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会生虫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浙江衢州 徐勤)

近日买了袋大米,因为还在梅雨季,担心生虫便看了一下生产日期,于是发现保质期竟有12个月。这是一家知名企业生产的大米,包装袋上写的是:“产品采用世界一流生产设备,18道工序,8道检测,精益生产。”这才想起,我有近20年没见过大米生虫,也多年没看到大米发霉了。

以我的生活经验,大米并不容易保存。记得20年前,常常是大米还在粮站的仓库里,就已爬满了虫子,像这种梅雨季节,大米发霉是寻常事。即使是农民自己加工的大米,也是个把月就会生虫子。大米营养丰富,人爱吃,虫子也爱吃,以前就有鼠害、虫害,会发霉变质等等。现在好了,米厂能保证出厂一年没问题。这让人放心了还是更不安了?有个段子说:“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这段子中说的,是否是人们不安的缘由?

大米为什么不生虫了?是加工的原因吗?我亲身经历过用水碓舂米、石磨碾米,然后是机器加米,现在是大工厂生产了。大米加工无非是把稻谷脱层壳,水碓舂、石磨碾、机器加米,大致是砻、碾、筛、扇等三五道工序,加工的米虽然有点糙,但营养好。大米由外向内主要包括三部分,即麸皮(米糠)、胚芽及胚乳,我们那“原始落后”的加工方式能保留一部分麸皮和基本完整的胚芽,那可都是大米的主要营养物质所在,也是吸引虫子的东西。而“世界一流生产设备”却有“18道工序,8道检测”,不就是把稻谷去层壳吗?我担心精细是精细矣,但会不会过度加工?是否就是保质12个月的原因之一?

大米不会生虫了,我不知道有没有添加剂的功劳?我相信,作为规范的企业,使用添加剂会符合国家标准,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卫生使用标准》就规定了什么脱乙酰甲壳素和双乙酸钠两种添加剂可用于大米的保鲜,我在网上也看到,有大米增香剂在叫卖。我不知道这些合规的添加剂、正常的量能保鲜多少时间?我不知道所买的大米中究竟有多少种、多少量的添加剂?不管是因为过度加工还是因为添加剂,可以保质12个月的大米,对人体是好事吗?食品安全成为“中国人的最担心”,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是因为有太多的不知道? 大米会生虫食品安全

上一篇: 失败的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