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尔吉斯斯坦在动荡中走向议会制
作者:俞力莎(文 / 俞力莎)
( 7月3日,奥通巴耶娃宣誓就任吉尔吉斯斯坦过渡时期总统 )
6月27日,吉尔吉斯斯坦举行全民公决,以决定是否通过新宪法草案以及是否认可由萝扎·奥通巴耶娃担任过渡时期总统。7月2日,吉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了公投的最终投票结果:共有196.28万人参加了投票,约占选民总数的72.24%,其中90.55%的投票者投了赞成票。这意味着吉政体将由总统制过渡到议会制。7月3日,现年59岁的奥通巴耶娃正式宣誓就任吉尔吉斯斯坦过渡时期总统,同时立即着手组建新的过渡政府,以求在今年10月举行议会选举前同时履行政府职责。她的这一过渡性任期将于2011年12月31日结束。
吉国临时政府自4月8日成立后,就将起草新宪法、恢复国家法律秩序确定为临时政府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布伦特·赫尔曼博士告诉本刊记者:“吉尔吉斯斯坦独立以来经历了阿卡耶夫和巴基耶夫两任强势总统,总统不受约束的绝对权力令国家陷入家族统治和贪污腐败的困境。与此同时,反对派由于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参政,便以暴力手段推翻在位总统,最终夺取政权。2005年3月和今年4月发生的两次政变都属于这种情况。”临时政府希望通过建立议会制政体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于个人,并为国内各政治力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机会,避免政治矛盾再次出现激化。5月19日,临时政府公布了新宪法草案最终版本,规定总统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起到仲裁作用,而议会不仅拥有立法权,还可以对关于确定国家内外政策的法律进行修改、补充和解释。
“议会制有一个弊端,很容易产生躁进及陷于瘫痪。鉴于吉尔吉斯斯坦习惯诉诸街头暴力的政治文化,不能确定,议会制是否会给动荡中的吉尔吉斯斯坦带来更多的稳定性。”美国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关系学院的副教授斯科特·赖德尼兹向本刊分析,“对吉尔吉斯斯坦而言,最重要的任务是重新建立国家权力,发展专业的官员、军队和警察。这意味着,他们应执行国家的法律,平等对待所有公民。可惜,国家权力很难重建,宪法对此影响甚微。临时政府首先需要找到在内部达成统一的方法。”哥伦比亚大学的专家彼得·辛诺特也告诉本刊:“如果内部存在不同政治派别的斗争,临时政府在执行任何一种政策时都将显得无力。”
在几乎没有女性政治人物位居要职的中亚国家,奥通巴耶娃是一个传奇。她的政治生涯始于1981年,后来长期从事外交工作,曾任吉外交部长及驻美、驻英等国大使。2005年,她作为核心人物之一参与“郁金香革命”,推翻了当时的总统阿卡耶夫,促成巴基耶夫上台。2007年,她与巴基耶夫产生政治分歧,愤而出任在野党社会民主党的副主席。今年的“四月事件”发生后,担任社会民主党主席的她负责领导吉临时政府。奥通巴耶娃来自吉南部地区,立场温和,能在各反对集团之间调和,这有利于获得南方民众的认可和稳定南方局势。她丰富的外交经验也被认为有助于尽快获得国际社会对吉新政权的认可和支持。
赖德尼兹告诉本刊记者:“一旦奥通巴耶娃能集合起一个有能力、统一的团队,就需要先发制人地对4月7日以来的大屠杀进行调查。这还需要与吉尔吉斯族和乌孜别克族的部族领导人进行非正式会晤,重建信任,起诉罪行,建立跨种族的合作渠道。”赫尔曼则认为:“新宪法规定,建立在宗教和种族基础上的党派无法参与选举,这一禁令本身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是有益的,因为一个乌孜别克族政党的存在可能会加剧种族关系的紧张程度。不过,重要的是,那些准备参加选举的政党是否能代表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各少数民族的利益。许多乌孜别克族居民觉得自己在政治上被边缘化了。为了稳定南部的局势,民族的结构性失衡和歧视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出席G20峰会时曾公开对吉实行议会制共和国的构想表示疑虑,他说:“通过修宪建立议会制可能会引发吉国产生一系列的严重问题。”赖德尼兹则告诉本刊记者,“俄罗斯对吉尔吉斯斯坦采用议会制政体不存在任何意识形态方面的反对,它更关心的是中亚地区的稳定”。辛诺特则说:“相比其国内政策,吉尔吉斯斯坦的任何分裂倾向都更有可能导致邻国的经济封锁,以及对与这个世贸组织中唯一的中亚成员国进行自由贸易的反感。吉尔吉斯斯坦必须做好准备,以专业的军队来确保其主权独立。”■ 动荡走向议会制吉尔吉斯斯坦时政外交