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的设计
作者:钟和晏(文 / 钟和晏)
( 美式风格的香港天汇样板房设计,这里是全世界售价最昂贵的公寓 )
看梁志天(Steve Leung)的一些室内设计作品至少可以满足你的一个好奇心——那些几十万港元一平方米的香港豪宅样板房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从西九龙擎天半岛、浅水湾56号到喇沙利道1号One LaSalle,其中最极端的例子是“全世界最昂贵公寓”的天汇大厦,位置在背靠太平山、面向维港海的中半山干德道上海拔320米的地方,据说最贵售价是每平方米76.8万港元。
“恒基兆业来找我做设计,说定位应该是全世界最高的。其实它的空间不是特别能发挥,不能和别墅相比。”梁志天说,“所以,我们只能用设计的手法表现出豪华的气派,在家具选择、比例上小心翼翼,既不能给人感觉拥挤的空间效果,细部装饰又很丰富。”
在“从北京到米兰——达·芬奇意大利米兰家居展”的国贸展厅里,梁志天是以“完美生活空间”为题开始他的案例介绍的。这位今年53岁的香港设计师在他职业生涯最初10年从事建筑设计,如今他的公司发展成亚洲规模最大的室内设计公司之一,并获得过50多项亚洲和国际奖项。
他的案例包括喇沙利道1号One LaSalle顶层连着天台的示范单位,一个被他称为“现代的中式设计”。那幢建筑在一个学校区域里,他自己曾在那里念了13年书。面积大概300平方米的空间以白色系作为主色调,传统中式与西式家具混合在一起,是淡淡的中西合璧的味道。客厅里米白色沙发和木色茶几、边桌都是方正简单的线条,米黄色的地毯是介于白色与木色之间的过渡色,织纹的细线呼应着整个房间干净利落的线条。
客厅两边都是落地窗,除了窗帘之外还有可以移动的纯白色屏风,做成带点中式意味的花窗样式,只是线条被简化了很多。屏风间隔了夏天阳光的酷热,花格的图案被阳光投射在房间的墙面上。“一个设计完成后,似乎效果就永远不变了。其实,有时候设计可是活的,利用阳光、外面的景观和其他元素来变化不同的效果。”他告诉我,“这样,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线下,坐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感受。”
( 香港喇沙利道1号顶层连着天台的示范单位,一个“现代的中式设计” )
那些“完美生活空间”中的例子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室外的优美景观,有一些是几乎绝无仅有的位置,像“天比高”4栋独立别墅处在香港岛山上的山顶最高位置,从北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海港,从南看到南区的海港。还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浅水湾56号”,这座售价每平方米40万港元左右的公寓楼是从老房子改造的,外观看一点都不起眼,而且层高只有2.8米。但是两层一套的公寓都有自带的露台,露台面积甚至比室内面积还大。
出于露台的重要性,设计师在室内的部分设计了客厅、半厅等,这些室内空间在室外都被重复了一次,室外和室内的关系更紧密。天气好的时候,完全打开玻璃门,从里面延伸出另外一个空间。为了看到远处的海景,所有的家具都移开窗户放,连厨房都被设计成玻璃厨房。客厅的沙发刻意选择了L形,既提供宽大的座位,又不能阻隔视线。
( 梁志天为日本家具商设计的“天地”系列 )
除了光线和景观外,活的设计有时候是用一些艺术装置来表现的,像香港四季酒店稻菊日本餐厅里那两幅风景与人像交错摆放的浮世绘画作,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画面,几乎是步移景异的效果。
稻菊日本料理最早在1866年开业,1904年在东京浅草开设第一间天妇罗专门店,用的是在榻榻米房间里为客人即席烹调的方式。“这样一家100多年历史的日本餐厅放到香港大都会的顶级酒店里去做,这个关系是很奇怪的。传统之外,我们希望它有另外的演绎方式,用的设计还是很简约。沿着餐厅往里走,好像从100多年前一直走到现在的感觉。”
( 梁志天的家具设计中带有建筑的影子 )
四季酒店里的稻菊以咖啡色、黑色和金色为主色调,简洁现代的家具,微微泛光的黑麻石地台,金色的天妇罗油炸器对比着黑色吧台,装饰黑色镜子的墙面与天花延伸维多利亚海港的景致。大厅有开放式的寿司、天妇罗及铁板烧吧台,都是由不同的艺术装置分隔而成。
那些艺术装置的选择也很审慎,其中有一件软雕塑,像扎花一样,用和纸叠出柔和卷曲的形状,然后再一件件用木钉子固定组合在一起。餐厅入口旁是落地玻璃墙,用70万颗玛瑙石珠子手工砌成《水、风、稻米田之旅》的画像。门口还摆着日本陶艺师金子润(Jun Kaneko)的彩蓝陶艺“蓝团子”(Blue Dango),“团子”是金子润的著名形体,据说他每次做6〜10个,晾干数月后再素烧。
对于靠近香港中文大学的沙田凯悦酒店的室内设计,梁志天的处理方式是用少而精炼的陈设,展现空间比例的原始美感,大量天然石材和木材以柔和的自然色调呼应着室外的翠山绿水。这可能是设计师注入更多个人情感与记忆的作品之一,他提到天好的时候,坐在酒店中餐厅沙田18的户外花园里,会唤起对雍雅山房的种种记忆。雍雅山房(Yucca de Lac)原是1963年开业的西餐厅和茶座,由私人独家别墅改建的。那里的露天茶座尤其有名,开业后,不时出现在一些粤语电影和电视剧里。
“说起沙田,我会想起万佛寺、龙华乳鸽,还有许多愉快的往事。记得小学年度大旅行,我们总会到狮子山上的红梅谷。长大一点,跟父母到现在已经结束的雍雅山房去喝下午茶,当年许多红透半边天的明星都会在那里出现。”梁志天说,“那时候看着明星、跑车,有种——也不能说羡慕——就是觉得‘这个车很好看,他们穿得很有型’的感受,这是人情故事都是沙田独有的风貌,所以,我在构思凯悦时也有意加入了这些元素。”■
简约就是不做多余的东西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从建筑师转向室内设计,你曾经说过你的室内和家具设计都有建筑的影子?
梁志天:建筑师习惯从一个想法开始,强调理性分析过程,不是只想着做一个漂亮东西出来,不只是讲述故事而是看重背景,这样的方法我在室内设计中也会用到。我的设计经常是从空间而不是从风格、材料、色彩开始的,先从空间结构考虑,能否把原来的空间改得更好一些?有没有管道、结构等限制?这也是从建筑师过渡到室内设计师的优势之一,对技术、细节比较了解。很多室内设计师是从风格开始,我觉得风格不用看得太重,重要的是人的定位,然后再规划空间功能、考虑风格等等。
三联生活周刊:如何从人开始定位?
梁志天:房子是走进去用的而不是看的,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所以,设计师需要配合项目的定位,完成这样一个细微的过程,仔细考虑未来使用者的生活方式等。生活就是一种态度,只不过怎么把它表现出来。比如,我们曾经设计过香港擎天半岛的顶层样板房,在西九龙新开发的区域,当时是全亚洲最高的住宅,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海港的景观。但是住在81层的感觉是怎么样的?从客厅走到露台再往下看,真的很吓人。在香港买房子越高越贵,这是一个定律,从20层开始每一层加两万块,加到81层已经加了几十万块了。买这类公寓的人一定不是带小孩的家庭,后来,我们完成了一个现代简约的设计,用米黄色大理石、橡木和大量黑色来强调个性和对比,而不是柔和舒适的家庭感觉。你知道最后是什么人买了那套样板房?是一位外国飞行员和他的妻子,他可绝对没有恐高症。
三联生活周刊:家具选用方面呢?你一般用怎样的方法?
梁志天:我注重家具的色彩、比例和舒适度,这一点在室内设计中也难度较大,有些设计师可能觉得没有办法控制。也许家具的大致样式看起来相近,但是比例、材料、硬度等不对。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实际空间中反复调试,在同一色调里寻找细微的变化,通过不同质感、材料、光线等体现出来。一个室内设计的基本使用周期有10年,所以也不能选择一些短暂的流行元素,但是可以把各个国家、地区的文化元素放进去。
三联生活周刊:到现在,现代简约似乎已经成为你的风格标签?
( 建筑及室内设计师梁志天 )
梁志天:理由很简单,和我的个性符合,我不可能为客户改变自己的风格,那些追求古典奢华设计的客户也不会来找我。我13年前开始做室内设计,一开始就把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放在项目中,十几年来我的设计还是很稳定,没有太多变化。简约是我的生活态度和个性,这样就比较得心应手。我觉得,设计师应该把自己的真实个性反映在设计中。
三联生活周刊:除了简约之外,还有哪些个性被体现在你的设计中?
梁志天:理性、有效率、有规律,所以我的设计也是整齐干净、有效率和秩序感。其实在不同的环境,简约的含义也不一样。对我来说,简约就是不做多余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做需要的东西。
三联生活周刊:如何实现这种控制力?
梁志天:自己的概念很重要,我认为一个人对生活有感受之后,会有与别人不一样的见地。我开始做室内设计时,有把握不到的东西,但我知道我想要的概念是什么,然后就会朝这个目标尽力。技巧上的问题反而不是太难,可以通过学习控制,概念性的东西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才干得到,所有的设计都一样,都是对生活的体现。
三联生活周刊:所以设计师要“享受生活、享受设计”?
梁志天:设计的灵感是在之前的生活感受中提炼出来的,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几个字而已,而是要真正能够做到。一个全面的设计师要对多方面的事物有兴趣,我什么杂志都看,超级喜欢逛街,香港最新的餐厅我都去过,如果你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怎么能有生活的积累?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近年来你的项目越来越趋向奢华,是因为在那些豪宅空间里你的发挥更好一些?
梁志天:也不一定,我觉得开始是出于公司的商业考虑,慢慢变成自然的发展方向了。包括在内地,我们遇到的差不多都是最好、最高档的项目,我们也只能凭理解把它们做好。但我们还是有自己的原则,没有什么太古典的项目,而且多么奢华也不一定要做得很复杂,还是有简约的空间和手法在里面。
三联生活周刊:你比较反感古典风格的设计?
梁志天:设计没有对或者错,也不能比较哪个好、哪个不好。我觉得豪华的室内设计不一定依赖名贵的材料、家具,可以用空间本身或者装饰品来体现。不管古典还是现代,都是可以保持高品位的,我觉得主要是品味上的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你有没有尝试过低成本、小空间的项目?
梁志天:并不是我不想做,而是从公司利润考虑不允许。不过,我帮朋友或者自己刚开始买房子的时候都尝试过,而且做得特别用心。小的空间其实很难做,如果预算有限,我同样也是从改造空间开始。比如,我以前住过一个公寓,房间特别小,我就把空间都打通,用柜子、帘子等代替墙面隔断,这样空间完成之后,其他就简单了,不需要什么名贵的家具、地毯什么的。空间对了,就已经对了一半了。房子不一定要多大,才能变化出一个完美的空间。
三联生活周刊:你现在是怎么处理自己的居家空间呢?
梁志天:我自己家里的设计就非常简单,一般都是木地板,墙面不铺墙纸,我特别喜欢用乳胶漆,不喜欢的时候可以变换色彩。我收集一些绘画和艺术品,然后用最简单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
三联生活周刊:你一直说要做自己的精品酒店,如果开第一家酒店,会在哪个城市?
梁志天:很难说,我只是希望不在市区里,可能在杭州、千岛湖、九寨沟、黄山等有文化、有风景的地方。看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地点,还是内地的机会多一点,香港这样的地方比较难找。我希望完全是自己来发展这个酒店,从建筑开始把生活都放进去,基本上是生活的一个缩影。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你大部分问世的家具都是和香港美兆合作的?
梁志天:因为他们比较注重原创性,和美兆合作我还是作为一种兴趣,每次都要给自己定一个题目。比如,第一次是用现代方法表现中国元素,你可以一眼看出是华人设计师的作品,后来尝试完全国际化的设计,让人猜不到设计师的背景。现在还有一个正在发展的奢华系列,之前的几个系列都有一定的美感,但有些人总觉得它们不够豪华,你也可以说我是为了改变而改变。
三联生活周刊:这种奢华是怎么体现的?
梁志天:我对奢华家具的定义是比例要正确,再追求材质、工艺、细部和拼配等。除了对材料的选择,主要是细部的处理和手工上的提升。就像阿玛尼(Armani Casa)的家具绝对奢华,但是它没有任何多余的元素,也不是镶嵌几颗钻石在上面。■ 设计梁志天家具设计师建筑空间设计三联生活周刊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