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要消失的湖泊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呼和浩特 张五四)

远远的,我们就看到水鸟翱翔,夕阳下的湖面还是显得那样辽阔,那样碧波荡漾,湖边沙漠上走过来的驼队铃声悠长,还有那沿湖而生的红红的红碱蒿⋯⋯这个依然美丽的地方就是闻名遐迩的红碱淖尔(湖),它位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和陕西省神木县境内,属于典型的高原沙漠内陆湖。

红碱淖尔面积急剧缩小也就10年左右时间,从十几万亩下降到现在的4万亩,水位也从十几米下降到8米左右,而且每年都以20〜30厘米的速度在下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红碱淖尔未来几十年内很可能完全干涸,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早在上世纪90年代,红碱淖尔就被列为国家级遗鸥保护区;2002年,红碱淖尔又被世界湿地公约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现在,来的遗鸥很少能停留下来,它们只是补充一下能量,便匆匆飞走了。”保护区的管理者说。

据我所知,内蒙古近年来已经有两个名气很大的湖泊干涸了,一个是位于察哈尔右翼前旗的黄旗海,一个是位于奈曼旗的西湖。这两个湖泊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水产生产基地,从上世纪50到70年代,这两个湖的一些鱼类曾经专供中南海和国宴使用。笔者在西湖干涸后,两次来到西湖,昔日的湖底已经变成了一堆堆沙丘,一点儿也看不出这里曾经有过的那碧波荡漾的美丽,只有那被遗弃的破船才似乎唤起你的些许记忆。

专家指出,湖泊和河流干涸的原因人为因素要多于自然因素。像红碱淖尔的补水河流主要有6条,其中陕西省4条、内蒙古2条,而来自内蒙古的札萨河和苏家河是主要的补水河。让人惋惜的是,2004年,札萨河在红碱淖尔的上游修起了一个大坝,把河拦成两截。站在坝顶看到,一面是碧绿的湖水,水天一色;另一面的河道里长满了沙蒿,见不到一滴水。而苏家河上,一座水库目前也正在紧张建设中。除了人为断流外,因为鄂尔多斯和神木地区煤炭储量十分丰富,在红碱淖尔的周边,煤炭工业的崛起也是加速红碱淖尔消亡的主要原因。在采矿的同时,当地还建起了一个个选煤厂、火电厂、焦化厂等,仅焦化厂就有近40家,上述企业不仅是用水大户,还因为生产的原因严重破坏了地下水系。这个问题还成为2009年红碱淖尔湿地与遗鸥保护国际研讨会上的一个主要话题。

陕西省红碱淖尔旅游管委会负责人杨凤鸣说,他始终不明白,国家明令禁止的企业依然还能审批过关。去年,在他们的艰难呼吁下,有36家焦化厂被关闭,但今年一些被关闭的企业又在开工生产了,而且从去年开始,内蒙古一侧紧靠湖边又新开了一个挺大的煤矿,对水源的污染和对地下水的破坏非常严重。

地下水下降,又由于环境的影响,近年来降水出现严重不足,也是红碱淖尔缩小的一个原因。有资料显示,这一地区的降水量由90年代的400毫米下降到本世纪的350毫米,而蒸发量却由1750毫米上升到2000毫米。

2009年在陕西召开的这次研讨会上,多数专家建议陕西省和内蒙古应该建立跨区域合作关系,制定一个有效的治理整顿方案,来共同解决红碱淖尔面临的问题。国家地球观察研究所的一位专家说,如果不从归属权这个根结上解决,一切似乎都是纸上谈兵。 消失一个内蒙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