工厂。“但重点不是有没有法律,而是即使法律禁止,文凭作坊仍是屡禁不绝。社会的大环境,比如加州,虽然有一些人非常富裕,但是很保守,不愿意为社会服务提供更多资金。那么随着州一级财政的紧缩,公共学校的财政状况不好,也给一些文凭工厂可乘之机。”科林认为,造假者应受到刑法上的处分,他们正在和律师谈,将有两个民主党众议员和一个共和党众议员推动立法提案,争取明年或后年能在联邦层面立法禁止文凭工厂。

科林说,雇主如果发现雇用的文凭存在欺骗性,可以立即开除雇员。但是这时候老板的心理也很复杂,会觉得很难堪,因为自己招募了没有资历、不应该胜任这个工作的人。

文凭工厂空间:美国法律的缝隙

美国联邦法对教育权没有规定,由各州的法律进行监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王英杰告诉本刊记者,美国社会是开放办学的思路,法律规定办学的最低门槛,学校的文凭通过相应机构认证后,才具有一定公信力。学生的文凭是由各个学校授予,而不像我国,是国家证书。但是学校的认证系统并不是强制性的,美国有地区认证协会和各种不同协会,一般联邦机构每年公布一个名单,列出那些认证协会得到了认可。如果一所学校满足了注册资格,那么它的存在是合法的,但是学校有清楚告知学生真实情况的义务,如果它实施欺骗了,就属于有了非法的行为。

根据美国1965年修订的《高等教育法案》,美国教育部按照法律要求,必须公布一个全国范围内被正式授权能够进行教育或培训的高等教育机构。而美国的文凭作坊主要集中在那些司法机构还没有制定严格法律对之制止的州。一些文凭作坊利用美国保护宗教的法律,称自己的学校是圣经大学,因为很多地方宗教大学可以不用政府授权,而颁布与宗教学习相关的文凭。2002年《西雅图时报》的文章关注到,怀俄明州已经成了一个“文凭工厂的天堂”。相反,俄勒冈、新泽西、北达科他州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对付文凭工厂,如果人们用假文凭找工作,不仅会被罚款,甚至会面临牢狱之灾。2006年,怀俄明州通过了更严格的法律,要求大学或学院要么被认证过,要么已经在被认证的程序中了。

在本刊记者查到的美国司法资料中,一所大学可以从国会、州政府或者有认可主权的印第安部落获得学位颁发的权利。印第安人部落权利与联邦权利有点差别,因为尽管只要联邦认可部落运营大学,对其申请执照没有明显的障碍。如果一所大学的认证不是来自这三方面,那么这个学校就是文凭工厂,它的学历就是伪造的,但是不在法律范围内的宗教学校除外。至今为止,超过98%的学历颁布机构是由州立政府授权,在2009年达到超过4000家大学。州立授权是一套正规的方法,州立授权分为三种形式:公共机构实际拥有、州属运营或他的一个分支(例如社区大学);非公共机构,具有某些正式提供学历的权力;在州权要求范围之外的宗教大学。

根据美国相关规定,一所大学如果没有联邦或部落的学历颁布认可,那么必须要有由州政府给予的认可。学历颁布机构不能由一个认证机构来认可,除非州政府正式给予其认证权利。认证权利给予一个私人认证机构是好(由认证组织决策,对于组织的期望和标准将更加透明)是坏(公平缺失,在公共评论里充斥着不当认证案例)是政策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

对于联邦机构来说,他们表示将更加重视人事管理政策办公室,规定联邦支持公务员和事务员的教育基金只能是给予通过认证的学校机构。对于普通民众,联邦官员将加强对其就业申请和收入的监管。“如果所有的雇主都能花时间检查雇员的教育资格合法性,文凭工厂将逐步退出市场。”

唐骏的假文凭风波在美国的华人圈中影响比较大。在美国某房地产公司工作的王轩在美国生活了近10年,他告诉本刊记者,“如果唐骏在美国出这事儿,公司人事部门就会告诉他,要么你自己辞职,要么我炒你,你选。一般这人就会自己辞职,然后说,虽然我不觉得自己有错,但是为了怕拖累公司,只好辞职。一般都是这个戏码”。美国在联邦层面上法律监管不严,各州对付文凭工厂的招数有限,一是出于财政收入的考虑,二是修法程序复杂。王轩说,一般正规公司,都会查学校认证,比如MBA必须是AACSB认证,我在找工作时,对方就会看我的MBA有没有AACSB认证。“一般来说,只有不太正规的雇主才不懂查认证,也没人同情,他们也不是美国商业的脊梁,联邦政府内心深处也并不太在乎。”■

何为文凭工厂

diploma mills

文凭工厂或者称为学历工厂表现为许多形态。一些文凭工厂公然买卖学位,或是一份正规学校的抄本。其他的则保证申请者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得到学位,通常是5年以内。还有一种学位是根据申请人的社会经验,而且仅根据这种经验的描述给予学位证明,但是也在短期时间内要求学习任务,对比正规机构,这些任务是非常少的。一则广告称,如果一个学生能在少于正规学校所规定的时间内获得学位,那么这间学校很可能是文凭工厂。

文凭工厂在某些方面与正规机构非常类似。例如,许多正规学校也给予社会经验学分,但是几乎所有的这类学校都要求学生提供一个深度报告,解释他们的社会经验与课程所学有联系,有时还要求这方面的论文。一些学校还在短期完成学位的机会。然而,这类为学生准备的机会,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足够多的大学课程,也可能在一些机构完成学分,但是不会为完成学位而把学分合并。

文凭骗局运动

Operation Diploma Scam

文凭骗局运动由一系列的调查案件组成。1980年,由美国联邦调查局、总审计部门、教育和劳工委员会以及其他机构在美国发起,最终致使超过20人被定罪,39家文凭工厂倒闭。

从1980到1991年,美国联邦调查局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分局开始了一连串分散独立的调查。

首当其冲的是西南大学。它位于南卡罗来纳州格林威治市,其后在美国国内外都展开了对文凭工厂的多次审查。调查期间,发现40份文凭被贩卖,授权联邦调查局16项执行权;19个联邦大陪审团起诉状被驳回,40个高校倒闭,涉及逾20项罪行。根据这些高校记录,联邦调查局认定超过1.25万人从文凭工厂毕业,这里面包括联邦、州、县级的官员,还有许多毕业生活跃在商业、教育、法律,甚至医学领域。

受调查的高校各有不同,或是个人经营,或是合作运营。在一些情况下,联邦调查局还被授权,要求美国邮政服务和国内税务局协助完成案件调查。最终所获信息将与联邦有关机构分享,成为国会听证的主要内容。

听证内容来自,老龄化问题委员会下的房屋及消费者权益小组,1985年11月12日,对议员克劳德·派帕尔(Claude Pepper)的听证会。美国陆空军高级将领在联邦监狱中, 出具“伪凭证”(Fraudulent Credentials)证明他有罪。而该证据已经在西南大学、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俄亥俄州的哥伦布,赚取200多亿美元。在此听证会前,克劳德·派帕尔从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买了一个博士学位,因此他现在被调查官称作Pepper博士。

之后举行的是国会听证会。2004年5月11日至12日,针对政府事务委员(白宫和议会)议员Susan Collins、国会议员Tom Davis,举行听证会,题为《伪造文凭和预期缺失:纳税人是否应该补助文凭工厂》。同年,美国审计局(GAO)对有关委员会成员所在的高校进行调查,甚至追查到议员Collins从莱克星顿大学获得学历的事情。调查员在其中一所高校假扮注册学生,并将调查时的录音在听证会上播出。

最后一次,在2004年9月23日,由教育和劳工委员会下的21世纪竞争力小组举办,围绕国会议员Howard P.“Buck”McKeon案件,讨论“目前的保障措施是否能支持纳税人对抗文凭工厂”。

阮多克的文凭工厂

阮多克的文凭工厂在美国爱荷华州华盛顿边界线上的一所套房里,办公室里堆满印着大学校名的印章、钢印机、带有官方批准字样的图章,以及一摞摞未签名的学历文凭。

迪西·阮多克(Dixie Randock)掌控着数十个化名网站、超过100个域名、至少21所文凭授予机构以及文凭生产线。她还拥有加勒比的境外银行账户。专家估计,她的产业链,至少为她盈利了700万美元,其顾客散布于131个国家的9600余人。

阮多克很少出现在爱荷华州办公室,表面上,她是房地产经纪人,斯蒂夫销售房车。但多年前,他们就开始涉猎网络公司,曾卖过档案证书给想为行星命名的人,也开过一家网站,只要50美元你就可以在上面记录看到过的“超自然现象”,比如巨型脚印和UFO。

当人们正讨论这位高中辍学生如何成为百万富翁时,她正有条不紊地调度身边的资源:斯蒂夫处理订单,她的高中男友诺瓦克负责行贿。一个地方印刷厂制造文凭,一个搞IT的负责网站,而她女儿和另外两个女人则负责接电话、寄文件、签文凭。

62岁的诺瓦克假扮成游客,为阮多克开办的一系列“大学”寻求合法地位。比如,2009年初,他在华盛顿会见利比里亚使馆某副参赞,副参赞同意,只要给个合理价格,他便给圣瑞吉斯等“大学”提供公证。这所伪造的大学只是阮多克旗下诸多野鸡大学中的一所。

阮多克希望有更多的政府文件,便派遣诺瓦克到利比里亚。不久,他们便拉拢了几位部长,成立“教育标准委员会”,以5万美元的价格为她的野鸡大学文凭提供证明。

如果不是乔治·科林的出现,阮多克仍能在帝国的宝座上“坐享其成”。正是这位来自伊利诺伊州大学的物理教授,终结了阮多克帝国的命运。2004年1月,他完成了一份上百页的研究报告,涉及对圣瑞克斯大学的质疑,并寄给了联邦贸易委员会。

几个月后,丹佛市的正规学校“瑞克斯大学”提出诉讼,指控阮多克侵权。根据科林的建议,私营教育委员会成员韦伯委托托斯波坎市首席检察官,展开“金印章行动”调查。他们先假扮成要验证文凭的雇主,接着,又以另一身份以1277美元向阮多克的文凭工厂买到3个文凭,成为最有力的证据。

诺瓦克于是再也没能回到利比里亚,阮多克夫妇因“邮政电信欺诈罪”获刑3年,其监狱房号被科林贴在办公室门上。

(实习生刘拉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